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艺术万年史-162》意大利文艺复兴戏剧(下)

意大利文艺复兴戏剧(下)

2.即兴喜剧的艺术成就

即兴喜剧在16世纪初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源于早期意大利的民间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又广泛地吸收了古代和当代戏剧的各种因素。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涨,即兴喜剧在异常活跃的意大利民主力量和市民阶层中倍受欢迎。因而形成了一种用来反抗封建贵族和宗教神权的锐利武器,并且成为自觉的斗争工具。因为,在封建教会对戏剧严加控制的年代,采用这种形式的戏剧来揭露和批判封建主义的黑暗统治,就可以避开当局的检查和干涉,成为一种极为巧妙的斗争策略。另外,即兴喜剧的表演团体,虽没有自己的剧院,也没有自己的作家,但更符合职业演员的要求,他们凭借自身的艺术才华常常参加即兴喜剧的演出,以反抗官办剧团的控制。当然,剧词的文学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即兴喜剧的角色具有定型的行当,较为普遍的有仆人、潘塔龙、博士和军人。仆人的形象最能吸引群众;在戏剧情节中,他们的人数居多,性格也大不一样。通常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比较笨拙,没有多大作为;另一种则非常机警,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而且总是成为戏剧高潮的动力,富有高度的讽刺能力和乐观主义精神。潘塔龙、博士和军人,都是被讽刺的对象。潘塔龙本是一个悭吝好色、妄自尊大的威尼斯富商,这个资产阶级的暴发户在16世纪下半期的即兴喜剧中,成为被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博士来自古老的大学城波龙那,同时也是封建教会的化身。

他充满学究习气,头脑简单而又古怪,满口莫名其妙的拉丁语。军人被作为西班牙侵略者和意大利国内的好战之徒的化身,他是一个吹牛大王,喜欢夸耀自己的战功,而且目空一切,其实是个很不中用的滑稽角色。此外,还有年青的男女情人的角色,他们通晓各种文学艺术,打扮得英俊漂亮,善于抒发自己的感情,敢于同愚蠢吝啬的老头子们进行斗争,并且在仆人的帮助下战胜了对方。他们要求独立自主,尊重爱情和友谊,超出了财富和等级偏见的局限,体现着一定的人文主义的进步思想。在这一时期,即兴喜剧是以社会讽刺和宏扬人文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为了完成主要任务,它甚至取消了纯粹的滑稽表演。

即兴喜剧的对话、独白和哑剧场面,都能充分发挥演员的个性。有时还配以音乐、舞蹈,甚至杂技之类的表演。面具和简单的舞台背景也是它的特色。在随地演出的舞台上,往往只用一条幕布作为背景,或者在上面画出戏剧动作发生的环境,根本不用换景。这种轻装简从的作风更突出了它的战斗性格。他们到处奔走演出,全部道具和人马装上一辆车子就开拔了。

即兴喜剧的演员缺少应有的社会地位,生活非常艰苦,而且经常遭受封建统治的迫害。但是,仍然产生过一些出色的演员,尤其是女演员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它的巨大贡献之一。16世纪下半叶,伊萨伯娜.安德列尼(1562-1604年)是享有盛誉的即兴喜剧的表演艺术家。她和丈夫弗.安德列尼(1548-1624年)都有高深的文学修养,通晓许多国家的文字。他们的即兴表演轰动了当时的欧洲各国。在即兴喜剧的剧团中,女演员享有和男演员同等的地位,有时还要高出一筹。这是其他国家的演艺界无法比拟的。

即兴喜剧虽然最终衰落了,但它在文艺复兴时期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莫里哀从中吸收了许多良好的营养,哥尔多尼则是出身于即兴喜剧的作家,并对欧洲各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于戏剧理论的研究,很早就被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所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罗马的戏剧理论相继被译成意大利语文本,从而得到迅速地传播,推动着人们对古代戏剧理论的诠释、探索和阐述的不断深入。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们,借鉴古代戏剧的优秀遗产,努力探讨文艺复兴戏剧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恐惧戏剧""三一律""悲喜混杂剧"等戏剧规则和理论主张。

