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住“管理”——解读广东中山社会治理

管住“管理”——解读广东中山社会治理

    说起基层工作的繁杂,人们时常提到一句话是“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在广东省中山市,上面哪条“线”可以穿到“针”里,谁说了也不算,必须经过“联审”。这项制度的全称是“村、社区行政事务准入制度”。凡是向基层增加的行政性职能,都需要经过中山市成立的“联审小组”审查。

    “联审小组”由市纪检委牵头,市委组织部、市社工委、市编委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发展局组成。现在,每一项需要进入村、社区的行政事务,都得事前申请,联审小组抽出专门人员进行调研,然后向联审小组提出初步意见。联审小组集体讨论形成审核意见,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后,才能增加到村和社区居委会的行政服务中心。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中山市努力实施的一点就是管住“管理”。管理和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两个方面。市场能办的事,交给市场;社会能办的事,还给社会;政府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所以“管理”的手不能伸得太长。中山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规范政府的管理。市委书记薛晓峰说,“我们的做法,都是在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和省里的社会治理要求。如果说取得了一些成绩,那是因为我们执行得更彻底、更主动。”

    在沙溪镇圣狮村行政服务中心的门口,我们看到一块“办事导引”牌,牌子上列出了行政服务中心承担的民政残联、劳动社保等8项职能。“8项职能之外,如果还需要列入村一级行政中心来办,必须经过市里的行政准入联审小组审批。”中山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梁泳辉介绍说。

    这项制度的缘起是2012年8月在全市进行的村级“清牌”活动。每一个部门安排到农村的工作,都要挂一个牌子。农村行政中心不仅挂满了各种办事机构的牌子,而且基层干部的精力和时间都被一些不该管的事情占去了,对公共事务反倒无暇多顾。

    这次清理行动中,对专业性强、不宜由村级承担的职能进行了统一清理。经过清理整治之后,村级组织机构从50多个压缩到了8个,而承接的职能也从120多项精简为50项左右。集中清理之后,如何保持这项成果?中山市探索出了行政准入联审制度。

    中山市某金融机构想把农村业务点也设立到行政服务中心。这个动议经过联审小组审查,认为是企业的市场行为,不应该由村级行政来承担,于是没有批准。圣狮村党支部书记彭泳勇告诉我们,这项制度确实减轻了村干部负担,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以不干什么。

    管住了“管理”,不能耽误了服务。中山市延伸政府公共服务到边、到点,而且不断线。在火炬区的流动人口管理办,我们感受到了这种横向到边、时间不断线的政府公共服务。

    火炬区流动人口管理中心紧邻大街。走进办事大厅,一排工位依次排开,“积分入户申请”、“积分入学申请”等窗口闪烁着红色标记。中午时分,我们看到各个窗口依然忙碌不已,秩序井然。火炬区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主任谷德庆告诉我们,火炬区有7个大型社区,每个社区都有流动人口服务站。以服务来引导管理,让出租屋管理进入到依法有序的状态。

    管住“管理”,延伸服务。中山市社会治理从这两个方向用力,使得政府有更多精力来进行公共服务管理和监管市场主体,让公共服务不断下沉,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层网格化管理需厘清的几个问题
宝鸡市财政局
中国乡官制度概述
城市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对西方治理理论主要内容的认识和把握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