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小衔接陷入恶性循环,幼儿园、小学、家长究竟怪谁?

上周五,教育部发布的《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在幼教圈刷了屏。

提到幼小衔接嘛,我本来以为无非还是“去小学化”这些老生常谈。但点开一看,这次是“动真格”了,而且......

幼小衔接这件事,终于轮到小学操心了!


01
幼小衔接不顺畅
真不是幼儿园的错

很长一段时间里,提到“幼小衔接”,人们就会理所应当地认为,这是幼儿园、尤其是大班后期要完成的重要工作。

可是,幼小衔接仅仅是幼儿园的事吗?让我们来看一张图:



这张图的三个圆分别代表了幼小衔接中的“三方势力”:幼儿园、小学和家长,而这张图中三方的现状,共同构成了幼小衔接的“恶性循环”。

如果幼小衔接只要求幼儿园做出努力,那么结果是怎么样的?再看一张图:


没用啊,家长还是要让孩子提前学,不过是促成了培训机构的生意。

所以,在幼儿园老师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并认真培养孩子们对小学的向往、学习习惯的情况下,把幼小衔接的问题“推锅”给幼儿园,实在是不公平。


02
问题的源头其实是...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儿?让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 是幼儿园想要提前让孩子学知识吗?不是,幼儿园希望能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

◇ 是小学想偷懒,希望入学的孩子就一起提前学习好了吗?不是,小学希望孩子们的起点是一致的,老师才更容易把握前期的教学进度。

◇ 是家长生怕孩子跟不上,让孩子进行“超前学习”吗?是的。


原来问题出在家长的期望,或者说这个社会“内卷”的风气上。

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社会,也不能去“挑选”家长,那么对于教育者来说,这难道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吗?

当然不是,而且这次的《指导意见》恰恰为教育者们,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指了一条明路。


许多媒体在报道、分析这份文件时,用下面三句话来概括:

1)禁止幼儿园开设学前班。
2)禁止校外机构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
3)小学严格执行就近入学。

确实是很关键的三点,但这也只是政策的其中一部分专项治理措施。《指导意见》究竟说了什么,我们先来拎个重点!

教育部《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重点提炼

主要目标:
1.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2.幼儿园、小学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改变。
3.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

对应问题:
1.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
2.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
3.衔接机制不健全。

主要措施:
1.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
2.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
3.建立联合教研制度。
4.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
5.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专项治理:
1.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进行违规培训。
2.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坚持零起点教学。
3.幼儿园满足需要的地方,小学禁止办学前班。
4.幼儿园去小学化,禁止设学前班。
5.高度重视大班幼儿流失情况。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指导意见》重点要做3件事:

1.幼儿园继续“去小学化”,做好入学准备教育。
2.严打小学“按成绩招生”、“教学起点高”等问题,并要求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
3.建立幼小协同机制。

第一点,幼儿园这些年来一直在做;第三点,与一线教师关系稍远,需要领导部门的指挥。

而第二点,对于小学的新要求,可以理解为一个重点。

幼师也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次:幼小衔接,终于轮到小学操心了!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太好了,幼小衔接终于是小学的事了。那我要提醒你,没有这么简单。

《指导意见》中有一个关键词——“双向衔接”:幼小衔接的顺畅,是离不开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努力的。

新政之下,幼儿园和幼师们应该做好那些事?幼师口袋帮你梳理好了!

01
坚持“去小学化”

前面的“恶性循环”里,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是重要的一环。为了打破这种循环,“去小学化”仍然是幼儿园应该坚持做到的。

如果你对“去小学化”是什么?怎么做?还不熟悉,建议你看看下面的文章“补补课”:


02
做好入学准备教育

当然,不教授小学知识,不代表不为孩子升入小学做准备。《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到“幼儿园要做好入学准备教育”。

什么是入学准备教育?它包括哪些方面,《指导意见》以附件的形式,一并发布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再一起来划下重点吧:


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
重点提炼

关键:

1.全面准备:入学准备教育是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几方面的有机融合和渗透。

2.把握重点:
1)入学准备要循序渐进,从小班就开始逐步培养。(广义幼小衔接)
2)根据大班幼儿园特殊需要,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关键素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入学准备教育。(狭义幼小衔接)

3.尊重规律:将入学准备教育融入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

具体维度:

1.身心准备:向往入学、情绪良好、喜欢运动、动作协调。
2.生活准备: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安全防护、参与劳动。
3.社会准备: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
4.学习准备:好奇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各项维度也有具体表现和教育建议,老师和家长可以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完整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


为了帮助各位老师,幼师口袋也整理了实用的入学准备教育,各位老师可以各取所需,自行选用哦:


03
积极向家长传递
正确的教育观

回过头来,问题的根源实际上还是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教育风气,幼儿园和小学的努力只是为了让家长少了“跟不上”的焦虑,但对于那些“觉得孩子就该提前学”的家长,我们作为教育者,有必要向他们传递正确的教育观。

有的老师一听到要和家长沟通就头疼,别担心,我们用三篇文章和家长说清楚三个问题就可以啦!

问题一:幼儿园里到底学什么?
告诉家长,幼儿园不是不教知识,而是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获得经验、习得习惯。


问题二:提前让孩子学点,有什么不好?
告诉家长,超前学习的优势是一时的,危害却是终生的。


问题三:入学准备教育,家长要做些什么?
告诉家长,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同样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帮助。


04
配合好小学的
幼小衔接工作

《指导意见》也提出,幼儿园、小学要通过共同教研,来促进幼小衔接坡度放缓。这也给幼儿园提了个醒,幼小衔接不进是园里的事,也要走出幼儿园,和小学“打好配合”。

许多幼儿园会在大班下学期组织孩子们去附近小学参观,或者邀请已经毕业正在读小学的哥哥姐姐们回到幼儿园进行分享。这就是幼儿园和小学配合的很好例子。

未来小学需要开展入学适应教育,肯定也会和幼儿园有更多合作,到时候幼儿园也应该积极配合,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嘛!


写在最后
很高兴,我们确实看到未来幼小衔接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而在我眼里,除了促进教育公平、顺应儿童天性这些高大上的目的,还有一个原因值得我们这么做。

把快乐还给幼儿园的孩子,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对于新政,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是一份给家长的,幼小衔接指导手册
幼小衔接:衔什么,怎么接
乡村教育者手记|相琼: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耐心陪伴静待花开
事关大家的幼小衔接焦虑,国家终于动真格了!
幼小衔接指导手册来了
【家长讲座】幼小衔接中家长工作指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