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要相信钟南山说的“我35岁以前一事无成”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8分钟

不要相信钟南山说的
“35岁前一事无成”


文/晏凌羊

 01 

每次我问逗号考得怎样,她都回答:“非常好!所有的题目我都会做!”

我再问:“你觉得你能拿几分?”

她回答:“上次是我粗心,这次我肯定可以拿100分。”

然后,试卷发下来,九十几分,八十几分,七十几分,六十几分都有,还有次拿回来五十五分……而她们班的学霸,几乎恒定九十九分、一百分。

我回想了一下我的小时候。那时候,我每次考完试我都有点沮丧,因为自我感觉很不好,不大能接受有些考试题目我居然不会做或是没把握,可最后成绩出来,一般都能考第一。

高考完,我走出考场就大哭了一场。是真哭,因为我对自己太失望了。我把复习资料打包好,准备来年复读。成绩出来了,一查:嘿,居然是市状元。

有一次,我因为一门考试没考好,在宿舍里痛哭,另一个同学反而来安慰我。可是,到了发卷的时候,我照例是全班最高分,而那同学没考及格。从那以后,她看我的眼神就怪怪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的表现确实很“婊”。我也觉得自己简直“有病”,也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无病呻吟。

可是,后来我发现很多人都这样。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说当年自己每次考完试都要哭,但每次成绩出来都是第一名。

今年高考期间,在四川绵阳南山考点外,一名考生在接受采访时,也被问到感觉如何。

该考生笑着回答:“感觉不行,可能明年还在这儿,明年你还能采访得到我。”


结果呢?他的成绩超出一本线一百一十多分,还说“没达到自己期望值”。


好多人不理解为啥学霸总说自己考得糟糕,总觉得他们这么说话实在太装B。

其实,这只是因为大家对自我的要求不一样。


学霸们心中“考得好”的标准与普通学生不同。他们的“考得好”是满分,而普通同学可能是及格分。

如果学霸们对某个知识点感到模糊,或者某道题确实解不出来,他们就会不安,就会苛责自己。

“考得不好”这种话,更多的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不是外界对他们的公允评价。他们对自我往往有更严格的要求,才会无法原谅自己不够优秀,才会不停鞭策自己奋进。

我自己是在上大学后,才保不住学霸地位的。我把大量的时间花去阅读,专业课基本都是踩线过,但我那时候是清醒地“知道自己不知道”。

一想到逗号现在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我好愁啊。我可以接受她普通,但若是将来她连高中都考不上,可咋整?

何以解忧?唯有撸猫。

 02 

今年,我去看了一场抗疫展。

抗疫展中,出现了几个钟南山的雕塑、陶塑。


我旁边有个讲解的人说,钟南山三十五岁前也是个很平庸的人,后来父亲和他谈心,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三十五岁了,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过一生。

出于好奇,我上网查询了一下钟南山35岁前到底有多平庸,然后,我发现老先生18岁就考上了北大
(原北京医学院),22岁就打破了400米栏的全国纪录,30岁前从北大毕业并留校当老师,35岁(文革期间)担任广医一院内科住院医师,“改开”春风一吹,他立马去英国学习深造去了……

啊,这叫什么?平平无奇古天乐,而立平庸钟南山?

我发现,很多成功人士特爱说自己小时候笨、三十岁之前一事无成。

就拿曾国藩来说,关于他“小时候很笨”的故事,我都听得起老茧了。

说是他小时候在家里背书,背诵很多遍也背诵不出来,后来,躲他们家梁上的小偷都背出来了,他还是背得磕磕巴巴。

小偷终于忍不住跳进屋内,指着他鼻子大骂:“你这种水准,读什么书?我听你念了三遍就背起来的文章,你背了一个多时辰还背不起来吗?”

说完,还当着他的面,流畅地将文章背诵一遍,才扬长而去。

这个故事,我是完全不信的。

小偷若是能有这个智商、记忆力以及上梁、下房的功夫,又怎么会成为小偷?

