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费尽周折才回到洛阳的汉献帝,为何又掉进了曹操的坑?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汉孝献帝刘协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自董卓入京伊始,到李傕、郭氾二人乱政,再到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汉献帝都是他人手中“提线木偶”,没有尊严、自由可言。观其一生,恐怕也只有在董卓死后与东奔洛阳期间,他才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

按理来说,经历过董卓、李傕磋磨的汉献帝,本不该轻易信人;但他回到洛阳后,还是“义无反顾”前往了曹操的大本营——许都。君不见,这同样是一个“深坑”。那么,屡遭“社会毒打”的汉献帝,何以会重蹈覆辙呢?

白波军的兴与衰

汉献帝出走后,李傕、郭氾二人很快便回过神来。在他们的追逐下,杨奉顺理成章叫来了三个“小伙伴”,即白波军中的另外三个渠帅——李乐、韩暹、胡才;此外,南匈奴左(一说右)贤王去卑,也于此时一并加入。白波军合兵一处,实力大增,大败李傕、郭汜二人。由此,凉州军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同为边地武人的白波军。

据《后汉书·董卓传》记载:“(汉献帝)乃以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皆假节钺。暹与董承并留宿卫。”初,凉州军阀掌权时,李傕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郭氾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三人共掌朝政。由此可见,大司马张杨、车骑将军杨奉、大将军韩暹是献帝东迁以后的新“三巨头”。此外还有李乐、胡才、董承等人,他们地位不如“三巨头”,显然是因为实力较弱一筹。这时出现的董承,在将来会是个重量人物,需要单独说明一二。

在一定程度上,汉献帝是信赖董承的。须知,董承是汉灵帝母董太后的侄子;外戚董氏曾与外戚何氏争权,一败涂地,董重、董太后等重要人物皆死。后来,董卓为了攀关系,曾自称是董太后族人。或许正因如此,幸存下来的董承才会带领董氏一族的剩余力量投奔董卓,就此成为西凉军阀中的一员。在李傕、郭氾“退游”后,董承名正言顺成了凉州残部的领袖。

所以在汉献帝眼中,董承不仅拥有武装力量,还与他有亲戚关系;而为了亲上加亲,他又迎娶了董承之女董贵人。所谓“暹与董承并留宿卫”,汉献帝令韩暹守卫后宫,显然是为了安抚白波军:我把自己的人身安全都交给你们了,一定要忠心对我啊!但实际上,与汉献帝更为亲近的董承,才是汉献帝“安保力量”的主要维护者。看来,他在对外战争中表现一般,也可能是因为:其绝大多数力量都留守在了宫中。

当然,董承也是有外援的,在“三巨头”政局成立之前,他还与张杨一致对外。据《后汉纪·孝献皇帝纪》记载:“是时(建安元年)董承、张阳(杨)欲天子还洛阳,杨奉、李乐不欲。尚书上官洪言还洛之议,李乐辅洪。由是诸将错乱,更相疑贰。董承奔野王,(韩暹攻董承),韩暹屯闻喜。胡才、杨奉之坞乡,欲攻韩暹,上使人喻止之。”不难看出,张杨、董承是一派;杨奉、胡才、李乐是一派;韩暹自己是另一派。因此,汉献帝后来对张杨、杨奉、韩暹的任命,便照顾到了三方。而这种局势,又恰好给了曹操趁虚而入的机会。

白波军之衰,由此之始。

曹操的合纵连横

董承与张杨共同进退,并非没有原因。

乱世之中,军阀无不凶恶、蛮横,而张杨却是一朵难得的奇葩。他没有争霸之野心,一心守在河内安生过日子。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就曾评价他“性仁和,无威刑”。天子蒙难,他好心支援;老朋友吕布来了,他也不嫌弃地予以收留。可惜,张杨毕竟是兖州军阀出身,仍带有“边地武人”的标签。诚如杨琦对李傕的评价:“边鄙之人,习于夷风。”张杨立足河内,不事生产,亦受中原名族偏见无人支援,所以他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粮食、布帛等物资的补给。而这,同样是杨奉、董承乃至汉献帝面临的难题。

曹操命王必入长安时,走的是张杨的路子。为此,曹操提供了一批钱粮布帛,作为“买路财”。张杨一开始不允,后在董昭劝说下欣然接受,将王必送到了长安。按《后汉书·董卓传》:“百官饥饿,河内太守张杨使数千人负米贡饷。”眼见天子蒙难,张杨拿出了为数不多的粮食,这让汉献帝大为感动,甚至一度打算迁都到河内。堂堂天子之尊,如何会被粮食左右?

