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数据时代,天底下无新鲜事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在互联网行业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互联网公司在日常运营中生成、累积的用户网络行为数据。这些数据的规模是如此庞大,以至于不能用G或T来衡量。大数据时代也带来了身价不断翻番的各种数据。由于急速拓展的网络带宽以及各种穿戴设备所带来的大量数据,数据的增长从未停歇,甚至呈井喷式增长。

一分钟内,微博推特上新发的数据量超过10万;社交网络"脸谱"的浏览量超过600万……

这些庞大数字,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致富手段也许就摆在面前,它的价值堪比石油和黄金。

事实上,当你仍然在把微博等社交平台当作抒情或者发议论的工具时,华尔街的敛财高手们却正在挖掘这些互联网的"数据财富",先人一步用其预判市场走势,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收益。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这些数据都能干啥。具体有六大价值:

●1、华尔街根据民众情绪抛售股票;

●2、对冲基金依据购物网站的顾客评论,分析企业产品销售状况;

●3、银行根据求职网站的岗位数量,推断就业率;

●4、投资机构搜集并分析上市企业声明,从中寻找破产的蛛丝马迹;

●5、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依据网民搜索,分析全球范围内流感等病疫的传播状况;

●6、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依据选民的微博,实时分析选民对总统竞选人的喜好。

大数据(big data,mega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的5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大数据里面的一个小元素,每天早上起床打开手机,问问siri今天的天气,打开高德地图查询路况,甚至打开微博翻翻好友近况,打开淘宝淘一些产品,打开京东,甚至于打开美团....手机那头,你早已成为大数据里面的一个随机抽样抑或是一串代码数字。目前推荐算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和基于知识的推荐。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你之前喜欢什么,那么后面就还会喜欢什么。比如你之前在HBO上看过Game of Thrones I,那么你很大概率会喜欢Game of Thrones II,于是就给你推荐了。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你朋友喜欢什么,你很大概率也会喜欢。比如说你男朋友喜欢看李子柒的视频,那么就会给你也推荐。基于知识的推荐算法加入了专家知识,适用于特定领域的推荐。Take aways: 1. 数据可能很奇怪,但数据不会说谎!2. 大数据时代没有隐私,你以为你藏得很好,其实你在裸奔。小编征集来一些细思极恐的事件。

前几天下午下班刚收到发了工资.....

@十三良月

大概就是聊天说到拔智齿

百度就推送了消息😂

@迦南地

大数据时代,你我真的是在裸奔。。。

之前在某公司,安全部在做新员工培训时,为了展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现场要了一个新员工的手机号,输入他们的一个系统,立马展示出该手机号关联的若干个网络账户及密码、收货地址等密密麻麻一堆个人信息…

@露从今夜白

有一次朋友跟我开玩笑,说他“再乱花钱就穷得连骨灰盒都买不起了”。

我当时就特好奇,骨灰盒不过一个木匣子,贵又能贵到哪去。遂手贱去淘宝搜索了相关商品......

你能想象后来一个月我的各种弹窗广告、app广告、淘宝推荐都给我推些什么东西吗......

@在评论区找自由

使用的社交平台类app不太多,但是真的无比厌恶这一点:大数据算法只会推送你喜欢或者近期关注的东西。使用新浪微博尤其感受到这一点。即使是喜欢的东西,也会常常被逼到快窒息。

越来越觉得,这种大数据算法,只会让人视野愈加狭隘逼仄。用自己的喜好做牢笼,关住你的眼睛和思维,有点可怕。更可怕的一点是其实很多人意识不到这点,会被自己喜欢的观点洗脑而笃定不移。大多数人只是相信自己喜欢的观点,再加之反复推送的类似观点洗脑,日久天长,自然无法相信与自己所见不同的思想,且独立思考能力慢慢退化。然而,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饮雪

我哥去年婚内出轨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刚开始瞒天过海,放汤不羁,应该体验了一把男人极致的快乐吧,这个时候我嫂子一点风声都没听到,直到有一天,抖音给她推送到了小姑娘拍的视频,下面评论还有和我哥的奇怪互动,然后后院着火、一片狼藉、惊世骇俗、女之耽兮不可脱也、通天修为紫金锤、孔雀东南飞、逝者安息一路走好。于是我在惊叹之余差点笑掉了下巴!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只知道抖音精准投放做的好,但也不至于这么精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想一想还是蛮可怕的,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有他的手机。

@南一

科技时代

@一念

感觉上网购物、浏览文章啥的都被思想垄断了。大数据的目的还是为了牟利。当商家比你更明白你的需求,身为消费者的你就成了小白鼠。所有人都被迫遵循同一种被剖析的规则。

可是,即使需求被满足,我们也还是没有躲开现代人所面对的空心化。我们还是会感到空虚、焦虑。所以细思极恐的是什么呢?是这个世界还是被更上层的人用更强的力道操控着。他们掌握了我们的信息,我们却掌握不了他们的信息。这种无形的权力关系又把人变成了提线木偶。我们没办法让上层感受到我们的力量,我们对他们而言形同虚设。

所以说,为什么许多人觉得自己贱呢?你已经成了孙猴子,还只能乖乖地在如来佛的手掌里跳舞。

那些掌控大数据信息的人,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你只能对着如来佛(屏幕)傻笑。把他的面部表情当做信息来源。

在当下的时代,很难定义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怎样的个体。我们所能拥有的精神的一切都在无形化地被消减。想要改变现状已经很难,想要维持现状有时却更难。我们想要对峙、呐喊,可是对手在哪里呢?当下,个体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失去对手。我们的对手都把自己保护的太好了,让我们没有下手的机会。我们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平衡,试图以自我为中心,却又连自我都没弄明白是什么。

所以大数据只是让渺小的个体更加渺小。它把所有人都容纳成自己的一部分,很难说会获得什么代价,却让我们处于被动的困局,引发新的个体的牺牲。前浪带走了一大波资源,稳定了各种行业的生物链。后浪在互联网中见识了中产阶级生活的奢华,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焦虑。我们沉浸在自己的生活里面,用力赶也赶不上来。

任何人都可以批判新时代的年轻人,可年轻人也当真一代比一代更强,可是睁开眼睛看看,只是这个时代整体都强了,个人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我可以在无聊时间刷刷抖音,看看B站。我也喜欢记录生活,在很多平台上写一些流量很小的文章,但是这不应该是劝导年轻人沉迷网络的理由,众所周知,毕竟在中国还有很多人,是没有看过电视的。

你可以说,这是商业,你们的消费市场并不是针对他们。但是,他们或许就是未来,和坐在京城豪宅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二代一样。

所以,我可以接受这种媒体形式的存在,我也可以用力去追赶热爱的生活。只是这就像宫崎骏的动画一样,我只看到了描绘的爱情多么完美,描绘的千寻多么勇敢,他们的意志多么坚定,并没有看到,背后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青年最应该明白的道理应该是:风光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用尼采的悲观主义来讲,就是跨过悲伤的事实,终得到快乐的认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客问答】数字时代,你被算法“绑架”了吗?
算法时代深度解读?
玩抖音的年轻人, 终究遗弃了Facebook
怎么能避免抖音大数据推荐呢?抖音大数据推送怎么禁止
大数据下的融媒体
人工智能在乌镇火了,13个趋势值得关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