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玄武门之变中,常何真的可以决定李世民的生死存亡吗?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

初唐时期的政治舞台,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即使经过一千多年的岁月,那些知名人物依然被后世津津乐道。正因为人才多,光芒过于耀眼,常何这个名字就显得非常的普通。两唐书中,李靖、房玄龄、魏征、杜如晦、高士廉、长孙无忌等人都有连篇累牍的记载,常何卑微地连个传记都没有,只是“打酱油的”,生平事迹散见于其他人物的列传中。最为吃瓜群众熟悉的,莫过于举荐马周。《旧唐书》是这样记载滴:

“贞观五年,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常)何以武吏不涉经学,周乃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答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每与臣言,未尝不以忠孝为意。"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遣使催促者数四。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六年,授监察御史,奉使称旨。帝以常何举得其人,赐帛三百匹。”

大意是贞观五年,李世民要求文武百官上书提意见,看看朝廷执政有哪些好与不好。常何武将出身,大老粗一个,完全不会写,就让门客马周做枪手,整整弄了20多条交上去,非常符合领导心意。李世民看完纳闷了,这常将军,深藏不露呀!平时大材小用疏忽了。

常何就像个考试作弊的坏学生,本来抄中等生的,弄个平均分没问题,没想到抄了个学霸的,考了个前三,赶紧坦白,说都是我门客马周写的,小伙子不错。唐太宗立即召见,马周为了考验皇帝的诚意,耍大牌不去,请了好几次方才动身,两人交谈甚欢。次年,马周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常何由于举荐人才得当,赏赐布帛三百匹。若干年后,马周当上了中书令,官居宰相高位,常何莫名其妙成了千里马的伯乐。

史书还有两段记载是关于战争的,常何职业是武将,参与初唐时期的战事也十分正常。

“密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

“(贞观)十九年,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领将军常何等率江、淮、岭、硖劲卒四万,战船五百艘,自莱州汎海趋平壤。”

隋朝末年,李密迎战张须陀的时候,常何是他身边骁勇善战的部将。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又命令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常何为副总管,率领四万大军乘船从海路奔赴朝鲜半岛。两件事情跨度三十年,说明常何“续航待机能力”还不错,至少贞观末年都还活着,没有战死沙场,也没有因病去世。至于常何的最终结局如何,享年多少岁,史书只字未提。以上三段内容就是两唐书大致能够看到的,非常的简短,但总比没有强,至少青史留过名了。随着时间流逝,唐朝灭亡,知道常何的人越来越少,即使对历史感兴趣的,也只是读马周列传时注意到他,把常何作为一个配角。原来当时有一个中郎将,是他举荐了未来的宰相。

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陈寅恪先生再度提起了常何,认为他是玄武门之变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了一卷由李义府撰写的《常何墓碑》,将墓主人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描述,可补正史之缺。在碑文中,写到常何在大业末年起义,首先归顺了李密,后来又投靠了李唐王朝,他曾追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和窦建德,又跟着李建成讨平河北,还在李勣的领导下攻打徐圆朗。降唐后,与太子、秦王都共事过,看不出更倾向于哪一方。重点是在武德七年和九年。

“(武德)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 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锡骁勇之夫。趋奉藩朝,参闻霸略,承解衣之厚遇,申绕帐之深诚。 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

早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两年,李世民就利用职务之便把常何从地方调入了长安,将他安排在玄武门,并赐金刀子一枚、黄金三十挺进行笼络,还给他几十个金刀子拉拢手下的士兵。李义府用刘邦对韩信的知遇之恩比喻李世民对常何的行为,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领尉迟敬德、长孙无忌、张士贵等人进入玄武门,在临湖殿附近提前埋伏,待李建成、李元吉上钩后,顺利将二人诛杀。秦王能够率领心腹将领进宫,常何应该是发挥了作用的。许多网络小说、电视剧甚至把常何描写成了玄武门的负责人,没有他点头,李世民甚至都得不了天下,还会被哥哥、弟弟残忍杀害。

事实果真如此吗?实则不然。玄武门之变发生时,常何固然在那里当差,也的确被李世民收买了,但不是负责人,谁掌管玄武门屯营?史书明确记载是敬君弘:“武德中,为骠骑将军,封黔昌县侯,掌屯营兵于玄武门,加授云麾将军。”得知太子、齐王死讯,他们的党羽冯立等人惊呼:“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乎”,率领大队人马进攻玄武门,敬君弘率军迎敌,不幸遇难,为李世民的江山付出了生命代价。即使常何同意李世民进宫设伏,如果没有掌管屯营的敬君弘点头,根本不可能放行,秦王这样进去就是造反,身为守将岂可不闻不问,从拼死抵抗李建成、李元吉余党的情况可以看出,他的确是李世民的人。所以在阵亡之后,唐太宗追封敬君弘为左屯卫大将军。

另一方面,常何的官职、爵位也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发挥特别显著的作用。玄武门之变后,尉迟敬德等人都得到了高官厚禄,担任正三品的十六卫大将军,爵位是国公。常何职位有提升吗?完全没有。直到八月份,突厥军队打到了渭水便桥,李世民任命常何为马军副总管,等到敌人撤军,才封常何为真化府折冲都尉,武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如果常何真的发挥过生死存亡的大作用,这个奖赏也实在是太寒酸、太廉价了,不要说和房玄龄、尉迟敬德等人比了,就算和敬君弘比都差一截,因为折冲都尉只是个四品官,公侯伯子男,男在爵位中也属于偏低的。

从李义府写的墓碑看,常何举荐马周确有其事,但考虑到死者为大、为尊者讳的问题,墓碑上自然是不会写因为找枪手阴差阳错推荐的:“公定交一面,虚怀再揖,厚备宝礼,遽加表荐,有简帝心,屡贻天奖”,说是常何主动推荐给了唐太宗。为了照顾家属的情绪,李义府这样写也可以理解。在碑文中,常何非但不是大老粗,还是个手不释卷的学霸,尤其喜欢阅读班固的汉书,还有礼记、孝经,当时有许多投降过来的蕃将,常何就给他们送孝经,想让少数民族同事好好学学君父之义。

对于旧主李密,常何非常认可他的能力。有一次,李世民问他李密这个人擅长什么,常何说“雄武绝人,有霸王之略”,水平能够媲美项羽。李世民听后不高兴了,既然李密都这么厉害,怎么还是败在了我们大唐的手下呀?常何又回答:“项羽虽阔达大度不及高祖,然壮气宏材,亦为亚圣”,将唐朝比作汉朝,尽管项羽被刘邦干掉了,但不可否认他具备很强的实力。唐太宗认可他的说法。

贞观年间,常何继续他的仕途,历任延州刺史、泾州刺史、右屯卫将军、左领军将军、右武卫将军、资州刺史、黔州刺史,中间还参与了征讨高句丽之战,最后于永徽四年五月十六日死在了黔州任上,享年六十六岁。唐高宗追赠他为左武卫大将军,赐绢布二百段,两年后棺椁运回老家汴州安葬。据墓碑记载,常何的爷爷叫常岑,北齐时担任芝麻官殿中司马;爸爸叫常绪,官职是朝散大夫,但后文又说这是唐太宗奖励的,看到常将军办事能力不错,给他爸封了个官意思意思。所以在常何的青少年时期,父祖应该是没有官职的。看来没背景又没多少文化的普通人,想发达,还是得靠乱世斗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守玄武门的三员“大将”功不可没,李世民称帝后,结局都怎样了?
玄武门之变中守卫宫门的三员大将,政变后他们的结局如何?
大漠雄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谱》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人物介绍
历史上的24功臣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