其实,汉献帝回归洛阳以前,长安便出现了饥荒,“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汉献帝想要吃上一顿饱饭,都要看李傕、郭氾的脸色,这同样是促使天子欲离开长安的一个重要诱因。然而,洛阳曾被董卓付之一炬,亦不足以为天子提供口粮。

据《三国志·董卓传》记载:“张杨以食迎道路,拜大司马。语在杨传。天子入洛阳,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官披荆棘,依丘墙间。州郡各拥兵自卫,莫有至者。饥穷稍甚,尚书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间。”如此情形,便给了曹操拿捏杨奉、汉献帝的机会。

在此过程中,董昭再次发挥出了关键作用。他替曹操写了一封书信给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杨奉:“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

杨奉见信大喜,谓诸将曰:“州诸军近在许耳,有兵有粮,国家所当依仰也。”为示诚意,杨奉又表曹操为镇东将军,令其袭父爵费亭侯之位。结合本系列前文所述,杨奉愿意与曹操达成合作,还很有可能与钟繇、丁冲等人有关。总之,在曹操的内外兼施下,他成功突破了白波军的重重封锁,直接在汉献帝跟前“挂上了号”。

温柔编织的陷阱

在奉迎天子入许期间,曹操手中掌握的粮食资源,为其增添了不少砝码。汉献帝吃饱了,自然对曹操非常满意;但他却不知道,曹操心里想的却是:吃吧,吃吧,吃饱了好跟我回许县。

对此,董承或许察觉到了,所以在一开始,他反对曹操将势力渗透到朝廷内部;当时,袁术也派部将苌奴也掺和了一手,曹操派来的使者曹洪见状,只能悻悻退去。但没过多久,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本系列前文还指出:汉献帝回归洛阳后,曾亲自手书,招吕布前来勤王,可惜后者以实力不足、粮草不济给拒绝了。这其实意味着:汉献帝对杨奉等人非常忌惮;因此,他才需要“勇而无谋”的吕布来充当他的打手。可既然如此,汉献帝又为何相信曹操,愿意跟随他前往许都呢?

首先,被汉献帝视为心腹的董承,终于对曹操松了口。据《后汉书·董卓传》记载:“(韩)暹矜功盗睢,干乱政事,董承患之,潜召兖州牧曹操。”

董承见杨奉将曹操引为外援,又见韩暹势大,担心他们威胁自己的地位,遂主动向曹操示好。得董承允诺,曹操顺利进入洛阳朝贡,并将矛头对准了韩暹、张杨。献帝以为二人护驾有功,并未对他们予以追究;但曹操这一番发言,不仅为委屈已久的天子出了口气,也同时为自己争取到了足够的话语权。由此,曹操再议迁都一事,自是水到渠成。

其次,曹操在朝中并非是孤立无援的。在名士桥玄、何颙、许邵的点评下,曹操颇有“清流”之名,受到不少名士的称赞;加之钟繇、丁冲等天子近臣的支持,他便很容易得到汉献帝的信赖。于是同年(196年)九月,天子始迁都至许,来到了曹操的地盘。就这样,曹操终于完成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计划,并顺利占据了政治高位。

到了这时,杨奉、韩暹才恍若大梦初醒。随着汉献帝的出走,他们的权势也在一朝之间化为乌有。为了重新夺权,两个死对头又从对立走向了联合,想要重新劫走天子。只是,他们没了筹码,又怎会是曹操对手?

只见曹操出其不意,便攻下了二人位于梁县的老巢。杨奉、韩暹无处可去,就此沦为流浪军阀,并先后为刘备、张宣所杀。曾显赫一时的白波军,就此落下帷幕,此为后话。

参考资料: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

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操与汉献帝的第一次权术交锋,谁赢了? | 刘三解
曹操究竟在什么时间决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杨耀坤 | 再辨陈寿“索米”说
吕布为什么与汉末乱世格格不入?因为他是真正的“汉室忠臣”
汉献帝证明宝贝放错地方就是废物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白白将汉献帝送给曹操,最后还死在刘备手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