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在上海,是个三胎妈妈

自从开放三胎政策

有人欢喜

有人吐槽

在满天飞的花式段子里

却已经有一群这样的妈妈们

过着大家口中的“三胎”日常

尤其在上海这样卷爆了的城市里

既有工作又有三娃的妈妈

最真实的状态究竟是怎样?

看看她的亲述吧——

《海街日记》剧照

最近老有人问我,国家开放三胎了,你作为一个三胎妈妈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啥?

当时听到这消息我还真一点想法都没有,但仔细想了想,还是说点实在的:

“我没有你们想象的这么潇洒,又把孩子抚养得很好,好像自己又过得很光鲜。但总体有得有失。”

01

是超生的高危产妇

也是全年无休的劳碌妈妈


我是一个出生于70年代的普通女性,住在被戏称为魔都的上海。

在大多数人眼里,我开着属于自己的公司,有能收租的物业,父母健在,有着三个优秀可爱的女儿,家里还有两只狗。“中产”标配齐全,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当年算是“超生”的我,如今被朋友们打趣“提前完成国家任务”,真是有点啼笑皆非。

《海街日记》剧照

说来在要孩子这件事上,我和先生并没有很刻意,因为比较排斥人工节育的手段,三个孩子的到来都有些“实属意外”。

三十岁那年,我怀上了大女儿,也被检查出妊娠糖尿病,手腕上被戴着代表高危产妇的红手圈,艰难度过了被营养师“重点监控”的孕期。

35岁的时候有了老二,4年后又有了老三,每次怀孕算得上吃尽苦头。吃的东西都得上称,为控制血糖每天要戳自己三针,运动就更不要说了,哪怕是生产前一刻我都在爬楼,就为了把孩子健康地生下来。

早些年国家生育政策还没开放,怀老二的时候被邻居举报,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劝我只生一个好。

后来没辙,我和先生商量之后决定,为了方便以后的居住,便在松江区买了别墅待产。有时下班回自己原来的家,就得跟做贼一样,躺平在车的后座上,偷偷摸摸生怕被人看见。

那时候朋友也问我为啥“罚你也要生?”我没解释太多,只觉得想给孩子找个伴儿,罚款我也认了。

但怀上老三的时候,父母都劝我“年纪大了别生了”。但我们一咬牙,还是决定去香港生产。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挺着个肚子上网查了所有能接生的医院,和医生沟通,一番折腾后最终在荃湾医院把孩子顺产下来。

02

生产之后

麻烦事才真的来了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三胎生活这才刚刚开始。

在我家大宝和二宝上小学之前,那会儿我每天都需要六点钟起来给她们做早餐。等她们吃完后,我得做家务、遛狗、打扫卫生、收拾厨房等等,而这些都得在九点以前完成。

之后,是我一天的工作时间,而那时候老人还在家,我还需要每天中午赶回来,给老人再做一顿中饭。

现在二宝上了初中,她早上五点起来自己解决早餐问题,而我能多睡一个小时,7点起床负责老三的早餐。

《海街日记》剧照

同样一堆家务事之后,九点开始上班,到下午四点左右,去接孩子放学,准备全家人的晚餐。饭后,先生负责辅导孩子学习,而我打扫餐桌收拾屋子,挤出一个小时出门跑跑步,回家之后再看看每天的工作有没有漏掉什么。

生活就跟上了发条一样,每天从早忙到晚,往往到了十一二点,我才能长舒一口气。在睡前所剩无几的独处时间里,我要么画画、要么小声对着手机里的全民K歌唱上两嗓子。再不然,给孩子们做点馄饨、点心,累积一天的压力便会被释放掉许多。

03

阿姨给孩子喂安眠药

丈夫辞职带娃


我知道有人一定要问,这么辛苦,为什么不请阿姨带?

在当下,双岗家庭在生育下一代之后,一部分人会请父母帮忙带娃,但隔代溺爱和育儿理念的不同,或许会成为一个家庭争执不断的源头;一部分人则选择月嫂或阿姨帮忙带娃,但找到一个靠谱阿姨实在太拼人品了。

我相信也有一部分人和我的想法一样,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和养育是无法被其他人替代,因此我们一直都是尽可能亲自照顾孩子们。

当然,我也试过请阿姨短期帮忙,少说也换了十来个。但正如我所说,对孩子稍有疏忽,可能很容易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有次急事出门回来之后发现,带娃的阿姨图省事儿,竟给我家三宝喂过安眠药!

