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君叫臣死时,为何有的古代将领可以成功造反,有的却甘愿被杀?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九鱼亭

字数:2728,阅读时间:约5分钟

编者按:在封建专制王朝,将领、谋臣起兵造反的大有人在,好比董卓乱汉、司马氏篡魏、李渊反隋建唐等等,这一类将领,都是主动发起的反叛,换言之,他们的生命并没有受到太多威胁。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将领,出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生命遭受威胁,然而,他们的做法却截然不用,有的将领被迫起兵反攻朝廷,而有的将领则甘愿受死,也绝不会造反,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兵权在没在手中?





古代武将如果想要起兵造反,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兵权,倘若没有兵,即使武将有再大的本事,也会一事无成。

在大统一王朝或者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将领统兵出征会有着种种限制,一般情况下,都是中央制定出兵决策,然后调兵派给将领,将领符合要求,再率军出征。待到战争结束,将领必须将兵权交于朝廷,士兵再各自回到原来的位置。倘若将领出兵在外,其手中便握有实权,而如果将领回到了京城,可能手中连半个兵都没有。


蓝玉是朱元璋手下大将,其统兵能力不亚于明初任何一位名将,公元1388年,蓝玉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大败北元残余势力,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

原来,朱元璋是想蓝玉留给朱标的,可是朱标在1392年突然去世,这让朱元璋悲痛欲绝,也让其性情大变。加之蓝玉还经常嚣张跋扈。随即,朱元璋生出了杀掉蓝玉的想法。

尽管蓝玉有些居功自傲,还经常对自己官爵有所不满,但事实上,蓝玉并没有造反的想法,即便是他真有其他想法,他手中也没有兵权,因为他被杀的时候不是战时。史料记载“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在洪武年间,按照卫所制度,将领出征时候带上卫所的士兵,等到打完仗,再交还印信,士兵各回卫所,所以,纵使蓝玉有造反的想法,他手中也没有兵,造反根本可不能。


除此之外,蓝玉当时已经位极人臣,而他原本就是以太子的班底培养的,他也没有造反的理由。

我们再来看看后周太祖郭威,后汉刘知远在位的时候,郭威受到重用,拜为枢密副使,也是位极人臣,郭威带兵也很有一套,在进攻李守贞之时,为了降低成本,郭威足足围了一年,才将其击溃。与此同时,由于五代的特殊环境,战争频繁,将领和士卒的关系很近,在常年带兵的同时,郭威在军中的威信也是极高。

刘知远死后,刘承祐即位,刘承祐没有什么高超的驭人手段,即位的时候年龄也不大,他根本无法掌控时局,可是,由于郭威权力太大,为了防止皇权旁落,刘承祐就想要处死郭威,收回兵权。史料记载“是冬,契丹寇边,威以枢密使北伐,至魏州,契丹遁。三年二月,师还。四月,拜威鄴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仍以枢密使之镇。


是时,郭威统兵在外,在解决了契丹的侵扰之后,统兵镇守在魏州。换言之,当时郭威不仅手握重兵,而且出兵在外,这就让刘承祐很难掌控。

刘承祐要杀郭威,郭威很快就得知了消息。郭威并没有对不起后汉,反而要无辜被杀,以郭威的秉性,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他起兵直接反攻开封,从而改朝换代。排除个人想法,郭威手中有兵权,就有反叛的可能,而蓝玉手中没有兵,被杀就成了无法改变的事实。





将领对君主的忠诚度 





在封建王朝,忠君就是爱国,在生命受到威胁之时,还有一些将领选择慷慨赴死、忠于国家,即便其手中有兵权,也不会反抗,这其中代表人物就是蒙恬、于谦。

秦始皇死后,李斯和赵高篡改遗诏,将胡亥立为接班人,既然已经决定改立胡亥,那么就必须除掉扶苏,虽说秦始皇没有明确提出扶苏是法定继承人,但扶苏也是有资格即位的。

当时,对李斯、赵高威胁最大的就是蒙恬,因为蒙恬手握三十万大军驻守上郡,而扶苏同样在上郡辅助治军。换言之,如果蒙恬帮助扶苏重整乾坤,废掉李斯和赵高,这天下就是扶苏的。


