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曹操割让青、徐二州之地的泰山贼臧霸,究竟有何来头?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大破徐州,斩吕布,枭首示众。对于吕布旧属,曹操则通过分化、打压与拉拢,将其牢牢掌控在了手中。然而,对于曾帮助过吕布的臧霸,曹操的态度却一反常态。

据《三国志·臧霸传》记载:“既禽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太祖以霸为琅邪相……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

臧霸归隐后,曹操不仅主动招降,还厚待了他的几个小弟:吴敦为利城太守、尹礼为东莞太守、孙观为北海太守、孙康(观兄)为城阳太守、昌豨(霸)也为昌虑太守。这些人,便是出身于兖州泰山郡,却在青徐地域上赫赫有名的“泰山诸将”。

而作为他们的老大,臧霸不仅被曹操委任为琅琊国相,还成了青、徐二州的最高军事统帅,可谓一步登天。至魏明帝曹叡时期,臧霸食邑已达3500户,超过了张辽(2600户)、徐晃(2900户)、张郃(3300户),与曹丕时代的宗室第一人曹仁平齐。

低调的臧霸,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曹操如此器重?他的食邑又为何如此之高?下面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泰山诸将的来历

臧霸等“泰山诸将”,何以在青、徐地域上称雄一时?

这要从臧霸的早年经历说起。《三国志》载臧霸为泰山华县人,其父臧戒为县狱掾,一个不足百石的小吏,这说明臧氏出身不高。方诗铭先生指出:臧戒敢于得罪泰山太守,说明其有一定依仗,非单家之户。的确如此,臧戒下狱后,臧霸带领“客数十人”劫走其父,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可见,臧氏门楣虽然不高,但也是中小地主出身。否则,难以豢养起数十乃至上百宾客。

孙观、尹礼等人,各为一方渠帅,可知他们出身与臧霸类似,皆以侠气闻。几人一见如故,遂跟随臧霸投于陶谦麾下。后因“泰山诸将”讨黄巾贼有功,得以在陶谦庇佑下前往开阳(琅琊治所)屯兵。

从地理位置上看,泰山位于青、兖、徐三州交界处,毗邻徐州琅琊郡。是以臧霸等人屯兵于开阳,不仅能将势力辐射到北海、琅琊、泰山、东海一带,还能源源不断地从家乡招募山民为己所用,这正是“泰山诸将”能保持战斗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臧霸兵团之构成

陶谦与徐州士族不合,如何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实际上,除了丹阳兵外,陶谦还有臧霸率领的“泰山兵”支持。可臧霸等人亡奔徐州时,只带了少数宾客,既然如此,泰山军事集团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本系列第三篇曾指出:袁绍为向公孙瓒求和,曾割让渤海郡。于是公孙瓒引兵北上,大“破青、徐黄巾,兵益盛”。这支声势浩大的黄巾余党在遭受重创后,一部分流入兖州,杀死兖州刺史刘岱,后被曹操收编,成了赫赫有名的青州兵;另一部分仍活动在青徐一带,后为臧霸等人击破。

三国时期,带有“世兵”性质(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为兵)的三支有名军队,分别是曹操的青州兵、臧霸的青徐兵与刘焉、刘璋父子的东州兵,皆是黄巾余党出身。可见,通过控制青徐兵,臧霸等“泰山诸将”才能在青徐地域上保持相当强大的武力。

此外,他们从家乡招募来的“泰山兵”,也不容忽视。

所谓“泰山险阻”,作为“背山面海”之地,这里成为了“山贼”们的绝佳栖息场所。他们进可掠青、徐、兖三州之地,退可进山入海。久而久之,泰山民风剽悍,已成人尽皆知之事。于《后汉书·桓帝纪》中所见,泰山贼、琅琊贼亦屡禁而不能止。

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时,便曾令心腹——时任河内太守的王匡返回家乡招募“山民”。何进身死后,王匡为董卓所败,“走还泰山,收集劲勇,欲与张邀合”,却被曹操借力打力,利用胡母班家族给除掉了。

曹操为何要打击“泰山兵”?

这恐怕是因为他对“泰山人”接触较深。据《三国志·鲍勋传》注引《魏书》记载: “(鲍)信乃引军还乡里(泰山),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泰山民“保山为寇”,以勇武闻名,故经常成为各路军阀征兵的对象。

曹操的至交好友鲍信,也曾于泰山募兵;其麾下大将于禁,最初正是由鲍信招募而来。那么,于禁与“泰山诸将”中的昌豨是旧交,倒也不足为奇。正是通过鲍信、于禁,曹操才会对“泰山兵”的悍勇有清晰认知。

再看臧霸等“泰山诸将”,他们手中同样有一支以“泰山兵”为骨干、以“青徐兵”为补给的强大兵团。“听弦歌而知雅意”,曹操自然会慎重对待臧霸等“泰山诸将”。

臧霸为何动不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尽管臧霸在青徐一带行事低调,但因为与袁术、吕布之间的瓜葛,他仍被曹操给盯上了。

出人意料的是,曹操却选择了妥协,他以天子诏令,给臧霸和他的几个小弟都封了官。这便意味着:本质上为“泰山群盗”的臧霸军事集团,自此有了合法的官方身份,成为名副其实的“泰山诸将”。

那么,曹操是真的动不了臧霸吗?

其实不然。以曹操目前实力,若打击臧霸军事集团,赢面还是很大的。但这种做法并不理智,甚至是非常不划算的。究其根源:曹操与袁绍的大决战即将来临,他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精力,去处理一个原本可以拉拢的强大武装势力。

曹操是如何得知臧霸可以拉拢的?这一点,恐怕与后者习惯妥协且常保持低调作风有关。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陶谦和强盗阙宣劫掠的泰山华县,正是臧霸老家。更有意思的是,陶谦入兖州,大概率会从臧霸的地盘(即琅琊)路过。所以,臧霸这是眼睁睁看着家乡被几个土匪抢劫?

自己的主子,去劫掠老家;反观敌人曹操,却为华县、费县等地报仇。臧霸一贯的妥协态度,不知是否发生过动摇?但不难看出,他日后接受曹操招揽,恐怕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

又据《三国志·臧霸传》记载:“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在袁曹对峙期间,臧霸领导的泰山兵团与青州袁谭直接对上,从而免去了曹操在青州的后顾之忧。这说明曹操对臧霸的怀柔政策,确实起到了不俗成效。

但世人皆知,曹操生性多疑,是以他纵然再有容人之量,也不会一直放任臧霸在青徐地域上处在一个半独立的状态。

在此情形之下,曹操又是如何“温水煮青蛙”,将这股强大力量收为己用的呢?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1、陈寿撰,裴松之撰《三国志》

2、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

3、田余庆著《秦汉魏晋史探微》

4、方诗铭著《三国人物散论》

5、王越:《汉末泰山诸将归附曹操始末述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臧霸篇(上)
无此人曹操官渡必败,战功赫赫却被曹氏猜忌,走近泰山名将臧霸
吕布那么能打,为什么难逃最终败亡的命运? | 刘三解
曹操:为什么我要雪藏青州兵?请看看他们的作为
曹操与刘备,谁是吕布覆灭的最大赢家? | 刘三解
?封建主义接班人曹丕的中年危机,不是保温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