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哲学源流史》德国古典哲学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形成2

德国古典哲学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形成2

德国哲学文化的特点,在于其长于思辨,长于抽象思维,长于逻辑推理。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库萨的尼古拉算起,德国哲学就已经显示了这样的风格。17世纪的西方哲学家中,唯有莱布尼茨对逻辑学最为重视,而且也最富于创造性贡献,这并非仅仅是莱布尼茨的个人爱好或因其天才所致,实在是和德国哲学文化传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则从最好的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对尼古拉和莱布尼茨及沃尔夫的哲学传统又予以新的拓展,他们是德国思想文化传统的突破者和继承人。  

但是,仅有德国传统,显然形不成德国古典哲学,而德国自身的情况又在某些方面严重防碍了它的快速发展,于是便有了英国经验主义和法国启蒙思想作启发。大体说来,英、法18世纪的思想文化都对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特别的含义,而法国启蒙运动尤其是卢梭的方式,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还要大些。可以这样说,德国古典哲学正是德国哲学传统和英、法18世纪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所谓相结合,并非只是消化与综合,也包括扬弃与创造。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一反文艺复兴以来的非职业性传统,他们个个都在大学任教,都是德国名牌大学的教授。这一点,其实和15世纪以来的欧洲哲学传统十分不同。德国古典哲学之前的西方著名哲学人物,尤其是那些特别有影响的人物,几乎没有一位是专业哲学家。17世纪以前的人物自不待言,单以17世纪的著名思想家而言,培根是掌玺大臣,伽利略是教士,霍布斯是国务活动家,笛卡尔是科学家,斯宾诺莎是手工业者,莱布尼茨既是社会活动家又是外交官,洛克则既做过私人医生又做过商务大臣,而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则生在18世纪的德国,便顺应18世纪的德国文化要求,他们全是职业哲学家。他们的这种研究身份,决定了他们的研究方式,也决定了他们的著作风格和创作特点。  

德国古典哲学的中坚力量固然皆为职业哲学家组成,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却并非只与哲学家相关联。至少对德国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中,还包括歌德、席勒这样的大文学家,也包括洪堡兄弟这样的大科学家。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发机于英国,兴盛于法国,传导于德国。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相互交叉,相映成辉。所以一些研究英国哲学的哲学史家,便对雪莱、拜伦的哲学思想予以特殊重视并予以仔细研究。实在,研究西方诸国1819世纪的哲学发展,也无法完全脱离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反之,也是一样。既然这个时代的思想主题是启蒙运动,而所谓启蒙运动其实就是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人生,以人的尺度去思考理性,观察社会,那么,侧重思维的便归于哲学范畴,侧重形象的则属于文学领域。

德国18世纪的文化伟人,首推歌德和康德。歌德便是一位旷世少有的文学奇才。他既是一位超一流的伟大诗人,又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德国思想文化的代表。应该说,德国古典哲学若没有相应的文学和科学的支持和辅弼,则它不会成功,反之,只知欣赏歌德和席勒,而不了解康德和黑格尔,那么,他即使能将《浮士德》倒背如流,也依然可能会对诗中反映的文化内涵,混然,沌然,茫茫然摸不着头脑。  

德国古典哲学正是在上述种种条件下,组成自己的阵容,取得自己的成就。如果我们不是仅仅站在德国的角度,而是站在18世纪西方哲学文化的宏观观察的角度上看,那么,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发现,德国古典哲学的价值在于,它是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西方哲学,尤其是17世纪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大概括大抽象大总结。

  

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成熟于17世纪。所谓理性主义,就是反对神学的专横与滥用,主张以理性的标准对待世界,而不是以神的尺度衡量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讲,理性主义也就是人文主义。但是,理性主义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文主义,它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哲学的深化,它以系统哲学的方式,以人的眼光看待人类,看待哲学,看待国家,看待宗教,看待世界。  

然而,17世纪的西方理性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集团,而是在理性主义的旗帜下,既包括英国经验主义,又包括大陆唯理主义。英国经验主义的最大代表是洛克,而这个学派的科学支柱则是牛顿。英国经验主义是牛顿力学及其科学文化在思想领域的折射和典型示范。英国经验主义自然也有它的发展过程,各位代表人物的主张也自各有特色。但既为经验主义,则毫无例外,都极为重视经验对人的作用;而经验的第一反应是感觉,所以又极端重视对感觉的分析和研究。重视经验和感觉,在培根时代还只是一个" 观念" ,在洛克时代已经成为一个" 原则" ,到贝克莱、休谟那里则成为一个" 起点"

