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信商业化沉迷,腾讯觉醒了吗?

 主笔  |  Ahuo

“既生亮,何生瑜?”QQ月活数量为8亿,而微信月活数量突破了10.58亿。

在QQ游戏下滑之际,无论是张小龙还是马化腾仍然执着于微信生态。微信代表了憧憬未来,虽然它的商业化尚未真正到来。

受财报业绩压力,马化腾寄望微信的财务数据好起来。事实上,微信渐渐增添了亮点。比如8月15日腾讯发布中期业绩,微信仍然光彩夺目。

颇具对比意味的是,与QQ相比,二季报中QQ月活数同比减少5.5%,目前为8.03亿,已经被微信“甩开一条街”。

关键问题在于,微信商业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它将如何去求索?现在看来,有人认为微信杀死了QQ。这一说法是不是危言耸听?

1

“10亿级流量”的困惑

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0.58亿,比去年同期增长9.9%。这个数字比今年第一季度末增加1800万,其中包括多方面的“利好”信息:

1)小程序及微信支付的使用场景迅速扩大;

2)日活跃账户增速超过月活跃账户增速;

3)反映了用户参与度及黏度继续提升;

4)小游戏及朋友圈用户活动继续增加;

5)每个用户每日使用时长不断增长。

基于这些数据的增长,马化腾对于微信的商业化信心满满。让他意外的是,原本寄希望于公众号的流量带来商业变现,但是内容同质化与低俗化让公众号的口碑大打折扣。

2012年,微信正式上线公众号平台,接下来的六年间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2000万。但是微信的商业化直到2014年才真正启动。

2014年8月28日,马化腾推行一项新举措——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帮助传统行业将原有商业模式移植到微信平台。接下来,2014年—2016年间,是公众号创业的黄金期。

然而一个可怕的现象正在发生,当全民都在玩转自媒体的时候,公众号平台也在恶化,如流量大号化、文章水平下降,以及同质化竞争等等。发现问题之后,微信火速开放搜索功能,重新定位朋友圈微商生态链,并且在朋友圈与微商信息中增加检索和订阅功能。

公众号流量商业化模式遇到巨大阻力,并且引发一场深刻的思考:除了社交和游戏,微信真能连接一切吗?微信10亿级流量能给商家带来什么?又如何从中变现?

除了公众号之外,现实困境再一次敲响了微信商业化的警钟。马化腾仍在寻找变现路径,与电商合作成为必然选择。最近小程序正在打通微信搜一搜,比如可以直接进入京东小程序,买到大部分商品。也就是说,京东购物小程序里的商品,搜一搜大多都能找到。

用户点击任意商品,还能快速跳转至“京东购物”小程序的商品结果页,可直接购买商品,这时你会发现——微信完全就是电商平台。

很多人或许已经忘记,早在2013年腾讯15周年之际,马化腾在《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中提到——“连接一切”。

5年以来,“连接一切”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条基本准则。随后于2016年10月的云栖大会,马云提出“新零售”,掀起了互联网+的另一股新浪潮。

回顾初心“连接一切”,这不仅是马化腾的梦想,更是他毕生的追求。通过“连接一切”,马化腾终于淡化了早期对于QQ与游戏的痴迷。而照亮整个互联网时代的QQ,仍然是腾讯的一头“现金奶牛”。

互联网+的两位教父级人物,以他们各自的梦想推动了互联网商业化与场景化的激流汹涌。微信平台从一开始,步步为营开发了小游戏、支付、红包、小程序、搜一搜、订阅号等一系列服务功能。

微信接下来的商业化之路该如何走下去?马化腾只能耐心等待机会。与QQ游戏的巨额利润相比,目前微信商业化的前景仍然一片迷茫。

【微信的前世今生】(大事记)

第一个阶段:

微信的孕育期: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

1、微信(WeChat)于2010年10月筹划启动,由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 。

2、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针对iPhone用户的1.0测试版。该版本支持通过QQ号来导入现有的联系人资料。

3、在随后1.1、1.2和1.3三个测试版中,增加了读取手机通讯录、与腾讯微博私信互通,以及多人会话功能。

4、截至2011年4月底,腾讯微信获得了四五百万注册用户。

第二个阶段:

微信的爆发期: 用户数量超过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

1、2012年4月19日,微信发布4.0版本。这一版本增加相册功能,可以把相册分享到朋友圈。

2、2012年,微信正式上线了公众号平台,接下来的六年间微信的公众号早已经超过了2000万。

3、2013年10月24日,用户数量超过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

第三个阶段:

“连接一切”(微信的商业化)——闭环式移动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

1)2014年8月28日,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帮助传统行业将原有商业模式移植到微信平台。

2)2014年——2016年间,是公众号创业的黄金期。

3)2016年6月,微信上线了“朋友圈热文”,它跟今日头条都是算法分发机制。

4)2016年9月21日,微信小程序正式开启内测;2017年1月9日0点,第一批小程序低调上线。

5)2017年5月,微信实验室推出了“看一看”;“看一看”还增加了“视频”等功能。

6)2018年6月20日下午,微信订阅号更新为信息流模式,所有的订阅号信息按照时间排序。

2

“决战”今日头条

正当马化腾醉心于“连接一切”,全力打造一个闭环式的移动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张一鸣的今日头条横空出世。

张一鸣于2012年3月创建今日头条,2012年8月发布第一个版本。

与此对比,微信(WeChat)生于2011年1月21日;2012年3月,刚满一周岁的微信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随后微信进入爆发期,2013年10月,微信用户数量超过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

