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展览 李磊:“转型”后进入井喷式创作
“诗象”李磊个展相关信息:
展览时间:2019-11-14 - 2020-01-18
展览机构:3812 伦敦画廊
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10时至晚上6时半 星期六上午11时至下午2时
展览地址:英国伦敦圣詹姆斯莱德街21号SW1Y 6PX
英国时间11月14日,李磊个展“诗象”在3812伦敦画廊举办,新作《止观+》联画系列首次全球公开展示外,罕见同台展示了李磊的16首诗歌。
这次展览是李磊首次英国个人展览,也是他以全职艺术家身份举办的首个展览,由3812画廊联合创办人许剑龙策展。
近几天看艺术家李磊的朋友圈,他在英国很忙。
12日,在温莎堡皇家图书馆,馆长特别为他拿出了看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荷尔拜因的素描原本。李磊看到这些素描很兴奋,在朋友圈感叹“赞赞赞!”;
14日,莎拉公主会见了李磊;这一天,“诗象”个展开幕;
15日,英国皇家绘画学院学生与李磊讨论绘画的意义,了解东方艺术家的思想;下午还与学院老师讨论艺术观念和教学问题。
就像上面部分列举的,本次李磊英国行不仅是单一的展览,而是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对于此次多维度交流,李磊表示:“用深入了解、沟通交流的方式,在各自角度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共同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文化交流特别有意义。”
其实,早在2018年,李磊便被收录为英国独角兽出版社《中国艺术家系列丛书》的首位艺术家,出版的《李磊——绽放的色彩:中国的抽象艺术》,让西方读者得以清晰、全面地了解这位中国文化中重要画家的职业生涯。今年德国一家出版社也出版了李磊的个人画册。这说明,在当下,西方也希望了解他们文化体系之外的艺术家生态。
英国伦敦皇家绘画学院董事局主席查尔斯·索莫瑞斯·史密斯爵士认为,从李磊的速写与绘画创作,到近年的诗性抽象作品,此次交流活动提供了英国学生认识中国当代艺术的难得机会。
从官职退下来的这半年来,李磊的工作状态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换了一种工作方式和对象。因为能相对自主地安排时间和事情,所以他比以前更忙。
在介绍展览里,我们会听到李磊身份“转型”一说。其实这是李磊向往已久的身份转换,艺术评论家龚云看来,当完成身份转换后,李磊迅速调整状态,进入井喷式创作中,这说明他前期准备、思想情绪的积累比较充分。
例如,与朋友去景德镇瓷窑,与别人的画瓷不同,通过了解和学习瓷器的工艺、材料、技法后,李磊开始放手“玩瓷”。除了雕刻、塑造外,将完好的瓷器砸碎重组、丰富的釉色的变化、材料的可塑性,他连续工作24小时的研究“诗瓷”。
今年,李磊通过并置组合形式,创作了全新系列《止观+》,两件作品中动与静、繁与简、收缩与开放、纠结与豁达的强烈对比,让他的艺术充满张力,作品也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意涵。
而在李磊的艺术生涯中,“转型”可不止一次出现。从具象到抽象,从形到意,“对他来说其实是对自己的了解,他在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推广艺术”,龚云表认为,不管哪次转型,没有极大勇气是做不到的。
YC艺术网:这次“诗象”展览中,您在选择作品上是如何考虑的?怎么想到将诗歌和绘画同台展示?
