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后)黎朝的建立与还剑湖传说(上)| 中越情仇史48



王通第二次求和
宣德元年(公元1427年),成山侯王通以救火队员的身份进入安南火场拯救嗷嗷待援的陈智,不曾想自己也遭烧伤受困火场。后续再来的救火队员柳升就更不走运,"二进宫"安南结果折戟沉沙、因公殉职。
驻守东关的王通收到了黎利送来的俘虏黄福及缴获的柳升虎符、印信等,得知自己的救命稻草已经在支棱关一役中灰飞烟灭,慌得一批的他抓耳挠腮亦别无他法,只好乖乖修书向黎利请和,同时上表宣宗皇帝通报安南的军情。而黎利也派遣使臣奉方物贡品上京朝见,以自己扶立的傀儡帝王陈暠之名义请求明廷册封。


明帝国放弃安南
朱瞻基得报后除了一肚子窝火外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主意。廷议中,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蹇义等大臣反对与黎利和谈,因为"赐其无名(指册封陈暠),反而只会示弱于天下。"
举棋不定的宣宗又召见杨士奇、杨荣,二人则力谏:"陛下体恤百姓,不是无名之举;汉朝放弃珠崖郡,史书都以此为美谈,不是示弱。请许其方便。"

杨士奇(1366-1444年),明初重臣,学者,历经五朝,"三杨"之一,正统九年逝世,获赠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贞"

原来明廷告别永乐盛世后,文官的地位水涨船高(宋朝亦是如此,自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戈入库、盛世开启,武人们在朝中的地位就每况愈下)。征讨安南这种开疆扩土之事刚好是武将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为了不让对手获得更好的发展,杨士奇、杨荣这些文官大员主张放弃越南就不难理解了。
再者,文臣们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社会,只有这样的社会才能够为其提供展现"治世之能臣"的舞台。因此为了给宣宗加(扇)油(风)鼓(点)劲(火),他们甚至不惜引经据典,搬出"汉朝能放弃海南岛,我们凭啥不能丢掉越南?"的论调。
(知识点: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消灭了自秦末大乱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南越政权后,又将海南岛纳入版图,在此建立了儋耳、珠崖两郡。然而"自初为郡县,吏卒中国人多侵凌之",汉朝派来的官吏与大陆移民剥削欺压当地土著,导致"至昭帝始元元年,二十余年间,凡六反叛。"汉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珠崖"诸县更叛,连年不定。"时任金马门待诏的贾捐(贾谊曾孙)以其《弃珠崖议》中"费用三万万余,尚不能尽降,今关东困乏,民难摇动,捐之议是。"的理由力主放弃海南,最终为汉元帝采纳。两年后的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儋耳、珠崖两郡被废,汉王朝势力退出海南岛——这与眼前的明廷放弃安南又何其相似!)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廷在海南岛设立珠崖、儋耳两郡.正式将该岛纳入帝国版图(图源见水印)
同样,症结还是在明成祖朱棣。这位穷兵黩武的马上天子,南征北战数十年,劳民伤财、虚糜国帑。首先明廷在占领安南的二十余年间,疲于应付此消彼长、风起云涌的"起义"。为了维持在此地的统治,明廷驻军数十万人,每年的军费最少也在三百万两白银上下,而明朝从生产力低下的安南(敲骨吸髓、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征收来的赋税最多不过区区一年七万两,可谓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入不敷出)。
彼时明廷政治中心又迁往北京,帝国的主要军事力量都被部署在北部边境防备蒙古。对于鞭长莫及的南疆安南,无论是兵马调动还是官员派遣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面临南北两线作战的尴尬境遇,明廷的国力已无法支撑与安南人绵绵无绝期的缠斗,放弃这块鸡肋或许对于新登基的明宣宗来说,确实是最佳选择。
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的大明疆域图
再者,当初朱棣之所以在消灭安南胡朝后就将该地纳入大明的直接统治下,一方面是为了开疆拓土、炫耀赫赫武功,另一方面是为配合郑和下西洋提供战略转运基地。事实上不仅是安南,甚至其南邻——占城,也慑于大明天威而变得异常恭顺。郑和七下西洋,次次都曾在占城停留。
但到宣宗执政,大明开始收缩外交。朱瞻基叫停了郑和的海上远征,为其服务的诸多外洋据点一一放弃,所以安南的弃守亦在情理之中。
郑和下西洋路线示意图
综合了上述诸多因素,大明新晋天子朱瞻基以"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的名义派遣礼部侍郎李琦(就是当年胡季犛篡位自立,奉永乐皇帝之命赴安南探查虚实的那位仁兄。)再赴安南册封陈暠(黎利扶立的傀儡)为安南国王,并宣布撤销交趾布政使司,明军撤退回国。
尽管英国公张辅对于放弃自己呕心沥血,四次南下才打下来的疆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与反对,无奈圣意已决,大势所趋,不可撼动矣。
明军从安南的撤出,标志着越南(最后一次)摆脱了来自北方中央帝国的直接统治,恢复了本国的独立自主。
朱瞻基(1399年-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庙号宣宗


