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健康产业投资并购动态周报Vol.18
西恩投资专注于大健康领域的并购,以业内的优秀产业方为服务对象,立足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判断,利用自身拥有的大健康领域数据、产业资源以及专业并购团队,结合投行、投资和产业咨询等多种业务工具,让优秀的产业方成为我们的客户,也让我们的客户成为更优秀的产业方。
作者:西恩投资并购团队
 一、行业并购动态
 1.凯莱英(002821.SZ)拟3000万元收购CRO公司冠勤医药100%股权
简述:9月7日,凯莱英宣布,公司与标的公司冠勤医药原股东天津盛勤医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梁青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公司以自有资金合计3000万元人民币收购冠勤医药原股东持有的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冠勤医药100%股权。冠勤医药成立于2007年,经过十余年的深耕细作,已成为国内领先的CRO公司之一。冠勤医药已建立临床前及临床两大服务平台,业务范围涵盖临床前研究项目管理和注册事务,临床研究项目管理、SMO服务、数据管理与统计、第三方稽查、药物警戒等,通过高质量的一站化服务模式,在医药研发各个阶段都能为客户提供最优效的解决方案。天津盛勤医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同意对标的公司2020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数进行承诺,标的公司在业绩承诺期内经审计确认的净利润应不低于人民币400万元。业绩承诺期为完成交割后的2020年度剩余期间,若该次股权转让于2020年9月完成交割,则2020年9-12月为业绩承诺期,以此类推。
 2.励晶太平洋(00575.HK)宣布379万美元收购人工智能长寿研究企业「Deep Longevity」
简述:9月4日,励晶太平洋宣布以379万美元代价收购DLI,作为进军保健养生领域之关键平台。两家企业合并后,旗下的科学家们打算通过“长寿云”开发一个全球端到端的长寿生态系统。长寿云是一组大型的通用的和特定应用的衰老深层生物标记物,被称为“深度衰老时钟”,利用人工智能和衰老研究的最新进展开发。该平台将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医生和普通用户提供一种新的方式,来跟踪和分析衰老,包括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有机体甚至心理层面。
3.吉利德科学达成8亿美元合作 打造创新癌症免疫疗法
简述:9月1日,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宣布与Jounce Therapeutics达成协议,获得其JTX-1811项目的独家研发许可。根据协议条款,吉利德将向Jounce支付8500万美元的预付款,并进行35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此外,Jounce有望未来基于临床、监管和商业里程碑获得高达6.85亿美元的后续付款。JTX-1811是一种单克隆抗体,旨在选择性清除具有免疫抑制能力的肿瘤浸润性调节性T(TITR)细胞。JTX-1811的靶点是CCR8,一种在TITR细胞上富集的趋化因子受体。当JTX-1811与CCR8结合时,它可以通过增强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机制靶向清除TITR细胞。该抗体将在2021年上半年提交IND申请。Jounce将负责JTX-1811的前期研发工作,直到获得IND批准,此后,吉利德将拥有开发JTX-1811的独家权益。
4.预付$2000万,阿斯利康扩大与Oxford Biomedica的疫苗生产合作
简述:日前,阿斯利康和Oxford Biomedica宣布进一步扩大新冠肺炎疫苗的合作,阿斯利康将向Oxford Biomedica支付2000万美元的初始费用,以满足腺病毒的COVID-19疫苗AZD1222高达1000升的生产能力,至少持续供应18个月。据悉,在今年5月,两家公司签署了一项初始合作协议。当时的协议仅规定了一年的合作期以及200升的疫苗产量。而本次合作是对之前合作的进一步扩大,它在增加产能的同时还延长了合作时间。此外,本次协议为期三年,除要求的18个月的供应期外,还能再增加18个月的保留期。作为该协议的一部分,在最初的18个月内,Oxford Biomedica将在该集团新的7800平方米的商业制造中心Oxbox中的三个生产间中为阿斯利康保留产能。这种新的GMP设施适用于生产高达1000升规模的病毒载体疫苗和基因治疗载体。Oxford Biomedica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专门从事病毒载体的CDMO有望在开始生产AZD1222时,获得至少4,700万美元的收入。
5.天境生物与艾伯维达成20亿美元合作
简述:9月4日晚间,天境生物对外宣布了一项重磅合作。天境生物与艾伯维达成了一项许可协议,将其CD47单抗lemzoparlimab(TJC4)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许可给后者,保留该项目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天境生物可从艾伯维获得1.8亿美元首付款,以及2000万美元I期研究里程金,8.4亿美元后续研发及注册里程金,9亿美元销售里程金,交易总额19.4亿美元。TJC4成功商业化后,天境生物还可从全球净销售额中获得两位数比例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天境生物将和艾伯维一起合作开发TJC4联合venetoclax(BCL-2抑制剂)针对针对不同类型肿瘤的治疗潜力。未来双方将共同负责产品的生产,全球市场的生产与供应将由艾伯维主导。此次合作也将加速天境生物在中国的产品生产运营进程。
天境生物的CD47抗体TJC4在I期癌症患者中的临床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单注射给药从1mg/kg至30mg/kg剂量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且在可评估患者中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或严重的血液学不良事件。具体试验结果将于在近期召开的相关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布。
 
