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如果我死了,你会怎么办?”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文/晏凌羊

有一天,我第一次认真地跟逗号谈及生死。

若是我爸妈在,这种话题估计会被打断、终结在第一问。

她先向我发问:“妈妈,如果我死了,你会怎么办?”

我说:“那如果我死了呢,你会怎么办?你先回答。”

“我会伤心死的。这样,要不我只能让爸爸过来陪我住,要不我只能去他家住了。”

“你不把我埋了吗?比如,把我种到土里,到了春天,长出一棵苗,小苗长成一棵树,树上长出几朵花,花谢了,就结了果。到了秋天,果实里跳出来很多个妈妈,一百个,一千个……”

“我都这么大了,你还跟我开这种玩笑?你以为是《小猫种鱼》的故事啊?幼稚!我不能把你埋了啊,土里多脏啊(她还不知道有棺材这种东西)。我就一直抱着你,一直一直抱着,去哪儿都抱着,抱到我死。”

“不行,这样味道会不好闻。来,妈妈告诉你,如果妈妈有一天死了,你就找个地方把我火化了,骨灰撒到大海里就行。接着,你可以去找你爸爸生活,但是,你放心,妈妈名下所有的房产、银行卡里的钱都是留给你的,这些钱你只能自己花。有了这些钱,以后不管你走到哪儿,都会很有尊严。如果妈妈死了,你可以伤心一阵子,但是不可以一直伤心。妈妈会在天上看着你,你过得幸福的话,妈妈也会很高兴的。”

“那如果我死了呢?”

“啊,那妈妈估计会哭死去吧。”

“可是,我觉得你也应该带着那些房子和钱好好生活啊,因为我也会在天上看着你的啊。”

啊,谈到这里,我真想让她闭嘴。

她所不知道的是:我愿意倾尽所有,换取一个根本不必承受这种痛苦的未来。

我说,既然人都是要死的,那我们就好好珍惜现在活着的每一天,尽量把日子过得更幸福,让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吧。

我把前面的这些对话写了出来,看得一个朋友心惊肉跳(避讳嘛),她建议我删掉。

我说,为啥要删呢?

可能我天生叛逆吧,我不大能理解“外面的人”对死亡这事儿的忌讳。

我家在汉族村子里,但我从小在外婆家那边的彝族山村里长大。确切地说,他们也不是彝族,是政府为了方便管理,把人数达不到能占有民族类别的族群部落都统一划归为彝族。

从小,我耳濡目染的,就是“直面死亡”的文化。当地很多老人一到五六十岁,就自己上山伐木做自己的棺材,还每年给棺材刷一遍漆。

那里的山民上山放羊、采蘑菇、砍柴,最爱唱山歌。在这个山头砍柴的人可以跟在那个山头放羊的人对歌,歌词、曲调都是自创的,并不很好听,但他们会在歌里唱生,也唱死。

比如,有的人在对山歌的时候,会这样唱:“如果你死在我前面,我要埋在你的坟旁边。”

六岁以后,我回到了汉族村子里上学,跟小伙伴们玩躲迷藏。我专门往棺材旁边躲,每次都是我赢,因为他们都不敢找过来。

村子里的汉族人似乎特别忌讳死亡这件事,经常有人因为骂了别人一句“短命鬼”,就被对方按着打(生气我理解,上升到打架我不大理解)。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来广东,我也无法理解为何那么多楼盘的电梯按键不直接显示4楼,而是将4这个数字换成3A。比如,你要到14楼,只能按13A。

人们很少谈论死亡这个话题,你一谈就有人制止。甚至有时候你夸赞别人的小孩一句“可爱死了”,都会被人善意提醒。

明明死亡是每个人都迟早要面对的事情,但是我们却不敢谈,俨然这么一谈就是“乌鸦嘴”了。

要我说,中国人最缺的教育,可能就是死亡教育。

“只欢迎生,忌讳谈死”,是我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现实中,针对新生儿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多如牛毛,一见殡仪馆就绕着走,甚至对从事入殓行业的人心存歧视。

这不,去年我寄签名书出去给某读者的时候,我妈怕签名书在运输过程中被雨水打湿,顺手用医院装CT片的塑料袋包装了一下书,结果引得那个读者勃然大怒,说这很不吉利,还要我道歉。

有些人连“病”这个字眼都避讳,更不要说“死”这个字眼。

逗号五岁时,我带她看《寻梦环游记》,也有很多家长建议我说:“那么小的孩子,你给她看亡灵的电影啊?”

