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论语》开篇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要暗示我们什么?

论语不是孔子写的,是孔子语录。是孔子的学生把孔子说的话记录下来,精心编排的一本书。不是随便排的。

第一章就是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什么孔门弟子把这放在第一?其实就是开宗明义。这些话是讲孔子自己。后世人几乎没有人能把握孔子说的意思。孔子和释迦牟尼,苏格拉底一样,从来不自己动手写字。都是嘴说。老子也是这样,但是老子在出函谷关时被伊喜扣押在关口,不写就不让过关。老子逼不得已才写下五千言,就是道德经。释迦牟尼的弟子集结释迦牟尼的语录就是佛经。孔子弟子集结孔子语录就是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不仅仅是学知识,而是学道理。即道之理。通过学知识感悟道之理。学,更主要是修行和感悟。中国古人都是信仰道的。道经常用天来替换。孔子说,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或者天是不讲话的,只能从道的运行来感悟道之理。

学而时习之,不是学知识,如果是学知识,那么习就是温习知识。温习知识是很无趣的事,怎么会开心呢(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是把学到的道理用于实践检验。不亦说乎,意思是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把孔子感悟的道理对弟子们说。那么孔子就是老师。

所以这句话的今解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表面很好理解,实际上解出来还是驴唇不对马嘴。我们说孔子就是中国的佛。有中国特色的佛。孔子的境界没有人能够体会。孔弟子们能够约莫感觉到一点。他们的境界比孔子低。所以孔子是非常孤独的。

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自己的帝王。孔子就有康德的感受。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认为人性是一样的。他的这种感受,必然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人会感受到。就像地球人类会推想,在宇宙中一定有外星人存在,因为生命是一样的。当人到达孔子康德的境界,感觉到心安自在,感觉到自由,很享受这份孤独。感觉自己处于人类的巅峰,所以很孤独,如果在世界某处和自己一样的人来,那就太快乐了。

谁没几个朋友,至于这么高兴嘛。所以后来的解释根本不对,因为他们达不到孔子的境界。康德能感受到自由,卢梭却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达不到康德的境界,当然感受不到自由。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自由。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的解释没什么问题。但是不够深刻。孔子和老子一样,早就知道不会被人理解,因为几乎没有人能达到他们的境界。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所以学而是孔弟子精心挑选,放在第一章的。第一章读不懂,根本就难跨孔孟之道的门槛。不抱着修行的信念,没有向上的愿望,根本与国学无缘。毛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难道知识多就高大上啦。学习绝不仅仅是学知识,学道理才是第一位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难道不是这样吗(15—3,讲于2022年9月30日)
论语启示录198:神龙见首不见尾
颜回与子贡谁的人生价值大
论语:子张问善人之道(11-20)
《论语》今读:君子自当安贫乐道
孔子的两篇自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