二、最新政策法规
1.中国药学会发布第六批过度重复药品目录
简述:9月7日,中国药学会发布《关于发布第六批过度重复药品提示信息的公告》,公布了《同一药品已获批准文号企业数在20家以上的过度重复品种目录(第六批)》。通过对已获批上市药品在2017~2019年间的销售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形成的第六批过度重复药品提示信息目录,共包括302个过度重复品种,涉及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分类的14个大类、60个亚类。与第五批过度重复药品目录相比,调出1个品种。目录提示信息新增两项数据内容,一是基于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对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数量进行标注;二是基于药品已有批文数据库,对已有批文企业数≤3的剂型进行标注。通过上述两项新增内容增加信息的提示作用。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中国药学会研究并发布的过度重复药品提示信息,旨在科学引导企业及研发机构有序研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2.国家文件:所有城市储备医疗器械
简述:日前,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根据国家药品安全规划,近日我委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区域有关省份下达了2020年医疗器械检测能力项目投资计划。本次共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8亿元,重点提升康复器械、骨科植入物等领域和方向的检验检测水平,补齐新技术领域的检验检测能力短板。资金使用覆盖在“长三江发展区”、“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区”等21个省份的医疗产业。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项目进一步提升快速检测体外诊断试剂、便携式医学影像设备、体温体征检测监护设备、车载医用电气设备等检测能力。

3.国家卫健委:新设五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简述:9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通知》,决定在东北区域、华东区域、中南区域、西南区域、西北区域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要按照《设置规划》有关要求,落实相关职责任务,加强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统筹协同,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分别在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区域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提高区域内儿童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服务水平,促进区域间儿科医疗服务同质化。

4.科创50指数迎来首次调整,三家医药企业调入
简述:8月28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根据指数规则将于9月14日调整科创50指数的样本。此次指数调整计划更换 5只股票:威胜信息、优刻得、泽璟制药、特宝生物、昊海生科将调入指数,与之相对的新光光电、热景生物、鸿泉物联、联瑞新材、铂力特5只股票则被调出。此外,为提高指数临时调整的可预期性和透明性,公告中还设置了包括硕世生物在内的5只股票作为备选名单,以防调整之间发生临时状况。具体到医药领域,在此次调整之前科技50指数中共有8家生物医药股票,分别为热景生物、申联生物、微芯生物。心脉医疗、海尔生物、博瑞医药、南微医学和华熙生物。虽然入选的医药个股数量不足六分之一,仅排在各细分行业的第四位,但截至28号调整公告发布当日收盘时,8只医药股的市值总量达到1891亿,在科创50指数中权重占比接近20%。除去申联生物(市值约97亿)和此次将被调出的热景生物(约32亿)外,剩下6家企业市值均过百亿。