明军撤退
不知道驻守东关城的王通是不是着急回国过年,望眼欲穿的皇帝敕书还没到,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催动兵马打点行装开拔跑路了。
他和老对手黎利在东关城南会盟,约定在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腊月,由监军太监山寿、陈智、方政等经水路驶往(广西)钦州,自己则领陆军殿后,从陆路缓缓向广西方向撤退。
那些被黎军包围在包括西都(清化)等孤立据点的明军,也在接到王通的命令后,开始解除武装,退至东关随大军一道撤回国内。
在这期间,有人怂恿黎利"先时明人甚为残忍,宜全歼之。"——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初"越奸"陈封、梁汝劝阻王通撤军的理由并非空穴来风(越南人不讲信用)。
不过黎利是个明白人,晓得个中利害,所以并没有采纳。与之相反,他给明军送船送粮,好吃好喝伺候着,巴不得这些大明瘟神赶快离境。
据《大越史记全书》所载:"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二月十七日,明王通领步军在后,与帝(指黎利)话别,(恋恋不舍乎?)竞夕而去。帝为具牛酒、彩旗、图帐、礼物厚饯之。西都、古弄、至灵三城水步亦陆续继发。于是兵革偃息,天下太平矣。"
明宪宗时期,越南史学家吴士连奉黎圣宗之命编修的《大越史记全书》,被称作越南版的《史记》
中国史籍《明宣宗实录》中则记载:"凡交趾三司文武官员旗军吏典承差等及家属,还者八万六千六百四十人,然亦有为黎利闭留而不遣者。"
先前趾高气昂的南下平叛,如今作为丧权辱国的败军之将灰溜溜地回国。成山伯王通甫一到京,果不其然遭群臣弹劾。作为战败的替罪羊、背锅侠,他被革职抄家、打入死牢,诰券(即诰命和铁券。明代功臣封爵皆给诰券。诰命上书受封之辞;铁券形如复瓦,刻封诰于其上,以黄金填之,左右各一面,右给功臣,左藏内府。)也被夺去。
收藏于南京瞻园的"明太祖赐徐达免死铁券"(复制品)
蹲了十二年大狱的他熬到英宗即位,在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获释为民。直到又十年之后(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名将凋零,北京城中缺兵少将,他这才被兵部尚书于谦起用,参与了抵抗瓦剌军队的北京保卫战,后因军功取回了朝廷先前抄没的家产——这些都是后话了。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军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抗击瓦拉部入侵的北京保卫战

资料来源:陈重金(越)《越南通史》、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古小松《越南:历史国情前瞻》、煮茶《笑翻越南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越南篇(一)荣耀与恐惧——那一拨一拨的越南人
莫朝内附中国明、清政府的保护,法理属中国,黎朝以此为借口收回
明军和越南打了29年,八万六千名明军惨败而归,越南却向明称臣
中国最有血性皇帝:面对此国狂妄侵犯下令给我打到亡国为止!
500年前,交趾布政使司与安南都统司,明朝的两个省
此小国请求中国改名,皇帝听后大怒:把该国国名倒置!如今仍在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