曾国藩也说他自己笨,可我查了下他的履历,惊呆了。

15岁,他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我不知道这个考试的难度如何,但能在一个省会城市的一个考试中拿第七,你来跟我说道说道:这叫愚钝?

21岁,他考取秀才;23岁,中举,是跟全湖南参加乡试的人一起pk。

我记得以前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范进中举》,范进51岁才中举,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曾国藩23岁就中举了,这能叫“愚钝”?

27岁,曾国藩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那可是全国性的考试,我估计比今天考北大、清华都要难,难度可能不亚于在国内考剑桥、牛津。

之后,他朝考位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换而言之,他是个连国家元首都注意到的人才。

再之后,曾国藩的丰功伟绩就不赘述了。

你就单看他三十岁之前的表现,这叫笨?这叫一事无成?

这是放个烟雾弹麻痹我们普通人,让我们普通人以为自己三十岁以后再努力,还是来得及的。

呵呵,可人生有几个三十年?再过三十年你都该中风或带孙子了。

成功人士关于“笨”和“一事无成”的标准,跟我们完全不一样。他们是对自己有高标准、严要求,不是真的笨,真的“一事无成”。

 03 

从今年开始,我深刻意识到:世界是属于聪明人的。

聪明人总是容易出头。有的人即使不在这个领域获得成就,也会在那个领域获得发展。

Mao主席即使不当领袖,估计也能成为响当当的军事家、书法家、诗词家。

马云即使不创立阿里巴巴,以他的口才也能成为著名的演说家。

陈冲即使不做演员,估计也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专栏作家。

达芬奇即使不成为世界著名画家,估计也能成为发明家、音乐家、雕塑家、哲学家、地理学家。

聪明人身上都有啥特质?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有勇气和胆魄,爱动脑瓜子,自律力和行动力强,百折不挠,为了理想虽死不悔。

普通人琢磨一个东西都琢磨不透,而聪明人一通百通,只不过他们时间、精力和寿命有限,没法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聪明人、勤奋的人、好学的、有毅力的人,在人群中本就是少数。有意思的是,承认自己不聪明、不勤奋、不好学也没毅力的人,也是少数。

先天条件极其好和极其差的,只在人群中各占约10%,80%的人的差异其实是很小的,大家基本上是处于同一起跑线。

但是,为什么优秀的人在人群中永远是少数?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优秀的人对自己有高标准、严要求,而大部分人对自己不够狠,不舍得逼自己,太过贪图安逸,服从于短期诱惑……

有时候,面对那些“泥扶不上墙”的人,我也想说一句:你就这么蠢笨着(懒惰着、自满着)吧,不然聪明人、勤快人、好学者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都想站在金字塔尖,谁来做金字塔底呢?

人生最大的公平有两个:
一是所有人都会死;二是聪明、勤奋、好学基因是随机分布的。

绝顶聪明的父母,未必能养出聪明孩子;父母蠢笨,孩子未必蠢笨。财富、权力等等可以世袭,但你很难保证自己不会繁衍出败家子孙。

没有世袭千年的门阀,但可能会有逆袭而上的新贵。

这就是传说中的——

山不转水转。

风水轮流转。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有时候,在微信里加了别人后(已说明意图),需要一个通过好友的时间。

对方通过好友时,我可能正在忙,没有发起对话。

对方看我不说话,就从微信对话框里发过来一个单独的“?”

看到这个问号,我就感觉对方貌似并不想友好对我。

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的话,我会发个“嗨”,或者发个表情过去。

我有这种反应,是我内心戏多么?想问问你是不是这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暂时不明白是笨 永远不醒悟是蠢
再牛X的小聪明也比不上勤恳的'笨'
曾国藩:人生有三忌,渡过就是福
<<成为诗人、言有其表>>
请找出隐藏的裸女!4-6个普通人,7-9个聪明人,14-18高人!
学吃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