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
userphoto

2024.03.20 黑龙江

关注

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  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  生地:凉营,极量800克;


  枣仁:安眠,最大180克;  人参:强心,救急30克;人参的常用剂量是3~9克,当用于脱证时,其用量高达30克以上;


  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  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  茯苓:渗顽水500克;  猪苓:消浮肿120克;


  土茯苓:解毒240克;  赤芍:疗急黄120克起;  芦根:降温120克无虑;  葛根:降糖90克无毒;  桔梗:治咽30克安全;


  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


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山茱萸:固脱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


  生杜仲:30g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则加至60~90g。  沙参:30g以上补气,小剂量则可滑肠。  薏米:30g以上治关节痛。


  茜草:30g以上治口疮。  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  丹参:大剂量可以治疗失眠  茯苓:研究结果发现,在25g以下无明显利尿作用,至少达30g才有利尿作用,认为100g时利尿作用最强。


  蝉蜕:常用量为5~6g,治破伤风时需用25~30g  白果:定喘汤白果用量在21枚(约为25g左右),动物实验证实,定喘汤中白果重用的定喘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艾叶:常用量能温经止血,大剂量可使肝细胞损害,出现中毒性肝炎3~5g可开胃,8g左右温经止血、止痛,大量则引起胃肠道炎症。


  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  苍耳子:少量则轻而上至颠顶,重用则通下走足膝。


  薏苡仁:药食两用,常用剂量限为30克,而临床上有经验的医师用该药治疗风湿、腰腿痛等病证时,该药的用量达到45~90克。


  夏枯草:常用剂量的上限是15克,而临床以该药治疗病程较长的甲状腺瘤时,用量一般都超过30克。  升麻:当代名医方药中教授深得《金匮要略》用升麻之真谛,临床重用升麻治疗病毒性肝炎,也是取其解毒之偏性。


  黄连:最苦,然治糖尿病-甜病特效,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30克是基本,配干姜以防伤胃),而治疗糖尿病酮症,每日剂量多达120克,降糖迅速。


  益母草:调经用10-15克,据朱良春观察,益母草的利尿作用,每日用到30~45克尚不见效,须加至60~75克,始奏明显之效。


90~120克时其效更佳,常用以治疗急性肾炎之尿少、浮肿之候,常一剂知,二剂已。  代赭石:9~18g有镇胃降气、止呕止噫之功,适用于胃气虚弱的呕吐、呕逆、呃气、胃脘满实等。


24~30g用于治疗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等证。  大黄:1~5g有致泻作用。其致泻成分为葡萄糖甙元,番泻叶甙A、C,主要为蒽醌衍生物。


3~6g可止泻,9~15g可泻下;治疗肝炎,随用药量增加而各项指标复常时间缩短,认为30g可作为常规剂量。大黄粉0.3g以下有止泻作用。


其机理为大黄鞣酸的收敛作用掩盖了含量甚少的致泻成分的作用。鞣质的D-儿茶精抑制大肠内细菌生成酶,阻断吲哚类的产生而止泻。


  浙贝母:9~15g,有清肺热、润肺躁、清热化痰之功。用于外感及内热咳嗽。18~30g有解毒散结之功,用于治疗肺痈、乳痈、瘰疠、发背及一切痈疡肿毒。


  半夏:止呕、除湿10~15g开胃15~30g安神大于30g;小剂量6g降逆和胃,中剂量15g化痰开结,大剂量30~60g(宜用姜半夏30g,生姜30g开始使用,逐渐加量至60g)可镇静止痛。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穿山龙:味苦,性平,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所以近年来成为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妙药。根据《中华本草》谓其干品用量为6~9克,《中草药手册》多为15克,少数达30克,东北地区常用量也为15~30克。


但根据朱良春经验,若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其用量须40~50克,30克以下收效不明显。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


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


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乌头附子:用至15克必须先煎4小时左右,用至30克必须先煎8小时左右,经过蒸制的就不必煎这么久了,用时逐渐加大到30克为宜,得效后宜逐渐减量,超过30克的超大剂量没有经验的最好不要去用,一不小心可以导致死亡的,乌头止痛,8两(240克)口麻欲吐,效毒两刃;


  当归:功能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血瘀诸证,然而当归在复方中,小剂量应用则补血,大剂量应用则活血。如当归补血汤即由黄芪30g,当归6g组成,后世在应用补血的总方四物汤时,当归用量也不超过10g;归脾汤、八珍汤中,当归的用量仅3g。


而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作用治疗脱疽的四妙勇安汤,当归的用量竟达60g,主要是取其活血止痛;治妇女产后瘀血内阻的恶露不行,小腹疼痛的生化汤,当归的用量为24g,也取其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之效能。