可惜,赵高对秦始皇的死秘不发丧,还以秦始皇的口吻命扶苏、蒙恬自杀,扶苏不知是赵高阴谋,自杀身亡。蒙恬对赐死诏书心存怀疑,请求复诉,同时,当时就算蒙恬有反叛之心,但也会由于军制所限难以施展。不久之后,蒙恬也被迫自杀身亡。在死前,蒙恬是这么说的:“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北京保卫战的于谦我们都很熟悉,他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挽救了大明王朝的命运。北京保卫战之时,于谦组建团营,统一指挥,是时,于谦于军政大权于一身,所有命令都有他一人发出,中央军队几乎全由其一人指挥,权力大到足以废立皇帝。


在北京保卫战胜利后,于谦的威望达到顶点。然而,于谦忠于社稷与坚持士大夫的操守,在夺门之变中选择了沉默,在明英宗判其死刑后,也毫无怨言。

蒙恬和于谦并非没有反叛的能力,不过,他们为了心中的道义,不想也不愿意被背叛国家,所以,他们死得不明不白。





杀人的手段有所区别 





之所以蒙恬被杀,而郭威反叛,还有一点区别,就是杀人的手段。赵高、李斯在朝廷混迹多年,权术玩得炉火纯青,所以他们在杀蒙恬的时候极为阴险。

赵高隐瞒秦始皇的死讯,再用秦始皇的口吻给扶苏发出遗诏,这就造成一个既定事实,如果扶苏、蒙恬不服,那就是直接给他们一个叛国罪。而且这封遗诏只有李斯、赵高等少数几个人知道,蒙恬想要在道义上站住脚很难。

除此之外,他们在蒙恬犹豫不决之时,迅速解除了蒙恬的兵权,没有兵的将领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待蒙恬失去了兵权,就只能任人宰割。赵高跟蒙恬有仇怨,而赵高对扶苏的秉性也比较了解,所以才使出如此诡计。


尽管赵高、李斯在历史上评价极低,但其杀人诛心的手段,还是十分高明的。反观刘承祐杀郭威的手段,就有些短板了。刘承祐杀郭威,是直接派出使者,想要致郭威于死地。郭威曾在李存勖身边担任亲军校尉,在刘知远手下又官拜枢密副使,他见惯了改朝换代,也见惯了将领的穷兵黩武,况且在五代时期,将领对君主的忠诚度都很差,刘承祐对其无恩无德,郭威也就没有继续忠诚的必要了。

如果刘承祐要想稳妥起见,最起码要先稳住郭威,然后慢慢解除其兵权,或者想方设法将其调入京城,然后在想办法将其击杀。郭威不仅统兵能力突出,而且在权力场也是磨练多年,小皇帝刘承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郭威的做法和赵高有些异曲同工之处,郭威同样假传圣旨,对手下将领说刘承祐要将其全部击杀,将领们听后义愤填膺,就跟着郭威造了后汉的反。

总而言之,在反叛这件事上,一方面出于当事人的原因,另一方面出于实际情况。如果排除是非观念,要想在古代官场、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那就只能比敌人更聪明、更狡诈,因为斗争总是残酷且血腥的。


参考资料:《明史》、《新五代史》、《史记·列传第二十八》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九鱼亭,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斯为何不帮自己女婿扶苏上位,反而帮了胡亥呢?
蒙恬临刑前说了段话,曹操每次读了都会哭,或许我们错怪他了
赵高为何能帮助胡亥篡位成功?这两个细节决定一切
斗心眼,李斯不是赵高对手
忠肝义胆的蒙恬最后为何落得个灭满门的下场(2)
扶苏、蒙恬、李斯全都被赵高所害,他只用了6天,就干掉了赵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