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宋元文学之六:苏轼

中国宋元文学之六:苏轼

  

苏轼(1036-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学的最杰出的作家。他出身于极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祖父为诗人;父亲苏洵是文风纵横恣肆的政论作家,对苏轼很有影响;弟弟苏辙与他同科进士及第,亦是著名的政论家。苏轼幼年时代在母亲程氏的直接教授下,接受了丰富的封建文化教养和薰陶,为后来的思想和创作奠定了基础。苏轼在政治上几经挫折,却始终保持着对人生的不懈追求和自己的操守,达观处世,对美好的事物充满爱戴,自强不息,显示出健康的人格。  
苏轼的文学主张与欧阳修近似,主张有意而言,意尽而止;文以致用,要像粮食、药石一样具有实用性,反对空谈;在" " " " 的关系上主张文与道俱,并重视文学的艺术性。他曾评他人的画:"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正可用来概括他的文学理论。苏轼还强调文学创作的灵感与兴会。

苏轼是一个极富才华的作家,他笔力纵横,挥洒自如,他说," 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他的七言古诗、词的长调及议论文字均才情奔放,气势磅礴,而又舒展自如,张弛有致;他不少作品又表现为婉转流丽,轻灵含蓄。风格的多样化是苏轼艺术上成熟的标志;他的诗、词、散文都达到了北宋文学的高峰。

1.苏轼的诗  

苏轼诗的数量最多,与词、文相比内容也最丰富。他的诗歌题材多样,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作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苏轼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他把" 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都排遣在诗歌之中,从中可能体味到诗人对人生的执着与沉挚的感情。《游金山寺》是他深情地追念故乡的诗作,渲染着惆怅的乡愁;苏轼一生不断四方迁移,当不能回归故乡时,他把每个流寓之所视为乡土,赋予它们以情感,这种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使他的诗显出某种亲切动人的温馨;" 我本儋耳民" " 自意本杭人" " 不辞长作岭南人" ,轻松、幽默且富于傲岸不屈的个性。

《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为弟弟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写的和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人生到底是什么?诗人的狂放旷达之中仍然隐现着落寞怅然。这种对人生的思索在不少诗中贯穿着。

苏轼终究不是一个浅斟低唱的文弱诗人,即使" 乌台诗案" 因文字入狱,精神仍然昂扬,一出狱即自矜" 诗笔已如神" ,意气不减,豪放依旧。友谊、手足之情是苏诗中颇富人情味之所在,他赠苏辙大量诗作,充满着对兄弟对床夜语的岁月的怀恋,读来亲切感人。  

自然景物对于苏轼同样地具有情谊,他的写景咏物诗活泼健朗,充满生活情趣:

水光潋艳晴偏好,

山空色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雨后》其一与其说是写西湖的风云变幻,不如说是诗人抓住瞬息景象倾吐对自然美的爱意。无论是" 春江水暖鸭先知" 的冬去春来,还是" 正是橙黄橘绿时" 的秋冬之交,大自然总是充满盎然生机,给人以无限的希望。  

苏轼还有一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主要反映农民所遭的不幸。《吴中田妇叹》感慨农民可以战胜大自然的水灾却难以战胜免役法造成的更大的灾难;《荔枝叹》抨击" 争新买宠" 的当朝权贵不顾人民的死活争献荔枝," 惊尘溅血流千载"。苏轼的诗歌纵横恣逸,挥洒自如,富于浪漫色彩。他常用奇异的想象和夸张、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写景状物,出乎人们的意料又合情合理,显示出瑰丽的艺术真实。他的自由奔放的风格中又蕴含着缜密的观察与细腻的表现,很见功力。他的诗还体现了宋诗所有的一个特点,即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这种议论入诗的方法既有助于抒写自由流畅也带来诸如用典堆砌、语言松散等缺陷,有浪费才华的弊端。

2.苏轼的词  

词至苏轼有了大胆的尝试,他将词诗化和散文化,且不取消词的独立样式,而是扩大了词的题材,增强了词的语言功能。苏轼创立了与传统的婉约词派相对立的豪放派,为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词在五代和北宋初年,大多为感伤离别、寄托爱恋之情的" 晓风残月" 之作,题材不广,气魄更弱,词似乎只与闺怨泪珠相连,徘徊于" 花间" " 樽前" " 月下"。苏轼的三百多首词突破了词的传统题材,将大江大河、巨山巨峰、农舍风光、历史人物以及广阔的社会人生尽收词中,词的境界为之一振,词的风格为之豁然开朗。著名的[念奴娇] (大江东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最能代表苏轼词的豪迈风格。

题为" 赤壁怀古" 的[念奴娇]从江水的东流感受时光的流逝,赤壁的古迹使作家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周瑜,视野高远,气势宏博,既有如画的江山,又有风流人物,进而联想到自我的抑郁不得志,生出苍凉悲壮的" 人生如梦" 的感慨。历史与现实沟通,江山与人物合流,构成情景相融的豪放词境。" 大江东去" 成了豪放词的代表。

[水调歌头]中,苏轼将自我的情感融入无限的宇宙,要" 把酒问青天" ,并欲" 乘风归去" ,表达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和旷达宽解的胸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已成了人们传诵的名句。

苏轼还把农村题材引入词中,使词第一次散发出真切动人的泥土气息,纯朴善良的劳动者和田舍风光农村习俗的描绘,格外清新。

苏轼亦写传统的婉约风格的爱情词,在真挚细腻的爱情之中又多了些凝重厚实,如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写得回肠荡气,极具深厚的感情;以咏物言情,把物拟人化,也是苏词的特色,使物的形象如杨花、石榴等与失落的女子的内心相互映照,收到极好的效果。  

苏轼不单在词的内容上突破传统的樊篱,在词的形式上也同样有创新。词的严格的音律规则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已成了自由抒情的束缚。苏轼在熟炼地掌握音律基础上,有意识地突破格律的羁绊,在注重音乐性的同时,善于利用长短句式的错落形式造成节奏的舒卷变化,从而使词更为豪放恣肆,开阔恢宏。他还注重词语的铿锵有力、洪亮谐婉;同时,只要适合表达自我情感的词语都可拿来入词,了无清规戒律,因而语言极为朴素自然,畅达流利。

3.苏轼的散文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自由而自然,并富于变化,论说文、记叙文、杂文、散文赋都有佳作。

他的政论文有明确的目的,从" 有益于当世" 出发,表明自我的立场观点,他的政论文往往能切中时弊,以平易浅显的论述为人所接受。

苏轼的记叙文亦有新颖之处,文笔轻松、夹叙夹议。他的书札等杂文写得颇为传神,如《答李端叔书》,谈遭贬后的心境,亲切自然,娓娓动人。

他的前后《赤壁赋》使黄州赤壁自此闻名天下,他用散文方法写赋,文字新奇,虚实相间。后篇设置问答,看江山无限,感人生如寄,将自我感情的波折融入外物,超然而旷达,艺术性很强。  

苏轼的创作是北宋古文革新运动的最高成就,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他开阔奔放的诗的境界,豪迈雄放的词的风格为宋代及以后的文学开创了健康的路径;他议论文的透彻说理和精辟雄辩亦为后人推崇。苏轼不愧为一代宗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在黄州的日子
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杨舟平 | 千年苏轼
苏轼诗词鉴赏一
王警钰鉴赏苏轼《定风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