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这么写你前夫,对他不公平”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6分钟

“你这么写你前夫,对他不公平”


文/晏凌羊

 01 

电影《非诚勿扰》很火的时候,我跟前夫还在谈恋爱的阶段。

后来,我们还一起去了三亚《非诚勿扰》拍摄地,只是去的那天吊桥关闭了。

今天重看《非诚勿扰》第一、第二部,恍若隔世。


电影中,笑笑和秦奋分手后,依旧保持着飞机起落报平安的习惯,一开始是打电话,后来改发短信,字也越来越少,笑笑发“起,落”,秦奋回“安,妥”。

我现在跟前夫也没其他话说,基本上就交接孩子时沟通一下,在微信里说得最多的就是:哦。好。

至于见面,上次见面应该是半年前。他来接孩子,我搭他顺风车出去。我没看他 ,他也没看我,全程无眼神交汇,大家都懒得看彼此。

不是厌恶,就是懒,抬眼皮子也是要费力气的。

年轻时,我看不大懂《非诚勿扰2》,只觉得这讲都是啥破故事,我真是看了个寂寞。

现在再看,才觉得它讲的就是寂寞,是中年人的寂寞。

年轻时候,我们有荷尔蒙,有爱情,有朋友,有梦想而且有体力去追,到处是繁华胜景。

人到中年,青春散场,朋友四散,梦想的火光忽明忽暗,温饱无忧却终日奔忙,触目所及皆是沉甸甸的生柴米油盐,仅有的一点乐,还是苦中作乐。


你为所有人活, 却很难活出自己,不是不想,是时间和体力不够用。

中年人不需要爱情,只需要陪伴,甚至有时觉得陪伴都很麻烦。


这就是中年人的寂寞。

《非诚勿扰2》一开头就是一场离婚典礼,在孙红雷和姚晨的离婚典礼上,葛优和舒淇有这样一段台词——

葛优:为他们高兴啊,离了还是好朋友。
舒淇:那当初结婚干嘛,直接当好朋友不就完了。
葛优:结之前的好朋友和离之后的好朋友,有本质的区别。
舒淇:终于可以不用负责任了对吧?
葛优:不是不负责任,是谁也不图谁什么了,双方都不报幻想了,才能做到真正的包容。这朋友交得多踏实。


嘿,仔细一想,还真是葛优说的那样。

我现在对前夫就挺包容的。只要他对小孩足够上心,每个月按时付抚养费,我对他没有其他任何期待。如果家里或公司有事,需要求他帮忙,他也肯帮,那我更是觉得这是“意外之喜”。

他也一样,只要我没烦扰到他,他随便我咋样。

在写作这件事上,他能对我报以最大的理解,有时候甚至好奇我会怎么写他。

虽然我们已不再是夫妻,虽然离婚后我们也有沟通不畅的时候,虽然我们各自都已经有了新生活,但是他知道写作对于我的意义。

我写的书,都有送过他。我写的文章,有时候他会打赏。我说我想把你我的故事写下来,他说不介意,也相信我自有分寸。

我说我要把我的离婚故事写成小说,然后我“通知”了一下他(不是征求意见),他说没关系(聊天记录见下图)

可是,当事人不介意,并不等于旁观者不替他介意。

 02 

写作需要,我时不时会提及前夫。

这时候,总会跑出来一堆人,跟我这么讲:离婚两个人都有责任,你写往事对前夫很不公平。你是博主,掌握了一部分话语权、有很多地方为自己发声,而他没有。


如果我没有记错,最早说这类话的人是郎平,于是,无数人把这话当成令箭,对别人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

不,这也不是什么道德要求,只是他们自己对别人的“要求”。

咱们暂且不说作者的写作素材几乎都来源于生活。他们见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写作素材,这不犯法,也不侵权。

有的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的东西,确实更动人。不让他们写这些,请问作者写些什么?读者看些什么?看你啊?