这事儿放在任何一个父母身上,恐怕都是无法原谅且后怕的吧!

《海街日记》剧照

关于三胎政策,我看到有些评论说“敢生三胎,妈妈们就要做好被牺牲的准备”。

在我看来,三胎的家庭其实与独生子家庭相比,或许需要牺牲的更多,时间、精力、金钱、工作等等,都有,但这与性别无关。

以我家来说,自从有了二宝,我先生便辞职了。曾是大学教师的他,也在外企呆过,更有耐心辅导孩子的学习,在这一点上我也十分庆幸与感激他对家庭的付出。

04

鸡娃?

孩子从不上补习班


我住的地方,属于上海的闵行区,这里教育资源还不错,但教育竞争也很激烈,带给学生和家长的压力,显而易见。

关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其实也走过弯路。大女儿最早曾在协和双语学校读了一年课程,后来考虑到距离问题,我们转校去了家附近的实验小学,被推优到了文莱。读了一年多,高强度的学习让她很不适应,不仅学习成绩掉下来,人也焦虑了许多。

考虑再三,我们最终放弃“鸡娃”式的教育,让她去读了国际学校。后来有了老大经验,我们发现,学校不是最重要,而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

如今大女儿被多伦多等好几所大学的数学系录取,二宝独立能力比较强,养成一个习惯后自己知道要学习,就读的莘松中学实验班。

《海街日记》剧照

这也让我们真正意识到,身为父母,并不是送孩子去补习班就是最好,更多的是花时间了解自己孩子的长处,陪伴与家庭氛围的营造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我很骄傲的是,我的孩子们都没去过补习班,更多的是为她们的爱好做铺垫。

若是住在我们小区的邻居们,大概会经常看到我家姑娘总是自己在外面玩,别人家的孩子都会有家长跟着,但我们在她幼儿园小班时,就已经“放养”了。

不出小区、按时回家,我们与孩子讲好玩乐的时间与规矩,其实也是在培养她的独立意识,在属于个人的空间里,自己学会交朋友,长成完整的人。

05

即便我女儿未来不想生孩子

那也是她的自由


我的公司专门做企业中高层培训,听上去高大上,但实际上仍然是个乙方。

以往对接的甲方很多年龄相仿的对接人逐渐进入退休阶段,人事更替之后,对接人大多都是80、90后。今年虚岁50的我,仍然要去跟这种比我小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打交道,不管是沟通方式还是体力都有些跟不上了。

工作的辛苦让我多少次想放弃。前几天出差,有天晚上见完客户心里憋屈,我骑了15公里的车一边散心一边当锻炼。我甚至想,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也用不着活的那么辛苦。但一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心里仍然会涌出动力。

《海街日记》剧照

之前有媒体调查大家的三胎意愿,有数据显示仅有8%的家庭考虑生三胎,更多的人调笑“民不聊生”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焦虑情绪。一来无非是经济负担养不起,二来也是觉得教育成本贵,三来更有人觉得生再多也不防老。

这一代年轻人,比我们活得更自我。不过这次政策开放的同时,我觉得似乎也印证了另一种自由——有不生的自由,也有生三胎的自由。

或许,未来我的女儿们也会这样认为,我不会过多干预,但我想,至少她们之间会互相有个伴。

《海街日记》剧照

在我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给她。也如大多数独生子家庭的孩子一样,大宝个性比较强,但有了二宝,立刻能看到她变得懂事了,会照顾妹妹,与她分享自己的东西。而三宝出生之后,二宝也会帮她换尿不湿。

尽管孩子一多,繁杂琐碎的家务事也多,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上确实失去过一些机会,但我家3个孩子的独立与担当能力都非常不错。

孩子们彼此能够照顾,性格上谦和温柔,那时候我觉得我是对的。

《海街日记》剧照

偶尔也会有人问我,要做一个三胎妈妈要做好怎样的准备?

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养育方法,但首先还是需要做好基础的物质储蓄。

其次,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尤其花时间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不要刻意“富养”,生活越简单,其实孩子们越会不挑剔。

最后,家庭氛围的营造也是最重要的。带孩子不要一个人抗,适当与孩子一起分享责任和难处,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凝聚力与信任感,绝对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

文/钟情
图片来自电影《海街日记》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活着本来就是一件需要努力的事
我的海街日记
海街日记
海街日记四姐妹
儿子的日记1
冷色调,让你的照片耐看又高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