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艺术万年史-118》罗马式艺术:建筑(下)

罗马式艺术:建筑(下)

法国西部的勃艮第公国在艺术上的突出地位与起源于该地的两个修会密切相关,即克吕尼会和西多会。我们称之为克吕尼第二教堂的10世纪克吕尼教堂,在11世纪已变得不足以容纳逐渐增多的僧侣数量了。建造新教堂即克吕尼第三教堂的工程开始于1088年,1107年建成。这是一座带有双侧廊的中堂、双耳堂以及建有后堂回廊(象朝圣教堂一样)的宏大建筑。中堂连拱廊的拱券为尖券,组合式墩柱上所附的壁柱上刻有古典样式的凹槽,西端前廊入口处的两侧各有一个塔楼。西立面靠内凹的大门和丰富的人物雕刻装饰,被认为是典型的罗马式风格。从教堂东面的室外望去,该教堂象一座石造建筑的陡峭悬壁,一排半圆室附于歌坛和耳堂,许多塔楼耸立在两个十字交叉口与耳堂之上。在400年之后重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之前,它是西方基督教界最大的教堂。这座庞大的建筑在1807年全部倒塌,只存留下南部耳堂的一部分。

10世纪初叶,维金人与法国国王达成了协议,使诺曼底公国发展起来,在不长的时间里,它成为欧洲最富于生气的力量。诺曼底的11世纪建筑成为罗马式诸风格中最令人难忘的、最富有创造性的风格。1066年诺曼人对英格兰的征服为诺曼底艺术在英格兰的扩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以诺曼底形式出现的罗马式艺术开始对英格兰艺术产生影响,法国建筑师来到英国,其影响更为直接。同时,诺曼底牧师与其它大陆牧师的汇聚,也带来了英国教会活动的繁荣与整顿,从而导致了大规模建筑活动的开始。盎格鲁一萨克逊主教堂和修道院被拆毁,为大型的罗马式建筑所取代,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了最初发展于勃艮第的建筑型制。随着诺曼底的统治变得更加稳定,他们不再象先前那样藐视当地的盎格鲁一萨克逊建筑,当地的建筑特色开始逐渐渗透到诺曼底罗马式建筑中去,如正方形的东端,带装饰味的连拱廊,正面的交叉拱形等等。著名的达勒姆大教堂就是英国盎格鲁一诺曼底式建筑的代表。

达勒姆教堂位于英格兰与苏格兰边界的北部,是去圣库思伯特陵墓参观的朝圣中心之一。该教堂始建于1093年,完成于1133年,是英国第一座完全用石头盖顶的主教堂。达勒姆教堂在结构设计上体现出了新的特征,即使用了肋拱拱顶。它架在圆柱形墩柱与组合墩柱相交替的支撑体系之上,这种加了肋拱的棱状穹窿成为日后哥特式风格的重要特点。此外,教堂的装饰也极富特色。中堂的巨大的窗间壁表面雕刻有涂以彩色的螺旋形、锯齿形或菱形的图案,中堂所有三层楼的许多拱门边缘都有锯齿形的图案装饰,这和欧洲大陆的罗马式建筑不同。在欧洲大陆的罗马式教堂往往没有装饰,如果在墙上增加一些建筑装饰,也只是为了强调出墙的厚重感,而达勒姆教堂的这些装饰,除了图案特别之外,还在视觉上减少了墙的沉重与呆板的感觉。整座教堂规模宏大,仅中堂就长达61米,宽12米,高22米。巨大的内部空间,雄伟的外部设计,体现出一种"男性美"。我们前面提到朝圣和朝圣教堂,在西班牙最著名的实例是位于西班牙西北部大西洋海岸附近的圣地亚哥。孔波斯特拉的圣地亚哥大教堂。在西班牙,罗马式艺术于11世纪下半期开始形成。最初表现在西班牙建立的法国各教团营造的教堂上,这些教堂建筑明显地接近法国建筑类型。由于长期受到阿拉伯人的统治,阿拉伯国家的文化给予西班牙艺术巨大影响,在西班牙罗马式建筑里就含有摩尔建筑的因素,如教堂的钟楼有时被设计成类似伊斯兰教寺院的尖塔,装饰花纹中含有许多东方题材等。西班牙的罗马式建筑在结构上比法国的更简单、更划一,西班牙建筑师更喜欢丰富的外表装饰。

圣地亚哥主教堂的重建始于1078年,1120年竣工。与其它朝圣教堂一样,为了容纳众多的信徒,它拥有巨大的内部空间。十字交叉口之上建有塔楼,端部以半圆室结束,侧廊连续环绕着耳堂与半圆室,由此构成后堂回廊,并由这个回廊幅射出半圆形的礼拜堂。每一耳堂的外端中央都建有双门,这主要是为了遮挡位于耳堂外端中央的侧廊内墩柱并避免它阻碍行进行列而设计的。两个入口被统一于一个拱券之下,门洞上有券形逐层向内凹入的带状装饰,它使沉重而且很厚的砖石墙上的门洞不致显得很笨重。