咱们就单评析下“离婚,两个人都有责任”这种政治正确的屁话。

我觉得,它不过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变种。像家暴、出轨、赌博、吸毒、妈宝、爱无能、性无能等等导致婚姻破裂的情形,就是“一个巴掌也拍得响”的事儿。另外一个人最大的责任,不过就是当初瞎了眼。

有的婚姻散伙,的确是两个人都有责任,可大部分婚姻的散伙,不过就是供需不平衡而已。

起初,大家供需平衡,才能结婚,走到一起。但是,人会变,情境会变,到后来,你只有苹果,而对方只想要梨,大家只能一拍两散,谁也不需要为谁的供需负责。

成熟的人的离婚,就是“供需失衡”这么简单。这也不算什么见不得人的祸事,不是出车祸,无需把各自的责任分得那么清楚,毕竟,后续很少涉及赔偿。

一段关系结束后,当事人在跟他人聊天中提及对方也好,在写作中提及也罢,这都是当事人的自由。每个人都可以往外说自己的版本,这不犯法也不侵权,关看热闹的人何事?

还“你有很多地方为自己发声,而别人没有”……这话的深层逻辑是这样:我不能听信你的一面之词。

我就不明白了,当事人梳理自己的心情和故事,还得把所有涉案人员都找出来,按照你认定的体面和公平标准摆个擂台公开对决,才叫公平?这真是把自个儿当法官了,要听听正方、反方的意见才能判案?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讲讲我和前任之间的故事,怎么对他们不公平了?你们认识他们吗?知道他们姓甚名谁、做什么工作、长什么样子、住在哪儿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care你怎么看待他么?被我提及了下,他们遭受什么不公平待遇了?他圈子里的人会因为我的说辞,而不跟他们交往了?

如果前任在他自己的生活圈子里提及我们的故事,完全按照他的版本来讲,那么,即使我被描绘成一个蛇蝎女,我也不care。我是个怎样的人,只能我自己说了算。与我无交集的阿猫阿狗对我的评价,我干嘛要去在乎?so,我也随便人家怎么评判我。

有的人能从别人的故事中,得到消遣,得到感悟,得到收获。有的人却热衷于当别人的道德法官,动不动就站出来替别人“感到”不公平,这是狗拿耗子呢,还是纯粹就想证明自己多体面、多公平、多善解人意呢?

你说我在写作中提及前夫,对他不公平,那你不让我提及这些,何尝不是“对我的不公平”?还有人说我“自我为中心”,嘿,我就更奇怪了:我的生活,我不以我为中心,难道要以前夫为中心,以“你的意见”为中心?做梦吧?

没有反对郎平这种价值观的意思,我只是觉得说不说、怎么说都只是个人自由。像我这种俗人,我是一定要把前任和我的过往变成稿费的,不服憋着。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任何时代,其实都有杠精,只不过他们不像今天的互联网一样,出现得那么迅捷。

金庸写小说,多处写到了“守宫砂”。比如《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失身于尹志平,守宫砂没了。《倚天屠龙记》中,纪晓芙委身杨逍,被灭绝师太查到身上的守宫砂没有了,也惹来了杀身之祸。周芷若找了宋青书做夫婿后,有意无意向张无忌透露自己的守宫砂还在。

在后记中,金庸认认真真地写上一笔:现代医学未能证明此法为真,因此已摒弃不用。

金庸也怕杠精,因为杠精们老是揪着武侠小说中的细节不放,而且抬杠的角度非常清奇,比如他们会批评金庸写的武功招数“六脉神剑”不符合科学原理。

当年倪匡创作的卫斯理系列之《地心洪炉》在《明报》连载,其中有这么一段情节:卫斯理从飞机上掉下南极,饥寒交迫,见一只白熊跑来, 便把它杀了,剥皮取暖,吃肉充饥。

小说见报以后,有读者来信批评倪匡:“南极没有白熊!南极只有企鹅!” 从来不理读者来信的倪匡照样漠视投诉。结果这位读者每天寄他一封信,越写越长,分析他态度不严谨、对读者不负责任、误导,要他解释,否则再写下去就是厚颜无耻。

这下倪匡也火了,在专栏上回复。原是250 字的篇幅,他放大字体,只回答两句── XX 先生: 一、南极没有白熊; 二、世上也没有卫斯理。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帮李小龙扬名,给金庸挖坑,这个全天下写字最快的作家,用3个字写下145本传奇
我的一生如果写出来,会教坏小孩
少年浪子,老来弥勒
“哈哈哈哈”,倪匡去也!
“外星人”倪匡走了,著写亿字,传奇一生
倪匡论金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