我们介意谈死亡,以至于带孩子看一部讲亡灵的电影,都担心他们会有死亡心理阴影。

怪不得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可在我看来,老病死这三件事,不是不吉利的。既然死是生的一部分,那么,我们谈论它,应该要被允许,应该要大大方方的。

《奇葩说》里的邱晨,也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我们那么忌讳提及“死亡”这个字眼,使得我们当中,不管是老人、中年人、年轻人还是小孩大多没法正式接受死亡教育。

可在国外,人们在很小年纪就开始认识“死亡”这件事了。 

早在1988年,英国就推出了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学习项目,为年龄低至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我们落后了他们三十年不止,因为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避谈死亡。

据报道,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学校邀请那些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

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西方国家很多家长较少利用神话或宗教中的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传说来对死亡做出解释。

尽管这样解释最为简单轻松,但这部分家长也担心孩子长大了以后若是不相信这些,会陷入更深的无所适从之中难以自拔。

除此之外,西方一些国家做了不少关于“临终关怀”的研究和尝试。

比如,美国老年病学会制定了“临终关怀八要素”:

1、减轻病人肉体和精神症状,以减少痛苦;

2、采取能让病人表现自己愿望的治疗手段,以维护病人的尊严;

3、避免不适当的、有创伤的治疗;

4、在病人还能与人交流时,给病人和家属提供充分的时间相聚;

5、给予病人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

6、将家属的医疗经济分担减少到最小程度;

7、所花医疗费用要告知病人;

8、给死者家庭提供治丧方面的帮助。

可是,我们很多家属在面对家人死亡时的表现以及做的一系列措施,更多时候仿佛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

但是,我觉得我们需要接受多一些的死亡教育,比如参与“临终关怀培训”。用我们学到的医学和心理学知识,让临终者过得稍微舒心一点。

真正的死亡教育,当然不仅仅于此。

死亡教育的终极目的,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人生苦短,懂得珍惜。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精彩。

比如,我在看《寻梦环游记》时,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你真的能保证死后还被亲人记得吗?你能保证亲人愿意在另外一个世界与你相会么?如果不能,那我们就保留一点敬畏心吧。

活着的时候,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尽量对自己和别人好一点,不要让自己连改正错误的机会都没有。

从现在开始,用力生活,拥抱自己爱的人,让自己的心回家。

若生前用力活过,我们将无惧死亡和告别。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念

本文的意思不是要你大力宣传、天天挂在嘴边,而是没必要刻意回避。也不要因为提到西方的死亡教育就写评论让我滚去西方生活,别人好的东西,咱可以学不是么?

另外,我感觉自己今天总算体会到了刘玉玲说的 "Fuck you money"的含义。

面对媒体采访,刘玉玲曾分享她的金钱观:父亲告诉我,万事皆生意,我努力工作赚很多钱,并给它们取名 "Fuck you money"。如果你拥有这笔钱,当你的工作失去乐趣,被逼迫你做不想做的事情时,你就可以潇洒的回敬:“ Fuck you!”

我当然需要钱,也非常爱钱,但有时候我拒绝赚钱的机会,倒不是我多有节操,而是:之前我已经靠自己的努力和运气赚到了一些"Fuck you money",开始有了一点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底气。

我的节操值不高,仅到及格线。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在享受工作乐趣的同时多赚一些钱,再把这个节操值拉高一些。

谢谢你们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Fuck You
fuck you!
fuck
中西结合may毛病?语文老师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第八节封钉(刹扣)
fuck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