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病例(6)
userphoto

2023.06.26 四川

关注

70多岁,男。上消化道内镜体检提示胃体上部病变,为了详查治疗被介绍到我院就诊。我院精查内镜所见( 图1 :背景黏膜,图2 :病变) 

图1 背景黏膜的内镜图(白光,EVIS XI CV-1500 + GIF-XZ1200,Olympus公司) .
a 胃底部.
b 胃体部.
c 胃角部.
d 胃窦部.

图2 病変 (胃体上部前壁)的内镜图.
a~c 白光图.
d TXI mode 1.
e NBI图.
f NBI放大图.

内镜图像检查①Hp感染状况的诊断,②应该列举的鉴别诊断,③最终诊断是?

读片流程/要点

1.诊断方法

胃病变的内镜诊断前,关键是背景黏膜Hp感染情况的诊断。近年来的胃镜诊断中,有必要在分类为Hp现感染、既感染、未感染的基础上进行胃病变的诊断, 特别是在特殊型胃肿瘤的内镜诊断中至关重要。本病例背景黏膜的内镜表现( 图1 )中,全胃没有发现萎缩性变化、肠上皮化生等Hp感染引起的胃黏膜变化,显示胃底腺息肉和脊状发红所见提示未感染Hp,如根据胃炎京都分类为Hp阴性(未感染)。

病变部位存在于胃体上部前壁,是约10mm大的白色扁平隆起性病变,与周围存在的胃底腺息肉、多发白色扁平隆起相比,大小和形态不同,因此发现病变比较容易。白光观察(图2a~c)中,观察到白色调、上皮黏膜下肿瘤(SMT)样的隆起、树枝状的扩张血管,在TXI mode1中,强调色调和树枝状的扩张血管(图2d),TXI mode1的可视性可能更好。NBI放大观察(图2f),边界区域缓慢变化,很难识别出明显的DL,微血管结构无法辨认。在中心部观察到缺乏不规则的弧状或线状的腺窝边缘上皮(MCE)和扩大的窝间区( IP ),部分观察到稍不规则的MV(茶色的小血管)。集合细静脉被视为绿色的扩张血管,稍微不规则的MV均衡地流入该集合细静脉,血管结构被保持,被判断为规则MV结构。根据 VS 分类系统,它具有规则的 MV 和规则的 MS 结构,没有 DL,通过MESDA-G诊断为非癌。

综上所述,由于表层没有发现提示上皮性肿瘤的黏膜结构和血管结构的变化,因此是不考虑胃常规的胃癌,整个病变可见平缓隆起。此外,根据色调、形态、硬度(柔软)、树枝状血管等特点,认为是典型的胃底腺型胃癌。目前,胃底腺型胃癌分为胃底腺型腺癌和胃底腺黏膜型腺癌。

2.临床经过


本院进行精查时,进行了首次活检,诊断为胃底腺型腺癌,行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根据病理组织学的观察,表层被非肿瘤性上皮覆盖,深部存在纯胃底腺型腺癌,浸润到SM300µm(图3a~c),pepsingen I(主细胞的标记物,Fig.3d)和MUC 6(颈部粘液细胞的标记物,图3g)呈弥漫性阳性,H+/K+-AtPase(壁细胞的标记物,图3e)也呈散在性阳性,MUC5AC(腺窝上皮细胞的标记物,图 3f)为阴性,肠型标记物(MUC 2:杯状细胞,CD10:小肠刷状缘)为阴性,诊断为胃底腺型腺癌,Ki-67标记率(图 3i)为10%以下,阳性细胞分布不规则.最终诊断为U,Type 0-IIa,10mm,adenocarcinoma of fundic-gland type,pT1b-SM1(300µm),Ly0,V0,pUL0,pHM0,pVM0。

图3 病理组织像.
a~c:HE染色,d:胃蛋白酶原I(+),e:H+/K+-ATP酶(局灶性+),f:MCU5AC(-),g:MUC6(+)、H:p53过度表达 (-),i:Ki-67标记率(MIB-1)10%。

3、本病例总结

胃底腺型胃癌分为胃底腺型腺癌和胃底腺黏膜型腺癌,胃底腺型腺癌的异型度和恶性度低,肿瘤的表层被非肿瘤黏膜覆盖,肿瘤直径虽小,但大多浸润在粘膜下层。胃底腺黏膜型腺癌与胃底腺型腺癌相比,恶性度高,基本上表层存在分化为腺窝上皮的肿瘤成分,但表层被非肿瘤黏膜覆盖的病例也极少数。

白光观察下胃底腺癌的内镜特征包括(1)上皮下肿瘤/SMT样隆起病变,(2)白色调、褪色调,(3)扩张的树枝状血管,(4)背景黏膜没有萎缩性变化4个表现。此外,NBI放大观察的内镜特征,有4种表现:(1)无明显DL,(2)CO扩张,(3)IP扩张,(4)缺乏微血管的不规则性。胃底腺型腺癌的内镜诊断中,表层有无腺窝上皮型癌成分,推测因上皮下肿瘤的存在而覆盖的表层上皮的所见是很重要的。

4.鉴别诊断的思路

胃底腺型腺癌的白色隆起型的鉴别疾病有神经内分泌肿瘤、胃黏膜下肿瘤、胃底腺息肉、多发白色扁平隆起等,除了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外,还有色调、形态、硬度,根据有无树枝状的扩张血管,鉴别比较容易。神经内分泌肿瘤一般与胃底腺型腺癌相比,病变的色调偏黄,质地较硬,因此可以进行鉴别,但是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胃底腺型腺癌一样,是上皮下肿瘤,也伴随着树枝状的扩张血管,在病变直径小的情况下,由于色调和硬度也相同,因此难以鉴别,需要注意。

①Hp感染状况的诊断➡Hp阴性(未感染)
②应列举的鉴别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胃黏膜下肿瘤,胃底腺息肉,多发白色扁平隆起
③最终诊断➡胃底腺型胃癌(胃底腺型腺癌)

(参考文献来源胃与肠,本公众号仅供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转发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底腺型胃癌的诊断
胃MALT淋巴瘤诊断与鉴别
胃病不要乱吃药,3种养胃食物,修复胃黏膜,远离胃病不惹癌
胃黏膜异位、胃上皮化生、布氏腺增生分不清?这篇文章教会你
Hp未感染胃癌
老胃病要防杜氏病 胃出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