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全球最没“风格”建筑师,首作落户上海,美得很颠覆

建筑界一贯追求强烈的个人风格

他却设计了上海最没“存在感”的地标

内敛、温柔,美得很颠覆

图片©2Portzamparc
耗时3年的上音歌剧院,直到建成,生活在周边的居民才知道汾阳路上多了一个歌剧院。

和风格强烈的打卡地标不同,它造型温和、内敛,一度被戏称为上海最没“存在感”的建筑。
 
图片©2Portzamparc

其背后的建筑师包赞巴克,199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法国建筑师。

纵观这位大师的履历,几乎每个公共建筑都摘得过建筑奖项。他在纽约设计的路易威登大厦,被誉为30年来纽约最重要建筑作品。

连日本建筑大神安藤忠雄都表达过对他的敬佩:“我很羡慕包赞巴克了,因为他有很多风格,而我只有一种。

在上音歌剧院,我见到了他,年近80年的他穿着黑西装、白衬衫,一头弯曲的卷发,话少不爱笑,一如他在作品里呈现出来的低调、优雅的气质。

图片©朱迪

01

他是最没“风格”的建筑师

上音歌剧院背靠上海音乐学院,离轨交一号线非常近,仅7.4米。
 
从外观来看,建筑酷似一艘扬帆起航的领航船头,双层几何体的造型,让它更像一件雕塑作品。


歌剧院总建筑面积为3.19万,包括了1个歌剧厅、4个排演教室,1个交流报告厅和相关用房。最重要的歌剧有1200座。

虽地处繁华闹市,但歌剧院极富现代感的造型却很自然地融合在一片街区中。

图片©2Portzamparc

我前去的时候正好是上午,阳光穿过四周法国梧桐,洒在镂空墙面上,营造出的光影共舞的效果,让歌剧院美得优雅又有韵味。


图片©2Portzamparc

在建筑外型上,包赞巴克切割了9个小体量的功能空间,建筑立面向沿街的一面层层退让。

这也使得这座“庞然大物”的外立体在街区丝毫不突兀,少了几分传统剧院那种有高高在上的姿态。
 
 图片©2Portzamparc

门口还有大片玻璃幕墙,来来往往的居民可以轻易看到内部空间,人和艺术的距离似乎更亲近了。
图片©2Portzamparc
当走进上音歌剧院内,包赞巴克引导的媒体团队都发出“哇哦”的声音。
 
厅内他艺术化的设计随处可见,仿佛人们走进的不仅是一个歌剧院,而是一家美术馆。
 
图片©2Portzamparc

漫步其中,人们抬头便会发现一系列的水彩,它将走廊和各个区块空间相互联系贯通,还衬托的歌剧厅格外有情致和温度。


图片©2Portzamparc

除了上音歌剧院,包赞巴克在全球各地设计过很多歌剧院,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套及其严格的规定。

“进入歌剧厅,你们不能再拍摄,不然会把你们赶出来”。

参观剧院时,厅内歌剧《魔笛》的排练场景已经搭建,为了不泄露场景,这位大师严肃地向媒体发出了不许拍照的警告。

图片©2Portzamparc

建筑设计上,包赞巴克有着苛刻的要求,但在细节处,他却仍保留法国人浪漫的色彩,这种复杂和矛盾,也让他的作品既精美,又有丰富的内核。

图片©2Portzamparc

尽管过了古稀之年,包赞巴克却有着旺盛的创造力,这几年在中国为我们带来不少令人惊叹的建筑。

明年5月,他赢得的苏州湾文博中心设计项目即将竣工。

这个在苏州太湖边设计的10万平米新地标,包括了1600个座位的苏州大剧院以及2.4万平米的博物馆等配套设施。

太湖边的建筑仍然没有鲜明的建筑形态,但因为与环境相融,呈现出另一番温柔、空灵的气质。
一眼望去,整座建筑最具标志性的便是它的两条金属带饰,如同在风中或水中交织起伏的丝绸飘带。


02

“建筑要给人带来快乐”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出生于1944年,他是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设计师和艺术家,获得过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

他打造的建筑空间怀旧之中充满着浪漫的想象,被业界冠以“空间诗人”的雅号。


在包赞巴克的作品中,他注重建筑和城市环境的融合,蕴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建筑实践就好比一首诗歌的创作,偶尔也要原来的基础上创造新体诗”。

设计纽约路易威登大厦时,包赞巴克在建筑中分别融合纽约和巴黎两地的文化,时髦和古典感的结合,也让大厦伫立在纽约街道中显得与众不同。

很难说包赞巴克没有风格,那种轻松自在、追求自我的洒脱正是他的个人特色。

普利兹克奖评委布朗就称其为“一个有着坚定和自信步法的走钢丝艺术家”。

在上世纪,与法国建筑界普遍玻璃建筑的喜好相反,包赞巴克的作品坚持以不透明的白色形式呈现。

由此,你才能看到首尔dior店以及卢森堡爱乐音乐厅等极具浪漫、梦幻色彩的建筑。

首尔Dior店

卢森堡爱乐音乐厅

我是一个快乐的人,建筑师的职责就是让城市快乐起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包赞巴克说道。

快乐建筑也是包赞巴克建筑中最大的主题,在设计柏林设计法国大使馆,他就把法式建筑的立面同德式花园结合在一起。

不仅让建筑本身融入柏林,在功能上适应当地气候,居住者还能畅游在繁盛的花园,享受悠闲、愉快的氛围。



1990年,他花费了十年打造的巴黎音乐城,同样成了法国浪漫建筑的代表。
 
“音乐城”最为抢眼的外观设计是巨大的波浪型屋顶,流露出奔放的音乐节奏。
 

从摩天大楼到古典歌剧厅,包赞巴克的作品总是在思考城市和建筑的关系,没有刻意留下个人鲜明的标志。
包赞巴克坦言,自己并不追求强烈的个人风格,像他为上海设计的上音剧院,就并不是一个人一辈子只去一次的打卡地标,而是希望它真正成为每个人自由享受音乐的地方。

文 / 外滩君
资料来源于澎湃新闻、《第一财经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亲密接触(叶平)
【建筑施工】精益施工智能建造助力上音歌剧院成为上海又一文化新地标
惊艳美图曝光!上海又添一座文化新地标!与维也纳金色大厅相媲美!
上海又多了一位普利兹克奖大师之作,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州新地标:一朵盛开的茉莉花 | 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
悉尼歌剧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