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案说医】邹旭:温阳利水法治疗心源性水肿案

“水肿”中医认为是因肺脾肾对水液运化输布功能失调,使体内水湿滞留,泛溢肌肤所致。以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医宗必读》:“水虽制于脾,实则统于肾,肾本水脏,而元阳寓焉。命门火衰,既不能自制阴寒,又不能温养脾土,则阴不以阳而精化为水,故水肿之证多属火衰也。”《素问》所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在《内经》中有较全面的阐述,指出“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府”三大基本治疗原则。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等出现的浮肿症状均属中医“水肿”。

《素问·经脉别论》日:“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对人体津液的生成、输布及排泄的各环节的概括。津液正常代谢,需要靠阳气温运气化。若脾阳不足,则运化水湿失调;如肾阳不足,则蒸腾气化的功能减退,导致水液运行障碍,蓄积体内,泛滥于脏腑与躯体之间成为水肿、痰饮等病症。

患者初诊时脉浮滑,寸脉先跳,因其久病耗伤,太阴脾土已虚,脾肾功能减退,致使肾气虚衰、膀胱失调,开合不利,泛滥肌肤,而至四肢肿胀,故治疗以四逆汤温中祛寒,回阳救逆,配合六皮饮利水消肿。方中熟附子与干姜、可中温脾阳下补肾火、桂枝既能够解太阳之表,又有助于膀胱气化,桑白皮、大腹皮、地骨皮、青皮合用可清降肺气、消肿消散,白术为补气健脾之要药,兼通行之性,善补能通,此方中重用白术可改善水湿失运之水肿,陈皮疏肝解郁,茯苓皮亦可健脾宁心,通草、滑石、牵牛子利水渗湿,泄水通便。诸药合用,则可标本兼治,促进水肿消散,恢复脾肾气机。二诊时四肢肿胀基本消除,但上肢肤温低,小便量较少,舌淡嫩,苔薄白,脉弦细。目前体阳气亏虚较甚,遂在上方基础上加用红参10g、并加大量附子10g、干姜15g以温阳,加用猪苓30g,以利小便而去湿邪。

方中六皮饮,为五皮散加地骨皮合用而成。六者皆为植物皮部入药,因水肿为水溢于皮,以皮行皮,是植物的皮就走人的皮,此为是中医之思维。五皮散具有利水消肿、理气健脾之功效。主治脾虚湿盛,气滞水泛之皮水证。而加入地骨皮,与桑白皮合用,皆可入肺而除肺燥、平咳喘。桑白皮质润以润燥,辛以泻肺,偏入气分,主除肺中之邪;地骨皮质轻而性寒,善入血分,主泻肺中伏火。二药相伍,相须为用,一气一血,具有清肺而不伤阴,护阴液而不致恋邪的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皮饮(《中医治法与方剂》)
桑白皮
行气化湿,利水消肿之方——五皮饮
五皮饮疑难病下肢水肿
水 肿--名医屡效方
名老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及评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