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枢微言》9——病之根


作者:穆超,陈立新先生的入室弟子。高级工程师,生于三代中医世家,自小受家庭环境熏陶,佛道医儒武,山医星卜相均有涉猎,自18岁始为人调病,先后跟随多位中医老师学习。于2011年创立泰和堂医馆,开展中医全科诊疗。


导读:“根结”的提出让我们在临床中的治疗和诊断不再大海捞针,盲人摸象!


作者按:本文涉及大量陈立新师父中级班课程内容,师父慈悲允我公众于世,望有缘人得之惜之!



在临床接诊当中,大部分的患者都会提出这样三个问题:

  1. 大夫,我得的是什么病?

  2. 我这个病多长时间能治好?

  3. 我的病能除根吗?


碰到这三个问题各位都有不同的答案和解释,但是不管医家还是患者都想知道病的根源在哪里?


《灵枢·根结第五》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和临床诊治的要点!



请看原文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肉宛膲而弱也。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当穷其本也。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合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根结的意义

从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知道:“根”是经气所起的根源处,为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是经气所归的结聚处,在头面胸腹的一定部位和器官。上述的三阴三阳又按开合枢作了功能划分,并指出功能失衡时的具体临床症状和表现,从而让医家能够按图索骥迅速找到病的根源!



根溜注入
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小海,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


从这段文字我们知道:

“根”,是经脉之气的根源处,都是经脉的井穴;

“溜”,是经脉之气流经之处,都是经脉的原穴;

“注”,是经脉之气灌注之处,都是经脉的经穴或合穴;

“入”,是经脉之气进入之处,共有两处,上部入于天牖五部,入于髓海;下部入于经脉的络穴,联络表里,沟通阴阳。



两者之别

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到“根结”只提了足的三阴三阳,而“根溜注入”则只是手足的六条阳经,我们再看根结的起始和经筋的起始何其相似,但与十二经脉的运行方向有很大差异,所以“根结”中提到的足三阴足三阳是卫气的大循环,而“根溜注入”中的手足六经则是卫气的小循环!



临床意义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迅速判断是开合枢的哪一环节出了问题,找出相应的病变经脉或者循环系统,重点查找病变经脉的“根”与“结”或者“根”“溜”“注”“入”,从而在有问题的根结上做文章就能很容易地解决疾病的根本!“根结”的提出让我们在临床中的治疗和诊断不再大海捞针,盲人摸象!所以古人才有了如下感慨,“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



回复“灵枢微言”,收看本栏目系列文章


长按二维码两秒——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公众号“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足三阳经脉穴位的根源和归结问题
《灵枢经·根结第五》说解
解读三七生先生医论一则
论《内经》标本理论
刘先银经典点说《黄帝内经》“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根结”、“开合枢”、“根溜注入”与临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