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诺贝尔奖的基因魔剪CRISPR/Cas9的疗法再报佳绩!

事件:2021年06月26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 发表了CRISPR体内基因组编辑疗法NTLA-2001在1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6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3名患者接受0.1mg/kg剂量,3例患者接受0.3mg/kg剂量,接受治疗28天后,两种不同剂量的患者血浆种TTR蛋白水平分别平均下降52%和87%,其中一名患者TTR水平下降96%。同天,Intellia Therapeutics公司(NTLA.US)再生元(Regeneron)公司(REGN.US)也联合宣布其在研CRISPR体内基因组编辑疗法NTLA-2001的临床结果。

基于2020年诺贝尔奖的基因魔剪技术

NTLA-2001有望成为首个治疗ATTR淀粉样变的疗法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罕见遗传疾病,据估计,全球大约有5万名患者,该疾病的特征是错误折叠的转甲状腺素蛋白(TTR)蛋白在组织中逐渐积累,主要是神经和心脏。NTLA-2001 疗法,是一种体内基因编辑治疗,通过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载体,将携带靶向致病TTR基因的sgRNA和优化的spCas9蛋白的mRNA序列,递送至肝脏,旨在通过降低血清中TTR的浓度来治疗ATTR淀粉样变。这是基于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Emmanuelle Charpentier教授和Jennifer Doudna教授的成就——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作原理的首创疗法。

有“基因魔剪”之称的CRISPR基因编辑系统能够对基因组中几乎任何序列进行特异性的编辑。但是将这一系统用于治疗人类疾病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就是它的安全性——“脱靶效应”,即如果CRISPR系统对体内不该编辑的DNA序列进行了编辑,可能引入基因变异,导致细胞癌变等不良后果。而本次公布实验结果显示,研究人员使用原代人类肝细胞评估治疗剂量的NTLA-2001并未产生“脱靶效应“。

 Intellia Therapeutics 公司研发管线(来源:Intellia Therapeutics 官网)

致力于推进CRISPR/Cas9基因编辑商业化的Intellia公司成立于2014年,2016年完成IPO上市。从公司研发管线可知,在体内基因编辑药物研发项目方面,基于系统脂质纳米颗粒(LNP)的递送系统解锁遗传疾病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性地敲除致病基因,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插入来恢复必要的遗传功能,目前进展较快的是NTLA-2001在ATTR淀粉样变的疗法。在离体基因编辑细胞药物研发方面,专注于工程T细胞疗法,为它们提供特定的增强属性,使它们能够更有效地治疗肿瘤和免疫疾病。Intellia旨在通过更精确,有效和持久的工程细胞疗法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功效性。

基因编辑科学界的“三巨头”分别领创三家IPO上市公司

Intellia公司创始人之一正是上述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Jennifer Doudna教授,她与另一位得奖Emmanuelle Charpentier、还有华裔生物学家张锋被称为基因编辑界的“三巨头”。如今,他们三分别领创的全球领先基因编辑公司分别是Intellia、CRISPR、Editas。

首个体内CRISPR基因治疗则是 Editas 公司的AGN-151587(EDIT-101),已于去年在治疗先天性黑蒙症10型(LCA10)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该临床试验结果将于今年9月份公布。另外CRISPR公司的体外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和镰状细胞病这两种遗传疾病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在去年12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的临床试验得以证实。可以看出,这三家公司都是基于CRISPR基因编辑疗法,为尽快推进其商业化进程不停扬鞭追赶。

资本不断加持下,基因编辑赛道火热

2014年,Intellia获得1500万美元的A轮投资,该轮融资由Atlas Venture和诺华领投。不到一年,Intellia又获得了7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创立于1989年,全球最大的专注于生物医疗领域的投资公司OrbiMed HealthCare Fund Management领投。

而在新冠疫情阴霾影响的经济低迷情况下,Intellia却被素有“女版巴菲特”之称的基金经理Catherine Wood持续加仓。世界前十药企选手拜耳Bayer大手投资20亿元,收购AskBio生物制药发展基因编辑领域项目。另外据不完全统计,辉瑞pfizer、诺华novartis、赛诺菲Sanofi、再生元Regeneron、药明康德等资深的大药企玩家已布局基因编辑赛道,通过自研的或合作引进的项目,不甘落下。

基因编辑”的“伦理”声音能和其商业化价值共存吗?

2018年底,贺建奎先生对人类胚胎做“基因编辑”,还让胚胎发育成胎儿生下来,引发了有关医学伦理的舆论发酵。基因编辑技术若能跨越伦理和舆论障碍,就能够打开广阔的发展空间。CRISPR基因编辑这把“上帝之刀”能够改变生物的遗传密码,给全球数百万患有遗传性疾病的患者带来新的期望。未来,这一技术能够在农业、工业、能源、材料和其他领域创造出新的奇迹,由物种改进带来的商业价值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Intellia and Regeneron Announce Landmark Clinical Data Showing Deep Reduction in Disease-Causing Protein After Single Infusion of NTLA-2001, an Investigational CRISPR Therapy for Transthyretin (ATTR) Amyloidosis. Retrieved June 26, 2021, from https://ir.intelliatx.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intellia-and-regeneron-announce-landmark-clinical-data-showing
[2] Gillmore et al., (2021). CRISPR-Cas9 In Vivo Gene Editing for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DOI: 10.1056/NEJMoa210745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诺奖得主公司带来首个证据:体内基因编辑疗法安全且有效
首个体内CRISPR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Intellia公布首个体内基因编辑疗法临床数据,持久作用于ATTR淀粉样变性
首个体内CRISPR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结果公布!有望开启医学新时代
全球首例人体 CRISPR 基因编辑试验 1 期结果公布|丁香早读
Intellia公司又一款体内基因编辑药物进入临床,用于治疗成人遗传性血管水肿(HAE)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