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兵器谱|这种大号匕首,你们管它叫剑?没错,先秦时期狄戎爆款就是它!

剑这个东西,自古就是英雄豪杰的武器,不仅中原人爱佩剑,全国各地的民族都喜欢这个东西。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大家说起剑,仿佛就是什么干将莫邪,鱼肠剑之类,但这些都是中原地区的名剑,那中原之外的剑长什么样呢?


说到中原之外,当时最大的一股势力便是来自北方的草原民族,如戎、狄等部族,他们和东周列国相爱相杀,留下了不少故事。这些来自北方的草原民族也热爱佩剑,他们的佩剑特色鲜明,以直柄的青铜短剑为主。早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北方草原民族便开始使用各种直柄青铜短剑,东周时期,这种短剑的装备量更大了,内蒙古草原和长城沿线(河北北部、晋西北、陕北、宁夏、甘肃局部)一带出土过不少这种短剑。

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直柄短剑(以下均简称“北方短剑”)看起来都差不多,柄是直的,刃也是直的,长度在二三十厘米之间,按现代定义,基本上算是大个的匕首。在商代和西周时期,许多北方短剑的柄首会铸成兽首的形状。春秋时期,兽首就不再流行了,这时候北方短剑使用最多的柄首样式为双环型,其次为一字型和单环型。按照专家考证,北方短剑的这个双环型柄首是由双鸟回首纹样演化而来。在先秦时期,各国的兵刃上都会铸出花纹,而北方短剑的装饰纹样以动物纹和几何纹居多,最常见的是各种鹰鸟纹,草原嘛,本来老鹰就多,大侠郭靖当年在蒙古草原生活时,便以射雕而出名,而在鹰鸟纹中,使用较多的便是双鸟回首纹。


北方短剑的存世量很大,不少博物馆都藏有实物,比如首都博物馆就收藏有多件北方短剑,这些短剑均来自延庆军都山山戎墓地。1985~1989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延庆军都山的三处山戎墓地进行了发掘。这三处墓地分别为玉皇庙墓地、葫芦沟墓地、西梁土光墓地,由594座东周时期的墓葬组成。墓葬中发现了大量青铜短剑,单是玉皇庙墓地的280座墓中便出土了70余件短剑。这些短剑样式各有不同,但整体形制都差不多,都是典型的北方短剑样式。


要说剑,就得说佩带方式,北方短剑的佩带方式跟中原也不同。中原地区的剑比较长,大家采用的是璏式佩带法,就是在剑鞘上装一个扣,把剑鞘卡在腰带上。而北方短剑比较短,就不用这么费事了。北方草原民族居民佩带直柄短剑的方式大概有两种,一种叫单耳吊挂法,就是在剑鞘上做一个耳(有孔的突起),然后用绳子穿起来挂腰里,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剑连鞘直接插于腰间。战国时期,受中原民族影响,部分草原民族居民也会采用璏式佩带法佩带刀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剑锋传奇 中华始祖剑小传
解衣服的青铜器 风格很草原|青铜器|草原
【奇幻文学中常见兵器溯源】
荆轲刺秦王时,秦王嬴政拔不出来的长剑有多长?什么剑?
追寻2500年前的生猛“北京土著”——山戎
从枪口塞子到多用途,刺刀的演变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