但无论如何,英国经验主义虽在理性主义的大范畴内,它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演绎能力却不曾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大陆唯理主义哲学家走的却是另一种路数,他们固然同样以理性原则观察世界,却远远没有经验主义来得那样简捷明彻。他们的思维似乎更为深沉细腻,但不够明快有力。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间也有很多区别,其共同特点,是力图找到一种可以系统诠解世界的方法。结果有的成了二元论者,有的走向唯心主义。二元论的代表是笛卡尔,唯心论的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加上同样重视实体却有明显唯物倾向的斯宾诺莎,他们三位可以看作是17世纪欧洲大陆哲学的三个杰出代表。这三派人物都要找到一把打开世界思想宝库的万能钥匙,结果是:笛卡尔找来找去找到了" 我思故我在" ,斯宾诺莎找到了实体的本体作用和地位,莱布尼茨则找到了单子论。很显然,他们三位的解释都不能令18世纪的人物满意,而且在不同程度上都抵不住英国经验主义的冲击。虽然他们的哲学常常表现得比经验主义更深刻,却不见得比经验主义更有说服力。而伴随法国启蒙主义运动的兴起,更给了以洛克为主要代表的经验主义以极大动力和效应力,于是17世纪的各类哲学人物又很快被挤到幕后去了。  

但是,他们所创立的理论体系并没有完全失去自己的价值。而法国启蒙运动显然在狭义哲学思维方面有自己的明显弱点,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非启蒙化发展倾向又已经不适应欧洲大陆的哲学要求,于是,德国古典哲学,便立意在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尤其是洛克哲学传统和欧洲大陆唯理主义哲学主要是笛卡尔哲学传统之间找到自己的发展焦点和生存价值。于是康德哲学应运而生,成为这两派哲学的综合尝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作者才说德国古典哲学是17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的大概括大抽象大总结。  但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总结方式,依然是理性主义的。他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德国人特有的理性方式,概括欧洲17世纪以来两派哲学的同异。这种理性概括,尽管在他们自己想来是十分全面的,是这些哲学的合乎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尽管在相当多的后人眼里也认为他们确实做得比较成功,然而,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概括的过程本身,就已经显示了它只能给17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一个带有强烈理论主观性的解释,却不能给它们一个真正完美公正的总结。充其量,他们只能概括莱布尼茨和笛卡尔,甚至概括斯宾诺莎和洛克,但他们却不能真正概括贝克莱,更不能真正概括卢梭和休谟。唯其如此,就在德国古典哲学似乎已经完成对西方近代哲学的全面总结之后,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却又很快发达起来,而且他们反对和批判的恰恰正是这些伟大的理性主义概括者。而他们所推崇和赞赏的,却是那几位超出理性之外,或虽在理性之内却更其重视感觉、知觉和情感的非理性化的英、法18世纪并不曾取得主流地位的思想家,即卢梭、贝克莱和休谟。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我曾在本书休谟一章中指出,如果说德国古典哲学的经典作家是西方近代哲学的总结者,那么贝克莱、休谟还有法国的卢梭,则是这一理性传统的破坏者。他们比德国古典哲学的各位经典作家更具超前意识。  

诚然如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生存价值依然是巨大的。它们毕竟代表了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预示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类思想文明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  

西方近代哲学,如果从文艺复兴运动时代算起,那么,就可以说17世纪之前的西方哲学,是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作为中心议题的。尽管不是每个哲学家都议论及此,但其影响却是无所不在。那个时代的思想家,并不以纯哲学研究见长,他们都是些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化巨人。他们的哲学思想孕育于其整体理论体系之中,而他们的整个思想走势,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着哥白尼科学思想预示的方面发展。17世纪以后的哲学,则以牛顿力学为主导,虽然同样不是每个哲学家都有这样的自觉认识。牛顿力学对欧洲的文化心理影响,在于它使整个欧洲思想文化界树立了信心,也使整个欧洲科学技术界确立了信心。他们坚决相信,自有牛顿以来,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已经具备。所以这个时代的哲学特点,也要追本寻源,找到对世界的积极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德国古典哲学正是牛顿力学的哲学表现。如果说,康德对此尚有保留,或者有些犹疑不决,那么,黑格尔已然以他的理念和绝对精神,对世界和世间一切存在作了最为力学规律式的概括和解释。  

德国古典哲学对后来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尤其不宜轻忽。它的最大的理论后果,是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有史以来,对世界的发展起过最为剧烈的影响和作用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直接影响甚至约控了19世纪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态势,而它对未来人类思想文明影响,现在还很难作出有限的评估。  

德国古典哲学以后的西方现代哲学,虽然常常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反对派,但是从叔本华、尼采开始,他们正是从他们反对的哲学作为参照系数来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的。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正是德国古典哲学促成了他们哲学的建立和发展。  

何况说,在众多的现代主义哲学流派中,就有颇具影响的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应该确认,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他们的生命远远不曾完结。  

历史经验证明,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常常要从一个端点走向另一个端点,或者自两个端点之间别开路径。至少自17世纪以来,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常常交互出现。明日黄花,虽不复见,今日风流,亦当有时。经过两个世纪考验的德国古典哲学,却不会如明日黄花一样即逝即远,它已经影响了人类两个世纪,它的影响还将连同这两个世纪的影响一起,呈滚动式状态连带发展,不断地进行阐释,阐释的阐释,及其对阐释与阐释的阐释的再阐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入门哲学,直接从尼采的原著开始会不会不妥?
康德哲学系列一:西方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甚至没有“之一”
每日荐书20210422
康德是否解决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问题?
西方哲学家大盘点,你要向哪位表白?
劝架的康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