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向育儿的伤害:为什么孩子害怕学习?原来是我们做错了!
导语:在这个喧嚣的亲子教育时代,我们是否曾思考,为何孩子害怕学习?为何我们的教育方式可能成为他们内心的噩梦?
今天,让我们深入探讨「反向育儿」的伤害,揭秘孩子背后真实的心声。
或许,这篇文章将给你带来对亲子关系和教育方式的深刻思考,让我们共同探寻,我们究竟是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关于“妈妈半夜带娃暴走”的视频,一直有很高的热度。
凌晨两点多,两岁多的女孩想出去玩,怎么哄都没有用。
于是,妈妈就“满足”女儿,深夜带着她出门去玩,当女孩玩够了想回家时,妈妈却拒绝了,还说,“要玩到天亮才回家。”
一直到女儿崩溃地大哭,说着“我要妈妈牵我回家、再也不出来玩了”这样的话,妈妈最终才同意带她回家。
这并非是一场梦幻般的夜行,而是一个被称为「反向育儿」的教育方式。
或许你曾在网络上看到这个视频,那位妈妈,深夜带着孩子狂奔,直到女儿忍不住哭泣的瞬间。
这一瞬间,我们不禁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引导亲子关系的积极成长,还是在孩子的内心埋下不可挽回的伤害?
这个场景并非孤例,很多父母选择采用所谓的「反向育儿」方式,通过制造孩子讨厌的场景来阻止他们的行为。
这种方法,或许看似在阻止孩子做某些事情,实则更像是一种惩罚。
在这个视频中,母亲在凌晨时分满足了女儿想要出门游玩的愿望,然而,当孩子想要回家时,母亲却拒绝,并表示要玩到天亮。
孩子的哭泣声中,我们或许能听到心灵深处的呼救,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更是对亲子关系的一次深刻考验。
看着视频,我仿佛感受到了孩子内心的恐惧和无助。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母亲的信任瞬间瓦解,被陌生的环境和母亲的态度所深深伤害。
这种「反向育儿」方式,或许在短暂内起到了阻止行为的效果,却埋下了未来亲子关系的隐患。
在我看来,这种错误教育方式背后,其实是对孩子需求的漠视和对权力的滥用。
父母以让孩子“厌恶”的方式阻止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在用一种消极、负面的刺激来制止他们。
这或许在短时间内奏效,但在孩子心灵深处却埋下了,对父母的不信任和恐惧。
这正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厌恶疗法”:把戒除的不良行为,与不愉快的或者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厌恶性的条件反射。
比如:孩子喜欢玩游戏,就让他不停地玩,每天复盘;孩子喜欢看电视,就让他通宵来看,不许睡觉……
这种让孩子产生厌恶、恐惧的方式,它只会压抑孩子的需求。
观察这个场景,我深感教育不应该是一场恶性循环。
孩子的需求被漠视,他们的内心被负面刺激所伤害,最终可能导致对亲子关系的破裂。
而这种伤害,是无法通过简单的补救手段来修复的
教育,应该是一场温暖的引导,而不是一场惩罚的游戏。
权威人士曾指出,厌恶疗法可能会形成一种短期的行为抑制,但长期来看,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是难以忽视的。
发展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爱和理解是培养孩子积极品质的关键,而以厌恶为手段的教育方式则会破坏这一基石。
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使用「反向育儿」,被压抑的孩子最终可能会变成——以牺牲亲子关系让孩子妥协,会让孩子对父母的恨意加深。
孩子今天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厌恶游戏,明天也可能因为这样的方式厌恶学习。
孩子被压制的欲望与内心需求,要么让他在沉寂中爆发,要么在高压政策之下学会讨好。
因此,任何一种以压制、令孩子厌恶的教育方式,最后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生活中,我们或许会发现类似的错误价值观或思维方式,就如同这位母亲采用的「反向育儿」方式。
相比「反向育儿」,我们应该看到一种更积极的教育方式,即以理解和引导为基础,倾听孩子的需求,建立亲子关系的良好基石。
曾经,我也误以为通过让孩子厌恶某些行为可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然而,通过这个场景的深刻剖析,我逐渐意识到,父母的角色并非是制造孩子恐惧的场景,而是陪伴、引导和理解的重要存在。
在亲子关系中,理解是构建信任的桥梁。如果我们用厌恶来回应孩子的需求,只会破坏这座桥梁,最终导致沟通的难以建立。
我曾经忽视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只看到了表面的行为。
这种误解,可能是因为我未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通过深入的思考,我认识到以厌恶为手段的教育方式只会带来伤害。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通过理解孩子的需求,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从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沟通和理解,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
比如,在孩子想要做某事时,可以通过倾听他们的需求,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而不是通过厌恶来阻止他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避免采用以厌恶为手段的教育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容易破坏亲子关系,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潜在的伤害。相反,我们应该通过理解和引导来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总而言之,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通过厌恶来阻止他们的行为。
「反向育儿」方式可能在短期内看似有效,却可能在长期内埋下亲子关系破裂的种子。
让我们放下「反向育儿」的拐杖,用理解和引导的双手,携手孩子走向成长的阳光大道。

最后,我想说的是——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我们不是厌恶的教育者,而是陪伴的引导者。
正如杰出教育家所言:“真正的教育应当是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而非用厌恶来阻止。”
让我们共同反思,怎样让爱成为教育的灵魂,让关怀成为成长的动力。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用心陪伴,用爱教育,他们将绽放独特的光芒。”这是一个儿童心理医生的经典言论。
在孩子害怕学习的背后,也许是我们忽略了他们的需求,没有真正理解他们。与其用厌恶的方式去阻止,不如用理解的眼光去引导。
今天,留给各位读者的问题是:“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你希望成为怎样的引导者?”,或许答案就蕴藏在你的心底。
期待你的分享与思考。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有更多的想法,欢迎添加我为好友,我们一同探讨亲子教育的奥秘。

【全文完毕】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那就请不吝给我一个“赞”或“在看”吧!如果不想错过最新文章,那就请你“关注”后添加星标。

长按添加壹心大哥为好友


【家长必读】如何成为一个好父母?壹心亲子教育专栏帮你快速成长!
【作者简介】壹心大哥:亲子沟通教练,亲子关系顾问,亲子教育专栏作者;擅长心灵书写、深度阅读、自我疗愈、自我觉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压迫式”教育孩子,只会让他越走越远,倾听可挽回亲子关系
为何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百分之九十的家长都做错了一件事
发脾气对孩子有多大影响,其实也没多大影响……
马上2021年了,这4句话千万不要再对孩子说了!特别是第3句!
快停止!这种中国式“内疚”教育,会毁了孩子一生
家长不成长,孩子会受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