李磊:我的抽象艺术作品中包含了很强的文学性和音乐性,以及意象上的跳跃性,被我概括为“诗性抽象”。现在许多人都不关心诗了,但艺术要有诗意,生活也要有诗意,而我的画就是诗意之外的“象”。诗歌本身就可以独立成型,同台呈现,能成为观众了解和理解我的作品的重要参考。作文加盟www.sehyzw.com
除了绘画,我还做雕塑、装置、瓷器、服装等各种各样的作品,这次伦敦的展览特别强调艺术和诗之间的关系,所以主要选择了抽象绘画作品,也是“诗性抽象”这部分作品。当然,我相信以后可能还会有机会再展出其他作品。
李磊:《止观+》系列是今年正在创作的全新作品,相较之前,其实是我思想的再深入。
我最早创作《止观》是在1991年,在不大的木板上创作了一组油画《止观》,上面勾划了一个平面躯干,在这个躯干中有各种各样的图形,表现沉静中的各种现象。
2005年,我又开始创作《止观》,这次用各种各样的色彩在画布上融合,表现逐步趋于圆融和解脱的境界。
今年,我将2015年创作的《止观》与其他调性迥异的作品并置,一个是充满表现性构图与大胆用色的画面,另一个是富含精神性冥想色彩的平静渐变画面。我发现把两种气质的画面放在一起,可以看到世界的复杂性和可能性,暗示了时间、空间的多维与复合。
这整合中的作品,有我以前的《海上花》、《庞贝的焰火》等,也有一些其他新的作品。
所以《止观+》也是说,我们要有一颗沉静的心来面对复杂的世界。这样观众在作品前,就像照镜子,在沉静和喧嚣的对比中看到自己生命的定义。它是一种反思,具有社会意义。
YC艺术网:除了《止观+》,您最近还有什么创作?
YC艺术网:这次英国行中,涉及到很多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李磊:会和英国皇家绘画学院学生有课程演讲,并且和他们老师交流,其实我也特别希望是这样的。
我们不能以旅游者身份去简单参观学习,客客气气打个招呼就算了,而是要深入了解和平等交流沟通,从各自角度提出一些方法、建议,共同来解决问题,这对世界了解中国特别有意义。
我作为中国艺术家,其实也承担着很大的抱负和责任。我们应该以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知道艺术家是怎么思考的?中国人的文化背景是什么?我们的文化基础是什么?什么是我们的文化哲学?我相信通过点点滴滴交流一定会起作用。
YC艺术网:这种交流畅通吗?
李磊:这次展览和相关活动,是3812画廊创始人之一的许剑龙发起。许剑龙前期做了大量沟通工作,把我介绍给他们,让他们对我和我的艺术感兴趣,让我的艺术被别人所认识和理解,并表示出一种需要。
这个很重要,因为文化是人类共同财产,共同享用。不管它是从哪里发出的,只要我们读到它,我们内心会感动。无非是你艺术上有没有这样的表达,有没有合适的渠道。现在我们条件越来越好,我们也能去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YC艺术网:西方的抽象绘画在中国发展较缓,但现在再看抽象,它似乎又成为了过往。您现在怎么看待抽象艺术?
李磊:抽象艺术它不仅仅是一些图像,西方现代艺术的思想进程中纯图像、纯形式的方法已经过去了。我们今天在这基础上进行升华,在典型性的形式上表现出我们的态度、情感和文化,这就会变得可读。
YC艺术网:您觉得,在西方想要更了解中国文化时,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身份去面对西方呢?
李磊:别人怎么看我们,这不是我们考虑的事情,我们做好自己就行。艺术家也不是说为了得到欣赏、赞扬而去做艺术,大部分艺术家很淳朴的仅是基于最简单的自我需要。
而我是中国人,生长在这个土地上,我所有的滋养背靠着它的文化背景。所以我在表达时自然就有了中国标签,也有了中国文化的烙印。别人就把你当成中国艺术家,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
但我们不要固步自封,不要简单地把自己标识为某一个特定区域的艺术家,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现更多是要坚守自己文化本位,同时也要互相理解和体谅,这是一个世界良性发展的基础。
同时在传统基础上整合新的、当下的、时代的,甚至是面向未来的艺术。现在我们做好自己,已经很幸福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师作品欣赏:李 磊
展览&对话 雅行&刘钢:朱金石借上帝之手完成作品
艺术人物 张德建:现在的我自由了因为评判标准掌握在自己手中
静穆的优美(艺苑掇英)
后现代静物,Robert Rauschenberg生前作品展览 | 理想生活实验室
可能同是中国人的缘故,她的作品我确实很喜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