意大利剧作家、小说家、诗人吉拉尔迪(1504-1573年)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目的在于引起恐惧和怜悯、净化情感"的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了"恐惧戏剧"的悲剧原理,主张悲剧要通过对于罪恶事件的描写,达到歌颂"善行""美德"实现道德教化的目的。卡斯特尔韦特罗(1505-1571年),首次论及并提出了情节、时间、地点相一致的创作原则,为后来古典主义"三一律"的创作理论法则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瓜里尼从理论上阐述了悲喜混杂剧的特征,指出悲喜混杂剧丝毫不违背戏剧艺术的常规;剧中的伟大人物和卑贱人物可以同时出现,并行发展。这是一种形式和结构更趋新颖和完美的体裁,在他本人创作的《忠实的牧羊人》中得到了真实的体现。由此所展开的论战,则为18世纪严肃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舞台艺术的演进

在繁荣的创作、演出活动中,意大利文艺复兴戏剧的成就也表现在舞台艺术方面,尤其是剧场的改进和布景水平的提高,在戏剧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16世纪前后,意大利的剧场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其水平和风格居于欧洲各国之首。意大利的建筑家根据戏剧发展的需要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原理,开始设计新的剧场和舞台,并且经过不断的改进,使它逐步得到完善。奥林匹克剧场和法尔尼斯剧场便是其中的代表。

奥林匹克剧场,因属当地的奥林匹克学院所有而得名,公元1580年至1585年建于维晋察。剧场保留了古代剧场的3大构造,即观众席、圆场、斯坎纳,但又有所变化。圆场变为半圆形,使主要表演区移到舞台的前部,它的左、右、后三面分别为斯坎纳所围绕。斯坎纳是一种可换装的建筑形式,周而使背景具有再行调整的可能。斯坎纳的正面用"檐口"结构分割为3层,充满了圆柱、半露柱、壁龛、雕像等装饰物;最下层开有3个门洞,其中置有写实的建筑布景,表现的是"理想城"的街景。整个舞台和剧场显得异常豪华。这种舞台结构是古代剧场向镜框式舞台剧场发展的过渡形式,因而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法尔尼斯剧场,公元1618年建于帕尔玛。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具有镜框舞台的剧场,台口不算很大,但装饰富丽堂皇,舞台由宽变窄,因此两旁的观众不能看到舞台里面的全景。于是,观众席的平面呈马蹄形,中间部分与舞台之间是一块没有坡度的平地,放上椅子即为观众席。法尔尼斯剧场的设计,与奥林匹克剧场演出使用的建筑性透视布景有密切关联,它的镜框台口为绘画性透视布景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并为以后沿用了近300年的透视布景学派的艺术实践开辟了道路。为了容纳更多的观众,在威尼斯首先出现了带有多层楼座和包厢的剧场。这种剧场也成为欧洲各国现代剧场建筑的蓝本。

在舞台布景上,意大利的艺术家们曾经运用了一种三棱柱的布景方法。这种方法是在三棱柱的每一面画好各种不同的布景,只要把三棱柱转动一次,就可换景一次。运用透视原理,再将三棱柱换景和三幕结合起来,一种统一的舞台布景就形成了。同时,画景也就举足轻重了。画景不仅比建筑布景容易,而且也比较经济。这种办法从17世纪开始流传各国,一直到20世纪。可见,意大利的剧场和舞台艺术的影响之大。

但是也要注意到,那时的剧场建筑和舞台设计仍不完善,构不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许多装潢显得臃肿庞杂,表面的豪华反而有损于舞台艺术,这也给欧洲各国的剧场艺术带来了不良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文艺复兴到电视真人秀的即兴喜剧
赖声川西方剧场史|「他站在一个点上,戏从他面前过」
从娱神到娱人
从“透视学”的起源,去了解绘画术语中的“透视”
舞台灯光的作用与发展
开心麻花王亮:开心麻花的商业合作模式探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