再如治妇人胎前产后气郁血瘀诸疾的佛手散,当归用二至三两者,乃取其活血之用,使瘀去新生、血有所归。由此可见,当归用于活血,剂量宜大,可用至15g以上。


前人谓其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故重用则行血之力更甚。若用于补血,剂量宜轻,3~9g即可。血虚者每致阴虚,阴虚则生虚热,当归气味辛温而主动,重用则每致动血,切不可重用,否则适得其反,病家服后每致口干、烦躁、失眠、头晕更剧,甚则鼻衄。


  细辛:治疗风寒表证的剂量一般用3克,最多不超过9克。而当用细辛治疗各类痛证时,用量常常超大,有时用至30克,甚至更大。


显然,当风寒表证时用超大剂量的细辛,不仅于证无益,而且会引起不良反应;相反,如果要发挥细辛的镇痛作用,而用常用剂量,显然是杯水车薪,于痛无济。


  三棱:为破血行气之药,常用剂量的上限为9克,但临床上以该药配合其他中药主治各类晚期恶性肿瘤病时,其每日用量达到45~75克,相当于权威规定剂量上限的5~8.33倍。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


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


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


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


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药典》中规定黄芩的每日剂量为3~9克,川芎为3~9克,而《千金翼方》中以单味黄芩治疗淋、下血诸症,黄芩的剂量为每日四两,折合公制为57.68克,显然已大大超出黄芩权威规定剂量的上限,剂量一般为每日30~45克。


《小品方》中以单味川芎治疗妇人崩漏,每日剂量用至八两,折合公制115.36克,也明显是属于超大剂量应用。  人参的常用剂量是3~9克,当用于脱证时,其用量高达30克以上上。


  莱菔子、槐花:30g以上降压。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猜你喜欢

1

中药配伍公式

2

女人回春汤配方

3

应用宝下载

4

小红书app官方下载

5

半夏15克的剂量大不大

6

中药一两和一钱各代表多少克

7

中药用量大全一览表

8

补脾肾的中药配方大全

9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柴胡

10

中药剂量一两等于多少克

大家还在看


陈玉静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科


喝中药不能吃什么食物?

在喝中药治疗疾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有很多食物是不可以吃的,否则就会影响到药效,比如发物其中包括蘑菇,鸡肉,南瓜,猪肉等这些食物对药效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除此以外生冷、寒凉的食物也不可以吃。如果中药当中有人参的话是不可以吃白萝卜的,否则就会消除人参的药效。



孔维萍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风湿免疫科


喝中药不能吃什么

在中药治疗的时候哪些需要忌口?是需要根据病情来确定的。如果是因消化不良导致的,在服药期间不能使用油腻、煎炸的东西。如果患者有轻微的水肿,在服药期间应少吃盐,饮食清淡。如果是与胃酸有关的病情,在服药期间不能吃醋、山楂、过甜的食物,以免胃酸分泌过多。腹泻腹痛治疗期间,不能食用生冷、水果等食物。失眠治疗,不要服用咖啡和茶。对于疖肿治疗,不能吃过于上火的东西、羊肉、狗肉等,油炸、辛辣等刺激的食物也不能食用。



马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治疗肺炎的中药有什么

治疗肺炎的中药方剂,有以下几种:一,贝母瓜萎散,适宜对于肺结核、肺炎等见有燥痰证者,可以加减治之。组成方剂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主要功效是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主治燥痰咳嗽,咳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苔白面干等。二,清燥救肺汤适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属燥热壅肺,气阴两伤者。组成方剂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真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功用清燥润肺。三,清气化痰丸适用于痰稠而黄的肺炎、支气管炎,痰热证可加减治疗,组方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星、制半夏,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主治痰热咳嗽者。



马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肺炎预防中药配方

肺炎可以通过中药来预防,以提升机体免疫。其中药配方如下:第一,通过药物。方剂:黄芪15g、苍术10g、防风10g、贯众10g、金银花10g、陈皮10g、扁豆15g、茯苓15g、白术15g、广藿香10g、紫苏叶10g、稻芽15g水煎取汁(大火煎煮1小时,取汁200ml,分2次温服)可隔日一剂,连服2-3周,可提升机体抵抗力;第二,香薰疗法:可给予中药香包,风油精、清凉油等嗅鼻,每日数次。第三,贝母瓜萎散:适宜对于肺结核、肺炎等见有燥痰证者,可以加减治之。组成方剂贝母、瓜蒌、橘红、桔梗,主要功效是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主治燥痰咳嗽,咳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等。第四,清燥救肺汤:适宜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癌等,属燥热壅肺,气阴两伤者。组成方剂桑叶、石膏、甘草、人参、杏仁、枇杷叶,功用清燥润肺。第五,清气化痰丸:适宜肺炎、支气管炎见有痰稠色黄,证属痰热者,可加减治之,组方陈皮、杏仁、制半夏,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主治痰热咳嗽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同剂量单味中药的奇特功效
大剂量单味中药的奇特功效
〖不传之秘〗不同剂量单味中药的奇特功效
中药传方不传量
[转载]中药不传之秘——中药不同剂量用法
【引用】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