最近5年以来,不可否认的是,今日头条的崛起是微信公众号势危的重要原因之一。微信公众号靠主动阅读和个性化定制的传统模式,受到了来自今日头条算法分发式平台的巨大挑战,用户大量的碎片化时间都在今日头条上消耗殆尽。

根据《2018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报告》,头条的总使用时长从3.9%增长到了10.1%,而在过去半年里头条增长的6.2%几乎全部来自腾讯。

2018年,今日头条的信息流广告营收目标提升到450亿元。张一鸣提出2020年100亿美元销售额的目标或在明年就能提前实现,这些广告收入同样是从巨头口袋中夺得。

腾讯迫于迎战,马化腾以及团队一致认为,最有机会破局的还是微信,特别是公众号。为此,微信推出的几大新举措颇得人心,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2016年6月,微信上线“朋友圈热文”。它跟今日头条都是算法分发机制,即用户行为习惯的深入分析。

2)2017年5月,微信实验室推出“看一看”功能,基本上就是“朋友圈热文”升级版本。“看一看”还增加视频等功能,进一步强化阅读体验。

3)2018年6月20日,订阅号更新为信息流模式,所有订阅号信息按照时间排序,被认为是微信发动了一场针对今日头条的大决战。

4)为了增强用户体验,微信突然宣布新增“双向删除”功能;对方删除你后会同时删除;对于手动清粉来说,是一个重要突破。

5)微信更新语音功能,增加粤语和英语识别,让更多用户不再有语言方面的识别烦恼。不久的将来,微信也会支持地方话。

从微信订阅号的种种动作来看,腾讯已经开始加大尺度,探索市场特别是用户反应。与今日头条硬碰硬只是时间问题。

业界认为,微信订阅号的信息流来了,腾讯或许又会多一条生财之路;未来在中间插播广告,这都将成为可能。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同样带来“吐槽”。

一方面,很多读者可能会喜欢信息流的阅读方式,因为不用去找了,也不用一个号一个号点进去看。

另一方面,因为信息流的关系,微信流量加速流向更大的媒体号、新闻号、八卦号和热点号,而重重打击了以原创内容为主的个人写作者。

在这方面,今日头条对于个人写作者的支持活动要远大于微信。比如,今日头条在全国各地推广的“头条创作空间”,正在演变为个人作者的孵化器,从而广受欢迎。

这一经验或许值得微信深刻琢磨,更多类似的举措正在实行,而且今日头条运作得更深入、更加广泛。微信似乎更加高高在上,没有像今日头条那般为创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渠道服务。

“微信是高傲的,头条是踏实的。”正如很多自媒体所言,整个腾讯公司都躺在一张互联网的温床上享受流量红利。

3

牺牲了QQ?

现在看来,有人认为微信杀死了QQ。这一说法是不是危言耸听?未必!

对于现阶段的腾讯而言,在体系内面临牺牲QQ的潜在危机,体系外则必须迎战今日头条的算法模式。

更加残酷的是,算法模式被公认为代表了一种技术与应用的创新;而微信陷身于传统互联网模式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早在2017年,马化腾在公开场合透露一个信息,未来几年牺牲QQ是必须的。此话一出,震撼了整个互联网。

最先知道这个消息的是腾讯内部,因为是在某个内部座谈会上,一向低调的马化腾爆出惊人内幕——微信只不过比竞争对手领先2周,微信出来后打击了QQ的业务,QQ做了巨大牺牲,但也是战略必须。

可以看见,马化腾在QQ与微信之间面临一场艰难的抉择,最后他选择了与时俱进,果断开足火力推广微信。在战略上,微信和QQ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线,微信更加注重生活场景,QQ则比较偏向低龄化。

作为互联网社交工具,微信与QQ绝大多数功能相似,少量的功能才有差异化。正因为在功能上长得太像了,微信几乎完全可以取代QQ。

最大的区别在于,微信没有会员功能。会员功能衍生的东西其实很多,首先就是盈利问题。微信没有会员就意味着放弃这一块,损失的经济收入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微信为什么这样做呢?一度引发互联网业界反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微信想走TOB的企业路线。

微信修改了QQ的TOC赚钱路径,更多是通过认证、广告、营销等手段赚企业的钱。比如微信企业认证是300元/次/年;同时微信为京东提供了入口,打通了电商平台。按照这种TOB路线,微信可以开发很多商业层面的机会。

目前来看,腾讯的战略是以微信、QQ及公众号、小程序为基础,把基础电商能力赋能给广大商家,构建一个完整丰富的社交生态圈。

有一种观点指出,微信的TOB建立于以手机为载体的互联网生态圈,QQ则立足于PC端。我们不仅反思,当TOB模式从PC端移植到手机端,还能承载无穷无尽的商业场景吗?

这注定了互联网场景的发现与开发速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期间至少需要50年左右的积累才能逐步完善起来。仔细算起来,微信自从诞生至今才8年时间,离成熟还早得很。

微信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对于商业化不能过度挖掘,否则会导致拔苗助长的后果。另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随之而来,微信能连续火爆50年吗?如果不能坚持这么长久,所谓的商业化将是一句空话。

此时此刻,马化腾觉醒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信小程序,《腾讯传》读后感
马化腾力推,微信小程序即将迎来爆发拐点
微信诞生十年:张小龙深刻改变了中国
马化腾必定赢,张一鸣未必输!
微信是如何干掉支付宝的?
马化腾:如果你是QQ微信聊天中出现这些“字眼”对不起封你没商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