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洲17世纪文学之五:弥尔顿1

欧洲17世纪文学之五:弥尔顿1

  约翰.弥尔顿(16081674年)是17世纪英国最重要的诗人。他出生于公证人的家庭。父亲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具有良好修养,既是一位古典文学学者,又是著名音乐家,至今还有流传下来的音乐作品。弥尔顿幼受庭训,一生喜爱音乐与文学,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学者。15岁时进入清教徒管理的圣保罗学校,学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曾试译《旧约.诗篇》。后来进入剑桥大学。这时的剑桥大学有浓厚的清教徒的自由思想和反君主政体的气氛,对他思想性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1638年,他到欧洲大陆旅行,访问过关在监狱中的伽利略。第二年由于革命形势紧张,回到英国参加革命运动,写了大量政论文章。1648年,共和国诞生之后,他出任政府的拉丁文秘书,由于过度的劳累,他双目失明。1660年,王朝复辟之后,诗人以坚强的意志坚持斗争,不减战斗精神。也是在这一时期,诗人迎来了文学创作的最绚丽的时期,创作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失乐园》等三部名作。  

弥尔顿留下了大量著作。他的政论文体现了革命思想,《论出版自由》主张言论自由;《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阐述了人民有废除和杀死君王的权力;《为英国人民声辩》为英国人民弑君行为辩护。早期他创作了很多清新隽秀的抒情诗,如《五月晨歌》、《莎士比亚碑铭》等作品。弥尔顿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是《失乐园》、《复乐园》、《斗士参孙》等。  
史诗《失乐园》(1667年)是弥尔顿的代表作,取材于《旧约.创世纪》第二、三章的故事。长诗故事分为两条线索进行。

一是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的故事。耶和华用泥土按照自己的模样造了人,并将生气吹进他的鼻孔里,使之成了有生命的人,名之为亚当。亚当独居寂寞,耶和华从亚当的身上抽出一根肋条,又造了一个女人,她便是夏娃。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伊甸园里。伊甸园里有一棵智慧树和一棵生命树,但是上帝禁止他们吃树上的果实。魔王撤但寄身于蛇身,诱骗夏娃吃了智慧树的果。从此他们有了善恶意识,但因独犯了上帝的禁令,被赶出了伊甸园。

另一条线索写的是魔王撒但原来是一个天使长,因为天神宣布神子为诸神之长,撤但极为不满,就率领整个天使军的三分之一兵马举兵反叛。撒但的军队在与神军决战之中失利,全部坠入了火湖的深渊之中。但是撒但并没有屈服,又领众徒在深渊中建造万魔殿。他们一起商议如何应付目前的困境,撒但决定到人类居住的地方发展新的王国。于是他去伊甸园勾引夏娃吃智慧树的果。撒但阴谋得逞之后,回到万魔殿讲述自己的功绩时,大小天使都变成了一条条的蛇,发出难闻的臭气。  
撒但引诱夏娃吃禁果的经历是两条线索的交叉点,两条线索的共同之处是撒但与亚当夏娃都背叛了上帝,因而走向悲剧性的结局。一方面弥尔顿以清教徒的思想,谴责了对生活欲望的毫无限制地追求;另一方面又肯定人类对文明进步的积极意义。这两者之间必须达到一定的和谐,两者和谐的途径是不能超越一定限度,否则将会产生悲剧性的结果。但是生活之中这两者往往处于二律背反的分裂状态。因此人类社会必然是走向悲剧性的发展过程。  
前一条线索展现了人类在争取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付出沉重代价的悲剧性发展过程。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幸福美满地生活,他们彼此体贴相爱;伊甸园里没有灾难,没有不幸,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是夏娃仍然抑制不了膨胀的欲望。虽然是被撒但欺骗,违反天条,但是最后还是要以自己的意志决定。正如上帝所说,人类堕落与否由他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这种自由选择强化了悲剧性。从夏娃不能抑制自己的意志方面来说,弥尔顿是加以否定的。如果说夏娃是由于意志薄弱,在无意之中背叛了上帝,那么亚当则是故意背叛上帝的。亚当并不缺少意志,十分清醒地遵守上帝的禁令。但是知道夏娃偷食禁果之后,他知道将面临的只能是灾难。为了与夏娃同甘苦,义无反顾地吃了禁果。因此亚当的背叛更具反叛精神。智慧果使他们明辩善恶,带来了知识。但是他们却落入无穷的灾难,夏娃吃了禁果以后首先产生的意识便是自私,她想到的是" 死来临怎么办?那时我是完了,/亚当和别的夏娃结合,和她/共过快活的日子,我消灭了!/想起这事来也等于死!因此,/我决定要和亚当祸福与共/" 。所谓祸福与共就是叫亚当也吃禁果,亚当吃了以后,两人产生的是淫欲,随后便是无休止的争吵。原来他们之间是何等的和睦美满,可是现在他们之间却产生了隔阂。然而灾难远不止于此,他们被赶出伊甸园,陷入几乎灭绝人类的洪水、饥饿、劳顿、疾病、淫荡、战争、欺骗等等,他们坠落到了灾难无尽的现实。但另一方面亚当、夏娃获得了生存的知识、智慧,真正依靠自己的劳动生存,在亚当看来并不是可悲的。  
肯定文明进步与否定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两者之间虽然以一定节制保持协调,但这是暂时的,从根本上看两者之间的冲突是无法解决的。虽然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生活幸福,但是无知无识。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欲望,他们便不会得到智慧和知识,永远只能是上帝的傀儡,永远不可能是独立的人类。欲望的追求与满足虽然可以带来文明进步,但是也给他们带来灾难。正因为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能真正的彻底解决,所以人类在欲望的进取中,得到悲剧性的发展,这可以说是人类存在的本质。虽然弥尔顿从清教思想出发,试图以节制思想,使两者达到和谐,但是他的作品之中不能不显现出既肯定又否定的矛盾思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型歌舞剧——“梦幻夜巴黎”
伊甸园:解密亚当和夏娃的禁果之谜
人生必读之二十二——《失乐园》
《失乐园》与《复乐园》
干国祥:“不听话”的意义
上帝是外星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