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做好家庭教育?教育专家:五不惯、三不管,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说到家庭教育,我首先想到的是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这有点题外话,但都是教育孩子这件事儿。教育专家:五不惯、三不管,你未必百分百认同,但读完一定受益匪浅! 
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起码要做到五不惯、三不管,孩子才能够更好的成长,将来才能够更加优秀,去成就一番功业,完成自己的精神生命。

什么是五不惯?
第一,孩子不做家务不能惯着;
记得我们小时候还没上学就开始帮着父母干活了,从最初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到最后学会了“十八般武艺”,虽不至于样样精通,但基本可以承担家中的大部分农活。至今有时候我们还开玩笑说,以后哪怕在城市混不下去了,起码回老家种地也饿不死。其实,这种动手能力在长大后的人生中也是至关重要,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挥着作用。
我想说的是,不要觉得做家务这件事可有可无。小时候不做家务、不爱劳动的孩子,你觉得长大以后想要她突然变得勤劳,这可能吗?曾国藩就说过“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天道酬勤,事事都靠别人,谁能保证一辈子都顺风顺水呢?
父母一味的娇惯包办代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但会降低孩子的幸福指数,让孩子失去亲自完成一件事的体验感、愉悦感和成就感,还让巨婴和妈宝等不健康的人格出现,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习惯是要从小养成,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让孩子拥有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孩子勤劳肯干务实的品质,这对孩子之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第二,孩子没规矩不能惯着;
无规矩不成方圆,虽说是老生常谈,有的人觉得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但这却是自古以来留下的教育箴言。立规矩要趁早,父母不要觉得孩子年纪还小就可以惯着,放任着,你现在惯着,等以后想管的时候可就管不住了。
要从小引导孩子,渐渐了解社会规则,这个世界除了父母没人会惯着你。在大是大非上,明确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旦做了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立规矩开始可能会很难,但是孩子长大经历过一些事情后就会明白父母的苦心。

第三,孩子对长辈不敬不能惯着;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一个家庭里常常会出现几个老人围着孩子转的情形,有的孩子真是从小就被惯坏了,对着老人呼来喝去没有丝毫的敬畏,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对这一点父母绝对不能惯着。
作为一个普通人,不需要学会高级场所才能够用到的那种礼仪,但是最基本的礼貌是很有必要的。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最基本的礼貌(礼貌是人的潜意识里可能都渴求别人的尊重和赞赏)。礼貌不是一种单纯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尊重。正如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一个在家里对长辈不敬的孩子,到社会上也不会懂得礼貌为何物,恃才傲物,为所欲为,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走偏,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让人敬而远之,这样的人能有什么成就,有何幸福可言?

第四,孩子哭闹耍赖不能惯着;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有原则,不能总是对孩子妥协,哪怕孩子耍赖哭闹,因为如果父母妥协的次数多了,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判断。只要我坚持哭下去,只要我闹下去,就总能得到我想要的。你看,父母毫无原则的满足孩子,让他一耍赖就能获得想要的东西,这就是在帮助他建立一个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秩序。
所以,不要总是一时心软害了孩子,父母要学会坚定地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让孩子明白大人的原则和底线,反复几次之后,他自然就会懂得了无理取闹,并不能达到目的,他就会开始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想办法。

第五,孩子自私自利不能惯着;
我们常常会看到,父母疼爱孩子,往往对孩子舍得花钱,对自己呢不舍得乱花一块钱。吃饭的时候,孩子喜欢吃的菜啊,父母都全想留给孩子,自己是一口也舍不得吃。
如果事事这样以孩子为中心,其实很容易惯出孩子自私自利的坏毛病,什么好东西都想自己独享,认为父母甚至他人理所应当的应该让着自己,我想要的你不给就是你的不对。久而久之,父母丢失了自己,而孩子呢就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更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别人,这样自私自利的孩子长大以后就很容易变成我们俗称的白眼狼,到时候父母也别抱怨为什么孩子不孝顺了,其实都是父母自作自受。
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人之天性,但也要教会孩子学会付出爱,自发生出一颗感恩之心。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也才会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来之不易,才能感受到既快乐又幸福。

什么是三不管?
第一,孩子自己能做的选择不要管;
成年人每每选择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孩子同样需要选择,所以父母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小时候学会选择自己做什么、穿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玩耍。长大以后面对那些可以改变命运的人生抉择的时候,才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否则孩子也会像你一样,总是生活在他人的期许中,走自己不想走的路,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第二,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管;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首先就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慢慢去攻克一些有难度的事情,哪怕孩子做的时候其实是在给你添麻烦。但是教育需要有这样一个过程,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孩子才会真正成长起来,否则只长年龄不长心理才智,不悲哀吗?
第三,孩子的不想说的秘密不要管;
记住,孩子不是你的专属物,父母想要了解孩子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
真正的了解是和孩子进行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是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不是去窥探孩子的隐私。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的处置正是走向独立的要素,因为人的一辈子要遇到的事情万万千,能恰当好处地处置,正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个人来说,秘密往往是与责任相连的,并且要独自承担责任。所以请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的小空间。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的人的潜质,让孩子的一生少些遗憾,往往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有远见的父母懂得该严管的时候严管,该放手的时候舍得放手,让孩子学会飞翔,敢于去搏击风浪,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如果父母就是“圣人”。又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真的是有无穷无尽的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做到“五不惯”“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父母做到“三不管,五不惯”,孩子更有出息
家长做好“三不管/五不惯”,教育孩子不累心!
父母牢记“五不惯三不管”,孩子长大肯定有出息
父母做到“五不惯”“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再忙也要读一读)
教育孩子的黄金法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