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婚没结成,原本差几天就能交付的新车,因为专卖店不能开业,也不能提车。”牛鑫捶胸顿足地说道。年前,他购入了一辆价格十多万元的起亚智跑做婚车,已经付了大半购车款,只等尾款结清后提车。
牛鑫原定于农历正月初八举办婚礼,但因疫情的到来被迫取消。然而,受影响的不只是牛鑫这样的消费者,已连续两年销量同比下滑的车市也因此步入深寒。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受春节长假和疫情影响,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万台,同比下降20.5%,是2005年以来的最低值;月环比下降19.8%,也为历年最低。
同样,2月前两周的车市数据更不乐观:一至二周的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下滑92%,第一周、二周日均零售仅有811台、4098台。
如此寒冬,给长安汽车的“自救”增加了一丝不确定性:2019年,长安汽车由盈利转向亏损,且数额巨大,预计亏损24-29亿元。长安汽车开始采取推新品、剥离亏损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发展新能源汽车等系列措施进行“自救”。
如今,完全复工仍待时日,长安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均受影响,这势必拖慢长安汽车的“自救”进程。
摆在长安汽车面前的翻盘之路,道阻且长。
掉队
长安汽车坠落的速度很快。
据财报显示,其从2016年净利润102.85亿元到2019年预亏24-29亿元,不过短短3年时间。
在2019年业绩预报中,长安汽车将业绩下滑原因,归咎于销量的下滑。据长安汽车披露的产销数据,2019年其共计售出176万辆车,同比下滑15.16%。
这一下滑幅度,远超上汽、广汽、吉利、比亚迪等车企,也超过了车市大盘降幅。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144.4万辆,同比下滑9.6%。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副秘书长曾丕权看来,长安汽车业绩、销量下滑的外部原因在于整个汽车市场环境不是太好。另外,国企体制、缺乏高端品牌、个别产品质量有缺陷、前期投入暂无回报等内部原因也对长安汽车业绩、销量造成影响。
曾丕权认为,长安汽车作为国企,比长城、吉利、比亚迪这些民企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在运转速度、体制改革、结构变革、发展新能源等方面总是慢人一拍,投入虽大,但短时间内很难见成效。另外,长安汽车过于依赖合资企业,而合资企业体制自身也存有诟病之处。
2019年,长安汽车合资板块销量均处于下滑状态,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全年累计销量31.76万辆,同比减少22.65万辆,降幅达到41.63%,远超其自主品牌降幅。
“长安汽车销量对长安福特的依赖非常大。”在曾丕权看来,一旦长安福特各方面表现不佳,就会影响整个集团。
“依赖症”
从过往数据看,长安汽车销量和业绩对长安福特的依赖,非一朝一夕。
2016年,长安福特销量达到巅峰94.38万辆。这一年,也是长安汽车的盈利高峰,净利润高达102.85亿元。
但此后,离百万销量仅一步之遥的长安福特快速坠落,开启“跌跌不休”模式。
2017年,长安福特实现销量82.8万辆,同比下滑12.27%;2018年,长安福特实现销量37.8万辆,同比下滑54.38%。相较于2017年销量,其2018年销量首次“腰斩”。
2019年,长安福特销量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再度“腰斩”,其全年销量18.4万辆,同比减少19.38万辆,降幅高达51.3%,也是长安汽车各子公司中下滑最厉害的。
对于长安福特销量大幅跳水的原因,长安汽车董事会办公室人士(以下简称“董办人士”)告诉「子弹财经」,主要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够快。
该董办人士坦言,“合资模式下,我们完全依靠福特方面的产品导入。福特作为百年企业,有它固有的研发效率,在引入新品方面,没有跟上中国市场变化的节奏,导致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够快,丧失了一部分消费者。一旦市场失去了,要再抢回来非常困难。”
长安福特销量大幅下滑的同时,长安汽车其它合资、自主品牌并未能形成有力支撑,甚至出现“拖后腿”的情况,导致长安汽车净利润大幅萎缩:2017年净利润跌至71.37亿元,2018年“大跳水”至6.81亿元,直至2019年预亏24-29亿元。
与销量、利润一起下滑的,还有长安福特的口碑。
近几年,长安福特旗下福克斯漏油、翼虎断轴、蒙迪欧臭味等质量问题引发车主不满,不少人将原因归咎于长安汽车。在汽车圈,“百年福特,毁于长安”的口号广为流传。
曾丕权对「子弹财经」直言,长安汽车个别产品质量有缺陷,用户体验不是很好,影响口碑,也是影响其业绩、销量的一大原因。
事实上,合资双方也在采取措施,试图挽救不断下坠的长安福特。
长安汽车董办人士对「子弹财经」表示,自2018年年底以来,福特和长安双方进行了非常密集的沟通,陆续发布了一些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推进长安福特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这些协议涉及很多方面,比如采购降本、研发能力的建设、经销商体系改革等。当然,这些措施要在这样一个曾经达到过百万规模的车企中逐渐落地,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体现。”董办人士进一步表示。
长安与福特已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曾经,长安福特销量的突飞猛涨,引得长安汽车业绩水涨船高,患上长安福特“依赖症”。如今,长安福特销量下滑严重,长安汽车也自然不会好过。
转机
合资品牌销量“大跳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全年销量表现同样不佳。
2019年,长安自主板块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合肥长安全年累计销量84.96万辆,同比减少7.23万辆,降幅为7.84%。
这一销量远不及几年前的数据。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年产销量就已分别突破100万辆,实现中国汽车历史上首个中国品牌的“双百万”,问鼎“自主一哥”。
作为国企的长安汽车,资源优于大部分自主车企,是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与吉利、长城汽车并称“自主三强”。
“长安汽车没有自己的高端品牌,是它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曾丕权对「子弹财经」表示,与吉利、长城汽车相比,长安汽车除了普通产品外,很少有新款,新款里也没有符合本土潮流的东西。