 
三、技术前沿进展
 1.《科学》子刊封面:溶瘤病毒和CAR-T细胞联手根除实体瘤
简述:近日,《科学》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的科学家们将两种强有力的免疫疗法——溶瘤病毒和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结合在一起,靶向原本难以单独用CAR-T疗法治疗的实体瘤,取得了重要进展。这项新研究有望让CAR-T细胞的治疗范围扩大到各种实体瘤患者。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现在正设计临床试验,用以在患者中测试这种组合。当然他们将首先在实体瘤患者中测试OV19t的安全性。如果证明安全有效,那么就可以依次测试溶瘤病毒和CAR-T细胞疗法。预计试验将于2022年开始。

2.《柳叶刀》报道俄罗斯新冠疫苗1/2期临床结果
简述:9月5日,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由俄罗斯科学家开发的新冠疫苗在两项开放标签,非随机1/2期临床试验中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这款疫苗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且在成年志愿者中有效激发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这款疫苗使用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载体(rAd)表达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使用腺病毒载体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的疫苗设计目前已经在多款在研新冠疫苗中应用,已经进入3期临床试验的康希诺生物和阿斯利康开发的候选疫苗均采用这一策略。为了降低人体对腺病毒产生的免疫反应对疫苗效力的影响,这款名为Gam-COVID-Vac的新冠疫苗使用了两种不同血清型的腺病毒载体表达新冠病毒的S蛋白。志愿者在接种疫苗时先接种基于血清型26的腺病毒载体构建的疫苗(rAd26-S),然后间隔21天,接受的第二剂基于血清型5的腺病毒载体设计的疫苗(rAd5-S)。这一设计和接种方案可以帮助降低在第二次疫苗接种时,人体对腺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3.FDA批准首个用于年幼儿科患者的自动“人工胰脏”
简述:FDA于近日批准美敦力公司(Medtronic)的MiniMed 770G系统。这是首款获批用于2至6岁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混合型闭环糖尿病管理器械,可自动监测血糖,并根据连续血糖监测的数值,自动调整胰岛素给药量。1型糖尿病患者及照护者,必须全天持续监测血糖水平,并采用注射器、胰岛素笔/泵注射胰岛素,维持足够的血糖水平,避免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MiniMed 770G系统是之前获批的MiniMed 670G系统的蓝牙版本。该系统属于一种混合型闭环系统,每5分钟测量一次体内血糖水平,自动调整胰岛素的给药量,或暂停给药。尽管该器械可以自动调整胰岛素水平,但用户需要手动设置胰岛素剂量,以抵消用餐时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4.国产新冠疫苗首次亮相
简述:9月5-9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会议上,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承研的两款新冠灭活疫苗以主咖身份首次惊艳亮相,引起全场关注。据环球时报报道,两款新冠灭活疫苗均已进入最后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正在阿联酋、巴林、秘鲁、摩洛哥、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紧锣密鼓地展开。入组接种5万人、样本人群现已覆盖115个国家,各方面进展均全球领先。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营销中心副总经理罗林云介绍,如果试验顺利,疫苗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上市。与此同时,中国生物于北京和武汉两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两个疫苗生产车间年产能合计可达3亿剂。

附录:产业内投融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支持深入推进,生物医药产业迎来发展良机
禽流感概念股画皮:哪些是真概念 哪些是伪概念|禽流感|公司|疫苗
步长疫苗围棋战略已定,逐渐落子渐成棋局
诺华正式宣布将剥离山德士;阿斯利康拟退出疫苗业务 | 医药健闻周刊
12月疫苗大动向,医药人的机会来了
首部医保监管条例来袭;恒瑞拿下PI3kδ抑制剂中国独家权益;全球首个新冠病毒人体挑战试验获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