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故事:我与吴西

今天看到吴西爸爸在群里发的一张截图,那是吴西同学和一个朋友的聊天记录,最后一句:吴小英的学生从不认输。汗颜的同时我欣慰,欣慰的同时却有些许的焦虑。

  遇到吴西,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初一的时候,我不认识她,只听说很有个性,但是我觉得这个与我无关——因为不是我的学生。

  我喜欢用责任田来形容我的班级,我常常说责任田里要结硕果。初一的时候,我的责任田里真的开始结硕果。可是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重新编班。

  高情商的人不是没有烦恼,而是他们会将关注点转移,保持对生活的激情。

  我没有高情商,但是我不想因为抱怨而丧失自己的工作热情。既然改变不了沙漠,那么我就要做一棵仙人掌。

  新的班级,新的学生,就这样我遇到了吴西,我终于知道了吴西的个性——一只小刺猬,批评不得。

  吴西对于漫画的喜欢达到了一种痴迷程度,上课的时候常常偷偷的在画。有的时候我抓住了她,更多的时候我没有见到,或许是因为我是班主任,或许是因为我视力不好。

其它的课几乎都是她的画画课。

每当科任老师告诉我“吴西上课不认真,在偷偷画漫画”,这个时候我很生气,恨不得撕了它;我很焦急,因为这么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将来或许因此而影响她的前途,那个时候我觉得就是自己的无能害了她。

每一次的谈心都是忽悠“好”,或许是因为碍于班主任的威严。

体罚学生是错误的,也是胆战心惊的——万一家长告我。可是有一次,我真的手持竹条,打了她的手心,整整十鞭。

  世界上最难弄懂的不是深奥枯涩的道理,也不是形形色色的人,而是我们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照顾别人的情绪。在教育学生的日子里,为什么我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看到吴西,我总会想起自己的初中时候。我真想走进时间隧道,穿越到那个时候,我一定会努力,一定会珍惜。

  我上初中的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经历,我迷上了小说《小小说》《今古传奇》《虾球传》《作品与争鸣》《故事会》……,后来又是琼瑶,三毛,岑凯伦,金庸,梁羽生……我沉迷于小说而不能自拔。

  我常常把小说放在抽屉里,课桌一定是有一个洞的,我左手在抽屉里翻着书,右手拿着一支笔,装模作样的记着笔记。

直到有一天背政治老师抓个现行,老师只是没收了我的书,说了一句“吴小英,你厉害”。我当然懂这是讽刺,可是我却不知道它的危害,所以我只是改变了看的方式,却没有改正错误。

  直到有一天,我又被老师人赃俱获,这一次老师把我的书撕了,老师很生气的样子,30多年过去,我已经忘记老师怎样批评我,可是我却清楚记得自己的那句“不要你管”。

  多少年来我都以为是自己年少不懂事,今天才明白是自己的情商太低,低到不懂尊重,不懂感恩。

  长大后才知道,会吵架,屡次占上风那不是高情商,在气头上,也能把最伤人的那句话吞下去,这才是聪明的做法。所以我是一个情商很低的学生,幸好老师宽大的胸怀原谅了我。

  初三的时候我尝到了它的后果:中专考不上,一中考不上,二中三中不招南河片学生,于是我就这样上了南雅中学。因为学生数少,文理的分科是按照一届一届来分,我那一届就是安排理科。喜欢文科的我就这样勉为其难的奋战在理科的途中,上大学的道路更是坎坷崎岖。

  人生无法穿越回去,也无法预知未来。所以年少轻狂的时候,总是目空一切,总以为给我一个杠杠,我可以撬动地球。三十多年的生活磨砺,让我知道情商太低的坏处。

  《阿房宫赋》里面有这样的感慨: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不想吴西重蹈旧辙,我开始走进吴西。

我每周帮助孩子梳理知识一次,无论怎样的忙碌,星期五晚上作为我们约定的时间,地点就是我的家。

  我不要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她做作业,复习知识。遇到难题,我们一起攻克,遇到解决不了的,我把精通数理化的老公也一同拉上。

  我明白发自内心的称赞,比自以为是的威严更容易拉近距离。所以我常常表扬她的速度,她的聪颖。一个学期过去,孩子已经爱上我。

  我常常给孩子熬制吴氏心灵鸡汤,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在不断改善。孩子妈妈说,叛逆期来啦,吴西更加懂事了。

  现在无须竹条,无须重语,我的一个眼神,孩子就知道错误。虽然,漫画依旧是最爱,可是孩子学会了控制。我想,这是因为孩子的情商已经在不断提高的缘故吧。

  月考马上就要来临,我希望吴西这一战打好,让她知道自己的潜力,让她品尝成功的喜悦。当她看到山顶的无限风光后,她就可以独立行走在成功的路上。

  如果说一个人的智商是骨架的话,那么情商就是他的皮囊。想要在这个社会立足,除了能力之外,情商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一路的行走过程中,提高的又何止是吴西的情商,我不也一样吗?

相关链接:

教育故事:最美的老师妈妈

教育故事:当孩子犯错以后

教育故事:不再逃课的“小和尚”

教育故事:学生“偷东西”该怎么办?

“稿”事!“稿”事啦!面向全国教师征集教育故事!

教师吧:关注人民教师

教师吧微信号:jiaoshilaile

欢迎扫码加入教师社区(备注:我是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善待每一位学生
暑假,让老师们想说爱你不容易
清明立碑寄相思
《中国教育报》:陶继新对话名校长系列12
郴州教师坚守大山37年 为学生撑起成长绿荫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