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化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策略
userphoto

2023.01.19 四川

关注

讲座视频


10月29日,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丁辉教授在线上会议镜中乾坤 内镜下套扎新应用规范化治疗中国行·洛阳站中就《消化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策略》话题展开,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讲座。以下为本次讲座笔记精炼,在此分享给各位内镜同道!

讲座笔记精炼

Academic Forum 2022

1

内痔形成的部位——肛柱区

肛柱位于肛直线与齿状线之间

肛柱常含有直肠上动、静脉的终末支,是内痔痔核形成的部位。右前、右后和左侧是内痔形成时母痔所在的部位,对应着直肠上动脉三大分支。

该区域黏膜下层是高度特化的血管性衬垫,即肛垫,主要功能是协助括约肌保证肛门的正常闭合。

肛垫表面ATZ 上皮内的感觉神经末梢丰富,是便意发起的部位,刺激该处常有明显的便意。

2

内痔套扎治疗适应证

  • Ⅰ~Ⅲ度内痔伴有内痔相关症状(便血或脱垂)

  • Ⅰ~Ⅲ度内痔经饮食及药物保守治疗无效

  • 内痔手术后复发,肛门反复手术后不能再次手术;

  • 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的系统性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

  • 不愿接受外科手术

无便血、脱垂症状不治疗,无治疗需求不治疗

3

内痔套扎治疗禁忌证

  • Ⅳ度内痔、混合痔、外痔;

  • |~Ⅲ度内痔伴有嵌顿、血栓、溃烂、感染等并发症;

  • 严重心、脑、肺、肝、肾功能衰竭不能耐受内镜治疗;

  • 伴有肛周感染性疾病、肛瘘、放疗史及炎症性肠病活动期;

  • 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

  • 妊娠期妇女。

相对禁忌症包括:

  • 既往有低位直肠或肛门手术史;

  • 既往有盆腔放疗史;

  • 近期有反复硬化治疗史;

  • 精神障碍病人

  • 产褥期妇女;

  • 伴有结直肠肿瘤病人。

4

套扎要点

(1)套扎术前:

  • 明确标志线:肛直线、齿状线

  • 判断目标痔核:出血高风险和脱垂痔核口明确套扎策略:方法、位点、环数、顺序

(2)术中:

  • 随时观察标志线;

  • 判断是否达到治疗目标

(3)术后:

  • 明确套扎点距离齿状线的位置,评估疼痛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5

多个标志联合应用判断齿状线

  • 齿状线的七个标志:肛柱下端分界、肛瓣、肛乳头、纵行血管网下端、黏膜表面颜色改变、环周不规则微隆起、外科学肛管中部

  • 正镜一晃而过时:不规则环周微隆起容易发现

  • 倒镜:颜色改变更易观察

  • 肛柱下端分界、肛瓣、肛乳头、纵行血管网的下端更加客观。

6

肛直线的识别

  • 肛直线是直肠橘红色黏膜下边缘,

  • 反转内镜向肛管侧看到的第一条线(像笔画的线)

  • 位于肛门直肠环水平面,内痔形成时向下移位

肛管动态观察

病例 1 

正镜可见环周不规则微隆起,位于肛管中部

倒镜见肛直线下方颜色改变及环周不规则隆起

肛直线是直肠橘红色黏膜下边缘(像笔画的线)

正镜观察

倒镜观察

病例 2 

缓慢充气,静等花开,

可见纵行血管网末端终止于齿状线(如下图)。

病例 3 

正镜看肛直线位于肛门直肠环水平

纵行血管网末端终止于环周不规则隆起处

倒镜见痔核遮挡齿状线(眼里有肛直线、心中有齿状线)

清晰的分界线——肛直线

齿状线被遮挡

病例 4 

这个患者的齿状线在哪里?套扎有问题吗?

如上图所示,对该患者的套扎,套到了肛乳头,也就是齿状线所在位置,尽管患者术后不痛,效果也不错,但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则会有更优的套扎方法。左侧3个没有脱垂的痔核可以不套,只需要处理右侧的痔核。

7

套扎前评估

该病例为混合痔患者,如图所示可见到痔核,且整个肛垫往下移,从正面观察,肛管表面由于反复脱垂已经形成类似瘢痕的存在,因此在治疗的时候需要规避类似这样的病变,套扎的位点都选取在肛直线的上方。

8

套扎过程中及套扎后评估

该病例所选用套扎器为COOK的6连发套扎器,其优点较为明显,套扎帽相对较长,收缩比较紧,因此套扎环也相对比较大。我们在选择套扎器的时候一般根据痔核的特点选择,痔核比较大则需要选择相对较大的套扎器更为合理。

9

套扎方式

(1)常规套扎:

肛直线上方1-2cm、满堂红、套扎后吸引保持3~5秒

(2)脱垂明显的痔核:

  • 悬吊后肛侧串联套扎(串联套扎要求:原套扎点距离齿状线约1.5 cm以上)

  • 痔核套扎后于口侧串联

  • 原位点重复套扎

病例 1

悬吊后垂直串联套扎

姓名:王某

性别:男

年龄:52岁

主诉:间断便血20天

现病史:20余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鲜红色,呈喷射性,10ml左右/次,伴肛周肿物脱出,需手动还纳,自行应用“马应龙栓”等,效果欠佳。

“内痔”病史30余年,伴“内痔脱出”20余年,需手动还纳,间断治疗,效果欠佳。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40.0g/L。肝肾功正常。

悬吊后垂直串联套扎

病例 2

悬吊后串联套扎+原位点重复套扎

姓氏:于某

性别:男

年龄:42岁

主诉:间断便血5天

现病史:5天前于剧烈运动后出现便血,鲜红色,较粘稠,附于大便上,量约5ml,伴腹痛、里急后重,无伴肛周肿物脱出;

“痔疮”病史5余年,未余特殊治疗。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49.0g/L。肝肾功正常。

悬吊后串联套扎+原位点重复套扎

10

总 结

  • 套扎操作是简单的,套哪里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 内镜对观察肛管表面结构优势明显

  • 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 每一环套扎前都应该观察标志线

  • 反转内镜直视下助手手指还纳有助于明确脱垂痔核

  • 高位悬吊后肛侧串联对脱垂痔核效果好

  • 建议悬吊套扎点距离齿状线不小于1.5cm

专家介绍

-  丁 辉  -

  • 河南省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 胆胰疾病专科主任

  • 消化内镜中心执行主任

  •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静脉曲张组委员

  •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青委会常委

  •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介入委员

  • 河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委、青委会副主委

  • 郑州市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声      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总结 | 内科视角解读肛管解剖结构辨识及内镜下套扎技巧
环状混合痔
刨根问底治痔疮
吻合器痔上直肠粘膜环切手术探讨--《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针对pph几个争议问题的探讨(上)
体格检查-肛门与直肠检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