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经济万年史—244】美国二战时期经济

美国二战时期经济

194112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于次日正式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经济政策

1)观望牟利政策。

美国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基本上是实行纵容法西斯侵略和观望牟利的政策。其最终目标是大发战争横财。美国政府为了实现其政策目标,先后采取了下列经济措施:

一是出售军工产品。1935年,美国政府为了发战争横财,表面上颁布了禁止对交战国出售军工产品的" 中立法案" ,以掩人耳目。另一方面,又通过垄断集团秘密地将战略原料和军工产品偷偷地卖给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分子,从中牟取巨额利润。

二是允许反法西斯国家购买美国军火。第二次大战发生后,美国政府被迫于1939年冬,允许反法西斯国家按现购自运的协定向美国采购军工产品。但德国法西斯则通过美国垄断组织或所谓" 中立国" 购买军需品,从而使美国垄断组织或军火商获得商品市场,大发战争横财。

三是颁布" 租借法案"。由于美国人民反对向法西斯国家出售军火,要求对反法西斯国家进行物质支援,美国国会被迫于19413 11日颁布了" 租借法令",美国政府根据法令规定向英国、法国、苏联供应了价值约440 亿美元的军需物资,美国的垄断组织也从军火买卖中获得了70多亿美元的商品物资补偿,为美国进行对外扩张活动创造了条件。

2)调节经济政策。

194112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从此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罗斯福政府为了适应战争需要,一方面制定政治政策,稳定国内政局,加强政府权力,打击国内法西斯势力;另一方面是实行调节经济政策,主要推行战时经济。美国调节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调节经济机构。战争期间,为了将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美国建立了一系列经济调节机构。例如,19405 月,美国建立了紧急管理局,其任务是实行扩军备战。19411 月成立了生产管理局,它是美国战时经济的最高领导机构,局长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克努德森。它根据需要,建立各种具体机构,并管制一定经济部门的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业生产工作。19435 月,美国又建立了战时动员局,詹姆斯..伯恩斯任局长。这是一个协调战时经济的机构。194410月,该机构改名为战时动员与战后恢复局,其职责是调节战时经济,制订战后恢复经济方案。

二是筹集军费。美国在战争期间,需要大量军费。例如,1939年军费支出为12亿美元,1940年为18亿美元,1945年为800 多亿美元。为了解决战争经费,组织军事订货生产,控制战时通货膨胀,美国政府采取了下列政策:

第一、加强课税,提高税率。例如19406 月美国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个人超额累进所得税率和公司所得税率。同时,提高货物税、房地产税、赠予税、超额利润税的税率。19419 月美国国会通过增税法案,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将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提高至77%,公司税率提高至31%。194210月实行新税法,将个人所得税的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分别定为18%和88%。公司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为40%,超额利润税率为90%。在战争期间(1939-1945 年),美国征税收入总额为1370亿美元,全部军费的44%是依靠课税来支付。

第二,发行战时公债。这是美国筹集军费的一个途径。在战争期间,美国先后8 次发行公债,共筹款2745亿美元,支付了全部军费的56%。

三是实行管制物价。这是控制战时通货膨胀的重要调节措施。在战争期间,美国市场上和商品及劳务价格上升80%以上,1945年的价格水平较1940年增长了36%左右。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美国政府采取了下列措施:

第一,1942年初美国颁布了物价紧急管制法,并授权美国物价管制署管制物价。

第二,1942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稳定法,也就是将农产品价格稳定在战时最高价格水平上。为了实施稳定法,美国成立经济稳定署。

第三,实行商品规定最高限价政策。即罗斯福总统授权物价管制署对影响生活的全部商品规定最高价格或实行纯经济限价办法。这些措施使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提高分别控制在2 %至4 %左右。

四是实行定量配给制。这是美国战时调节经济的重要措施。美国实行的管制物价政策,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未能根本解决战时通货膨胀问题。出现了商品质量下降,黑市猖獗、违反物价管制条例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对付通货膨胀,稳定市场,1941年初实行了生活必需品的定量配给制,保证平均分配。实行配给制的有轮胎、汽车、自行车、鞋、糖、咖啡、打字机等日用消费品和主要食品。

五是加强战略物资管制。在战争期间,美国为了保证军工生产需要,根据19396 月颁布的" 关于战略原料的法令" 的规定,对重要原材料、战略物资、进出口贸易,特别是战略原料进口和军需品出口,实行管制。在战时,美国实行管制的物资计有900 种左右。有些特别重要的物资,如有色金属、钢、生丝等等,由国家实行直接分配。