“新能源车比较有吸引力,也是趋势,但在这块长安汽车也没有太大表现。当然,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投入还是很大的,有所建树,但是短时间内没办法盈利。”曾丕权说。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2019年下半年以来,长安汽车销量已不全然是下跌状态,出现复苏希望。
“我们的销售政策并没有很大的改变,没有做官降。”长安汽车董办人士称,长安汽车销量上涨得益于产品的密集投放、CS系列特别是重磅产品CS75 PLUS的带动。
“去年全年,长安汽车陆续上市了CS85、全新CS95、CS15,9月份上市了重磅产品CS75 PLUS,增配了CS35和逸动的蓝鲸动力版。全年产品投放非常密集,产品的均价有非常明显的提升,产品结构也有所改善。以前我们低价的产品占比比较多,现在我们的销量主要来源于CS系列的贡献,加上CS75 PLUS这个重磅产品的带动。”
媒体报道显示,2019年9月上市到12月,CS75 PLUS总销量达到70011台。今年1月份,长安CS75销量达到24863辆,同比增长54.9%,其中绝大多数销量来源于PLUS版。
这在长安汽车自主板块内——合肥长安销量上得到明显体现。
2019年9月-12月,合肥长安单月销量分别为1.75万辆、2.47万辆、2.51万辆、2.78万辆,出现比较大的增长。在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大跌20.5%的情况下,合肥长安实现销量2.07万辆。
据长安汽车方面介绍,合肥长安为长安品牌乘用车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CS75 PLUS、CS15系列、逸动DT等产品。
“我们在合肥单独建有一个二期工厂,产能大概是24万辆左右,目前只生产CS75 PLUS这一款车。”长安汽车董办人士对「子弹财经」表示。
她表示,长安汽车销量的回升在业绩上已有所体现。“我们2019年一季度亏了20亿元左右,前三季度已经亏了26亿多,如果取24-29亿元的中间值,可以看到其实四季度就已经开始实现盈亏平衡了。”
自救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2020年能否成功翻身至关重要。
2018年4月,长安汽车启动“第三次创业”,曾立下宏伟目标:2020年,目标销量400万辆,市占率12.7%。其中,自主品牌销量246万辆,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第十二;新能源车销量35万辆,排名行业第一梯队。
如今,目标已进入兑现之年,长安汽车压力倍增。
“长安汽车不仅面临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压力,还面临转型压力。”对于长安汽车现状,曾丕权总结道,“转型不是说简单地把国企变成私企,更多的在于自我突破、供给侧改革、结构改革,一些不必要的业务都要砍掉。”
曾丕权对「子弹财经」表示,“之前跟朱总(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有过交流,长安本身情况复杂,想改革、想创新、想变革、想发展新能源,这些举措他都想到了,但是去做还得需要适应市场。”
在过去的2019年里,长安汽车也颇为努力地“瘦身”,减轻财务负担。
比如,将长期亏损的长安PSA的50%股权以16.3亿元出售给宝能系,预计为合并报表增加税前利润13.52亿元。
随着“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的持续推动,“智能化”和“新能源”成为长安汽车发力的重点方向。
长安汽车放弃长安新能源控制权,引入4家战略投资者共计28.4亿元投资,加速其混改进程,预计为合并报表增加净利润22.91亿元。
不过,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长安汽车面临的形势同样严峻,外有特斯拉在中国量产抢占市场,内有比亚迪、北汽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等车企虎视眈眈。
更为重要的是,在补贴大退坡的背景下,新能源车企的日子本就已经不那么好过。自2019年夏季削减补贴以来,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下滑明显。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共计120.6万辆,同比下滑4%。
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头羊”比亚迪,在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走下坡路后,甚至出现销量不得不靠传统燃油汽车“搭救”的情况。
“我们其实很早就开始做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积累也非常丰富。目前新能源汽车确实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广泛的盈利模式,因为电池成本仍然非常高,还没有达到一个规模效应让成本有所下降。坦白说,我们的新能源板块其实也是亏钱的,所以我们引入一些优质的社会资源跟我们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以降低上市公司本体的负担。”长安汽车董办人员对「子弹财经」表示。
对于长安汽车发力新能源,曾丕权表示看好:“汽车市场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新四化”发展是肯定的,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比会越来越高,这是毋庸置疑的。”
结语
自2018年以来,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经济转型,中国车市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在此背景下,车市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趋势,2020年疫情带来的影响会让车市更加低迷。
不过,曾丕权对汽车行业未来发展仍保持乐观态度。“预计后面会释放一些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发展。另外,疫情持续一段时间,消费者的心态也会转变,会担心坐公交、地铁交叉感染,对私家车的需求会增加。所以,第二季度的下旬和第三季度,汽车行业预计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但车企压力一直存在,随着大众对汽车的了解加深,在挑选汽车时愈发挑剔,车企如无法顺应市场需求而动,终将被用户抛弃。
虽然长安汽车在CS75 PLUS上的成功,让其一点点找回了应有的发展节奏,但远未到可以放松的时候,长安汽车要找回曾经的状态,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长安汽车该如何“自救”,是摆在它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唯有“自救”成功,才能实现翻盘。
注:应受访者要求,牛鑫为化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