各地区的罗马式建筑有显著的差别,德国建筑显示了与古代加洛林传统的承续关系。在大型教堂中,仍然采用加洛林时代的双半圆室平面,特别是在萨克森学派的教堂里,有两个圣坛、两条袖廊和两个十字形交叉中心。教堂的入口,开在建筑物的侧面,两个巨大的塔楼竖立在主廊与袖廊的交叉点上,例如希得斯汉的圣米哈依教堂。莱茵学派的教堂平面,袖廊不突出。如施派耶尔大教堂中心袖廊放在东端半圆室前面,从纵向上看只是稍为凸出一点,而在美因兹大教堂中,袖廊甚至不在教堂东边,而在西边,且两边有明显突出的半圆室,而东边的半圆室反而不引人注目。

修建在莱茵河中游阿特尔拉哈以西的马利亚.拉赫大修道院教堂是12世纪德国罗马式教堂的典型实例。它有东西两个祭室,西祭室前是一个前庭。

有两座耳堂,西端正面有一角塔,它与南北两个小型圆塔相并列。东端中殿与翼廊交叉部上方有一座八角塔,教堂的圆拱和交叉拱顶均着力于中殿的复合柱上。这座教堂创建于1093年,直到13世纪才最后完成。

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意大利比其他欧洲地区更接近古代希腊罗马建筑,所以意大利建筑受古代传统的影响也最大。如建筑物的结构与规模、建筑物的装饰手法等很多都遵循了原存的规律。如法国一样,由于缺乏政治上的统一和强大的中央集权,意大利艺术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区性色彩,南部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较大,东北部受拜占庭影响较多。

意大利罗马式的最引人瞩目的例子之一是托斯卡纳的比萨主教堂建筑群。位于意大利中北部的托斯卡纳商业发达,集中了许多重要城市,是当时意大利最强大的沿海中心之一。为了纪念打败阿拉伯人,显示雄心与财富,1063年,在希腊人布斯凯托斯的主持下比萨人开始建造这一宏大工程。

该建筑群由教堂、洗礼堂、钟塔组成。洗礼堂位于教堂前面,与教堂处于同一条中轴线上;钟塔在教堂的东南侧,其形状与洗礼堂不同,但体量正好与它平衡。三座建筑物的外墙都是用白色与红色相间的云石砌成,墙面饰有同样的层叠的半圆形连列券,形式统一,造型精美。

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献祭于1118年。这座巨大的、带有十字型耳堂的巴西利卡,建有双侧廊和楼廊。它的两个耳堂不同寻常,在伸出的端部都有自己的半圆形后堂,看上去象是两个独立的小教堂以直角方式与主体教堂相接。十字交叉处上有一椭圆形穹窿顶,除了侧廊建有的交叉拱顶外,中殿和楼廊都是木结构天顶,还保持着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式的教堂设计。

该教堂的外部装饰也极富特色,正面有三个大铜门,雕刻着圣母和耶稣的一生。上面是四层连续的装饰性连拱廊,也有许多精致雕刻。

教堂前面耸立着的洗礼堂,是圆形的、直径约39.3米,总高54米,始建于1153年,上半部在13世纪被加上哥特式三角形山花和尖形装饰。

建筑群中最著名者是始建于1174年的钟塔。塔基为圆形,直径16米,塔高56米,共8层。由于地基下沉导致了塔的不断倾斜,从顶的垂直线距底脚4米有余,故有斜塔之称。塔的底层墙上作有浮雕式的连续券,上面是一层一层上升的由优美细长的大理石圆柱组成的连拱廊。

虽然宗教建筑特别是教堂建筑仍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建筑物,代表着当时建筑成就的最高水平,但是,各种类型的世俗性建筑也逐渐多了起来。

罗马式的非宗教建筑物存留下来的比宗教建筑要少,除了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物外,主要是城堡。1066-1189年间,诺曼底人建造了1200座城堡。

最初的城堡为小土岗与城廓形式,土岗是一个小丘,大多数情况下是人工建造的,周围设有壕沟或城壕,顶子为木质结构,按照空间利用的情况来决定建一个暸望台或一座木构住宅。从小土岗脚下以一座木桥与之相连的是城廊,这是阅兵场及贮藏场地,也包括随军人员住房、马厩,甚至还包括军械库。诺曼底人将土岗顶上脆弱的木质住宅改为坚固的石砌塔楼,早期是长方形的,后变为圆塔,再往后更为复杂,有圆形或八角形的塔楼。城堡在当时不仅仅只有军事功能,而且有行政管理功能,成为地方政府的所在地,逐渐地与宫殿式房子相联系成为宫殿式的城堡,最终显示出它是城镇的开端,城镇常常象带围墙的城堡。在这一时期,还常把宗教的建筑和防御建筑结合在一起,如位于比利牛斯附近阿拉贡的洛阿利的保存完好的修道院堡垒,是当时最重要的西班牙要塞。

在罗马式时期,世俗建筑还刚刚兴起,与宗教建筑比较起来,属于还很重要的地位。但日后哥特式世俗建筑的巨大发展,在很多方面是借助于罗马式世俗建筑的经验与最初的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求稳定与发展的地方变体 罗马式艺术(二)
书迷‖一文让您全面了解中世纪艺术:诺曼底风格、哥特风格及其他
《艺术的故事》10:十二世纪的欧洲艺术为何总是宏伟而肃穆? | 听见艺术
外国美术史: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
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图解)
罗马式建筑的外部装饰——连拱廊arcading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