此外,在战争期间,美国还对劳动力分配实行调节。主要是保证美国军队、军事工业生产,对劳动力需要的优先供应。

2.第二次大战时期美国经济的畸形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经济获得了畸形的发展和繁荣。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战时经济、战时生产的高涨,生产与资本的集中,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其发展的标志:

一是垄断组织把持战时管制机构。第二次大战推动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期间,垄断资本家利用国家政权来牟取巨额垄断利润。在战时经济年代,罗斯福政府以调节经济为由,建立了一系列经济管制机构。如紧急管理局、生产管理局、战时动员局、工业委员会等。这些战时经济调节机构,都由政府官僚、垄断资本家、垄断组织及其亲信把持,并成为其加强与发展垄断的工具。例如,1941年成立的生产管理局,是管制战时经济的中央机构,它通过各种战时机构,控制国家军事订货,管制原材料、燃料、劳动力,制定价格等经济调节大权,千方百计地扩大垄断组织的利润收入。

二是国家向垄断组织的军事订货扩大。在战时,美国筹措庞大军费和组织军事订货。这些军费用于扩大国家向垄断组织的军事订货。在战争期间,国家军事订货和采购军需品的军费支出达3000多亿美元,军事订货的利润源源流入垄断资本家的腰包,从而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是国家投资兴建军工企业,无偿租给垄断组织经营。在战争期间,为了发展军工生产,美国通过国家预算拨款,投资172 亿美元,兴建了有关飞机、化学、造船、原子能、无线电设备、金属加工等2000多个军工企业,其中70%的企业,无偿交给大垄断资本组织进行经营,从而使垄断组织大发战争横财,促进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2)工业的畸形发展

战争年代,美国工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产量增长。例如,1939-1943年,美国的重工业产量增加了两倍多。轻工业产量增长60%多,但有些民用物品产量却下降了7 %。军工产品发展最快。1943年,美国军需生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39年的1 %增长至35%。

二是工业生产与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化。在战时经济年代,美国战时生产管理局决定50多万个小型工业、商业及银行停止营业。从1940-1945年的公司合并浪潮中又有2000家独资公司被合并。其中,30%被并入拥有资产5000万美元的大公司之中。随着企业的合并,工业生产与资本日益集中化。例如,1944年美国拥有1000工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在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从1939年的0.4 %上升为1 %。随着企业的兼并,工业资本也日益集中化。1939-1945 年,拥有5 万美元以下的小企业大幅度下降,拥有10亿美元以上大公司数目不断增加,如1939年,美国拥有资本1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约有11家,1945年则发展为45家。

第三,农业生产的显著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农业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二战期间,美国按照" 租借法令" 及贸易协定,将大量剩余粮食和农产品供应有关同盟国家,从而使美国农业摆脱了慢性危机局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45年,美国的农产品总产量较1939年增长了20%以上。其中小麦、玉米、稻米、棉花等农作物和猪、牛、羊等各种牲畜头数都有较大的发展。在战争期间,因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参军,导致了农业劳动力不足。为了发展农业生产,美国大力发展拖拉机、载重汽车、联合收割机、挤奶设备等农机具生产。例如,1945年有拖拉机242 万台,较1940年的155 万台增长了87万台,联合收割机从23万台扩大到54万台,等等。农机具数量的增长,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于是机械化取代畜力动力。由于农业机械化促进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25%,使美国从事农业生产者由1939年的1130万人下降至1945年的1000万人。1939-1945 年,农产品价格增长了118 %。价格提高使农民及农场的收入也相应提高,从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四,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战争期间,美国除了工农业获得发展外,交通运输、国内商业、对外贸易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例如,1945年,美国商品出口总值从1939年的32亿美元扩大至98亿美元,商品进口总值从22亿美元上升为42亿美元。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地位。

第五,对外经济扩张的发展。在战时,美国除了通过对外贸易从中获利135亿美元以外,还通过资本输出攫取垄断利润。战时,美国资本输出也有一定的增长,1945年资本输出额为170 亿美元,较1938年的115 亿美元增加了55亿美元,即增长了34%。并从资本输出中获利约40亿美元。因此,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由于美国利用资本输出剥削亚非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所以,亚非拉各国人民强烈地反对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和政治军事侵略政策。

总之,美国在战争中国民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在二战中未受到重大破坏。而且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经济地位却有进一步的提高。1948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为53.4%。1946年,美国的对外贸易额在资本主义世界对外贸易总额中占22%。

战后,美国的资本输出也大幅度增长,它变成了最大的国际剥削者。美国不仅残酷地剥削亚非美洲的人民,而且加强对外经济扩张和政治军事侵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
一战暴发户:日本经济在战争中的角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具体表现
​马原公共课核心考题整理
讲座侧记|考茨基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争及其当代意义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