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卫青:观众老爷们时代早变了,我的战车战术和灌婴早就不是一回事

“大人时代变了”这种场景在古代战场上就经常发生,同样是使用战车取胜,卫星的战术和灌婴就截然不同。卫星的在天之灵完全可以自豪地对大家说,“观众老爷们实在早就变了,我的战车战术和灌婴的玩意前辈早就不是一回事儿。”

卫青在漠北战场上使用的武刚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战车。按照汉朝的划分,战车的标准结构是“洞朱轮舆,不巾不盖,建矛戟幢麾”,汉朝人有专门的名词“轻车”。武刚车上有专门的顶围皮革,它是兼职战场障碍的运输车。

卫青使用的战车战术是把众多武刚车当成是战地工事组装模块,建立了快速的野战工事,这也和灌婴截然不同。虽然灌婴也以骑兵战术闻名,但他经常担任的职务却是车骑将军。灌婴担任车骑将军也和当时的战术配置有关,在汉朝前期,车兵和骑兵就是两个好基友。西汉初年的骑兵并没有单独冲击敌人军阵的能力,灌夫当年带着二三十个老铁冲击吴军大营,结果只有他和家中老奴两个人活了下来,汉景帝时期车骑依旧是并列的。根据杨家湾汉朝兵马俑显示,汉朝早期骑兵有只有8%是骑着高大战马,有铠甲当防护;而同时期的步兵加重比率高达43%。杨家湾兵马俑中骑兵分为六队,两队在步兵两翼,四队在中央军阵车兵之后,显示出骑兵的主要功能就是配合车兵作战。从杨家湾兵马俑上还可以看出当时大部分骑兵右手持武器,左手牵着马匹,背后才是弓弩;只有少量突击用的骑兵穿着铠甲准备冲锋。

从兵马俑布局上可以看出,汉朝早期的骑兵主要作用是快速机动,到达指定地点后实行交叉射击或者切断敌人后路等传统任务;正面冲锋时需要车兵进行配合,平原作战时“轻车突骑”结合在一起才是汉军胜过匈奴的长处,从战国时期到西汉早期的共识就是平原作战“一车”等于十个骑兵。西汉早期的骑兵并没有高桥马鞍,冲击能力不强,需要车兵和步兵配合才能打击敌人。而他们的敌人匈奴人固然骑射技术更好,但在近身格斗武器上处于劣势,披甲率率更是远远比不上汉朝步兵,所以很难击败汉军的多兵种军阵。西汉早期的骑兵战术适合防御反击作战,不适合长途奔袭。

卫青进行军事改革后,开始大规模骑兵远距离作战,但他并没有抛弃原有的战车战术,而是把冲锋用的轻车变成了防御专精的武刚车。卫青在遭遇匈奴单于主力时,就让弓弩手和武刚车配合,挡住了匈奴主力的连番进攻,然后才发动了骑兵反攻,一举击败了匈奴主力。李陵家族虽然和卫青家族不对付,但他远征漠北时却主动学习卫青,也采用了类似的战术,给匈奴造成了重大伤亡。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漠北之战,汉军与匈奴的总决战│295
漠北之战,武刚战车杀得匈奴鬼哭狼嚎,卫青差点抓到单于?
遥望西域 帝国刀锋 卫青:帝国将军成长史(下)
浚稽山之战:李陵功败垂成的封神之战
为什么卫青是打败匈奴的第一功臣,原因很简单,就是用了这个战术
西汉时期没有马镫,汉军骑兵如何做到横扫匈奴,远征西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