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慈禧专权47年,她有哪些过人之处?

都别抢,我来答。

慈禧一生一共发动了三次政变,每一次政变都将她的权力推向巅峰,在政变的过程中慈禧展现出来的魄力和强势以及聪慧无疑都是值得称道的。

咸丰帝病死后,慈禧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淳登基成为同治皇帝,不过这时候的同治皇帝还很年幼,所以咸丰就安排了“顾命八大臣”,同时又给了自己的皇后和儿子两枚刻着“御赏”和“同道堂”的代表皇权的印章。

也就是说皇帝的一切诏令都需要同时盖上这两枚印章才能生效,这也成为后来人们怀疑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害死的缘故。

本来这个印章慈禧是没有份的,但是因为皇帝还小,所以就暂且由慈禧代管,所以当时的政治格局就形成了顾命八大臣和两宫太后之间的相互牵制。

是时,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等以文宗遗命,称“赞襄政务王大臣”,擅政,两太后患之——《清史稿·后妃》

但是这个朝政大权主要还是掌握在顾命八大臣手中,这时候慈禧就表现出她的权力野心了,她试图垂帘听政。她最开始想的办法是让御史董元醇上一道奏章,意思就是皇帝还小,希望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但是遭到顾命八大臣的反对。

御史董元醇请两太后权理朝政,两太后召载垣等入议,载垣等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帘,难之。

慈禧一看顾命八大臣是打算抓着手中的权力不妨,于是就拉拢了慈安太后,希望她能够和自己一起同心协力,这一行为得到了慈安的支持。

另外,她又找到一个最重要的帮手恭亲王奕䜣,他是咸丰的弟弟,很有才干,但是却经常遭受咸丰皇帝的猜忌和疏远。此外在政治上也受到肃顺等人的排斥,包括军机大臣文祥。

所以这些潜在的政治矛盾让慈禧很顺利的拉拢到了自己的政治盟友,同时又给醇郡王奕譞争取到京师的卫戍权,此外恭亲王奕䜣还争取到了掌握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和僧格林沁等人的支持。

当咸丰皇帝的灵驾从热河离开返回北京时,慈禧、慈安等人抢先一步回到北京。在那里,他们发布了关于顾命八大臣的种种罪行的谕旨,随即命令醇郡王奕譞等人抓捕这些人。

肃顺方护文宗梓宫在途,命睿亲王仁寿、醇郡王奕譞往逮,遇诸密云,夜就行馆捕之。咆哮不服,械系。下宗人府狱,见载垣、端华已先在——《清史稿·肃顺列传》

就这样,一场政变就这么完美的落幕,这一年慈禧二十六岁,慈安二十五岁,风华正茂的年纪慈禧就以她的果断和魄力一跃成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尤其在慈安病逝后,慈禧又第发动了第二次政变“甲申易枢”将恭亲王奕䜣等人逐出军机处。

从此,慈禧真正就大权在握,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她的权力了,直到光绪发起百日维新时,让她感受到威胁,于是就有了第三次政变“戊戌政变”。

变法运动不仅失败,连光绪自己都被软禁起来,为了自己的利益慈禧断送了整个帝国的未来,但无疑她所表现出来的政治能力是十分优秀的。

当然,要说她在政治上有什么作为,那肯定是没有,她的能力就是善于平衡政治权力的平衡,而且始终率先出击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会让自己落入被动的局面。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慈禧也输了,她输掉了整个大清国和爱新觉罗家族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861年“叔嫂同谋”的辛酉政变,慈禧为何如此轻易取得权力?
大清一群大男人,为什么会臣服一个女人,对慈禧言听计从?
道光皇帝的儿子们,虽少却出了两个铁帽子王
奕主导的“辛酉政变”,为何成全了“意外”出现的慈禧?
晚清时期为啥皇帝大臣都那么怕慈禧
咸丰帝留下顾命八大臣,有权有势还占理,为何却斗不过一个慈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