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课堂上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语文课,尤其是阅读课,真的不容易上好。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很努力地带着学生读啊说啊写啊,不知不觉下课铃就响了,蓦然发现,还有很多计划好的学习目标没有涉及呢。这语文课上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据观察,语文课上的时间最容易被下面几种无效行为和活动耽误。

排在首位的是教师自己的唠叨。

教师唠叨什么呢?一是习惯性重复学生的话。教师提出问题,指名学生回答了,原本学生已经答得很准确很清晰,教师还要复述或转述一遍,自己都不知道是担心别的学生没听明白,还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确认一下跟自己预设的答案是不是一个意思。

二是变着花样重复问题。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发现没有学生马上给出积极反应,就怀疑自己的问题是不是能让学生听懂,便将问题换一种句式提一遍,然后是第三遍……如此一而再再而三,不但没有帮助学生,反而干扰了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

三是教师准备不充分,用唠叨来掩饰自己的犹疑。教师自己没有吃透文本,没有研究学情,当学生在具体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时,不知如何处置,便漫无目的地带着学生分析文本,不停追问没有价值的问题。

四是教师突生灵感,临场演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碰上一个自己觉得有话可说的话题,痛快地生发,滔滔不绝,不知下课时间将至。

第二位的是主次不分,时间都花在次要目标或个别学生的个性问题上了。阅读课堂学习,凭借的是一篇篇课文,每一篇课文里可以关联语文学习方方面面的目标。在特定的学段,特定的单元,一篇课文承担的学习价值也应该有特定的聚焦,不会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平分秋色,全面铺开。但是,重点学习目标的落实,总要以读通读懂文本为基础,教师便总是担心某个词语学生不了解,某句话学生会读错,或者不放心是不是读懂了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一节课在基础性阅读上来回磨蹭,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例如到了中高年级,课堂上还要像低年级一样逐字逐词地检查学习,还要组组词造造句子,预习、自主学习形同虚设。高年级学习一篇文章,总在内容上纠缠。例如,学习《祖父的园子》,花大量时间找诸如园子里有哪些昆虫,园子以前是什么样子,“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园子里的事物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上花了大半节课时间,而真正属于深度理解和言语思维训练的目标就只能赶时间了,如“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的生活与“我”眼里园子里各种事物的特点有什么联系,文本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还有的教师将课堂上个别学生的个性问题,当成共性问题来对待,自以为是尊重了每一个学生,实际上是尊重了个别学生,却忽视了大多数学生。例如,常常见到有学生因为方言或舌头本就不灵活,在某些字词的发音上会有较明显的问题,教师可着劲儿地教他读一个词,花了好几分钟,觉得有点进步了才放手,晾着其他学生当观众,甚至看笑话。再如,一篇课文里有十个新词,只有一个学生写错了某个字,教师因此指导所有学生观察这个字的笔画结构,一笔一画再练写两遍。

第三位的是教师被学生关心的话题带偏了,忘了来路和初心。例如,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有学生说自己在哪儿见过什么样的小船,还有学生说在哪儿坐过什么样的独木舟,结果课堂上就热热闹闹交流起大家见过、坐过的不同小船来,教师还兴致勃勃地组织着交流分享。关键是,这些分享并没有回到威尼斯的小艇上来,等到老师意识到话题跑偏了时,很生硬地来一句:“好了,这个话题就到这里,我们回到课文中来吧。”若是能够从学生的话题中发现与课文有关的联系点,为课文为具体的目标学习所用,倒是体现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第四位的是课堂节奏极其缓慢。节奏缓慢主要是拖沓。一个简单的问题,找多个学生重复差不多的答案;一句话或一个段落的有感情朗读,一个学生已经读得到位了,还要找第二个第三个读,结果后面的学生读得远不及第一个学生;一个思考题,学生答得有理有据,其他学生也听懂了,还要追问有没有不同看法的……

如果您回顾一下自己的课堂,发现可以对号入座的,以后就在课堂上经常告诫自己,避免再犯类似问题。如果自己不听自己的告诫,或者总会“当局者迷”,不妨让录像设备充当“旁观者”,录下自己的课堂,课后“欣赏”,被自己“恶心”到了,自然会提醒自己多加注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静思”课堂(二)
于德明:语文课齐读当慎用
11月16日,星期二,阴,高一语文课
高效课堂心得
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艺术
如何实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