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课件·太阳病概说

太阳包括手、足太阳二经和膀胱、小肠二腑。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抵腰,络肾属膀胱;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外侧,循臂至肩,下行络心属小肠。由于经络的相互络属,使太阳与少阴构成了相互表里的紧密联系。

太阳的生理功能特点可概括为:

①阳气较多,正气旺盛:太阳又称“巨阳”、“老阳”,《内经》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按照阴阳以其气多少分类的基本原则,太阳是阳气较多之意,故太阳的阳气旺盛、抵抗力强。因此,《素问.热论》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

②职司卫外,统摄营卫:由于太阳的经络散布于人体之表,是人体最大之经,特别是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并行身后,因背为阳府,督脉又为阳经总督,故为阳经之长,为诸阳主气,其阳气充盛而能卫护体表。太阳之气,行于体表的隶属于卫气,卫气者,有肥腠理,温分肉,司开合,卫外固表,抵御外邪之功。太阳统摄体表营卫二气,具有防止外邪入侵的重要作用,所以《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太阳主外。”值得提出的是,由于肺合皮毛,所以太阳病也与手太阴肺经的病变有密切关系。

③六经藩篱,受邪首当:“太”有开初之意,由于太阳居六经之首,主一身之表,故外邪侵袭,太阳首当其冲,发病最早,太阳病多为外感病的初起阶段。

④参与气化,主司排水:因小肠主分清别浊,膀胱为州都之府,通过气化貯、排尿液,二府通和,气化如常,则尿液得以顺利排出,反之每致小便异常。

⑤内应少阴,表里互通: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二者经气互通,功能互依,太阳主表有赖于少阴里实,而少阴主里,又有赖于太阳表固。故《灵枢·本脏篇》说:“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二者的关系。因此,太阳失固,就会导致邪传少阴,而少阴里虚,又可导致太阳虚馁,易受外邪。

正是由于太阳的如上功能特点,当病邪侵袭人体之时,正气奋起抗邪,于是,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太阳病,又称表证。因病属初起,正气旺盛,抵抗力较强,证候表现多属阳性。因此,太阳病之病因多为外邪侵袭,病程为初期阶段,病位在一身之表,病性多属阳实范畴,故《伤寒论》将太阳病列为六经证治的第一阶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经对冲与脏腑别通
阴阳六经“开、合、枢”的功能与诊治思路
阴阳之道--三阴三阳之道器与体用
六经阴阳辨证百病精髓论
六经辨证之太阳脉症
【《伤寒杂病论》六经病证百病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