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上海影集#之洋泾浜(3)

老上海影集#之洋泾浜(3)

(2013-02-16 15:56:16)


21: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次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就装上了简易传声器(即早期对讲电话)。清光绪七年(1881年),租界内已有外商在外滩等处树立电杆架设对讲电话。图一为清末英商电话公司接线生,他们还留着辫子;图二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电话公司接线小姐,那时的小姐已身着旗袍,腕带手表,摩登多了。仔细看一下上图,在接线生背后还坐着英国人,貌似拿摩温。非常珍贵的记录!

22:1846年9月,英租界辟筑界路(早期英租界西部边界河南路),此系上海租界开辟后构筑的第一条近代道路。同年12月,英租界租地外人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道路、码头建设事宜的道路码头委员会。1854年工部局成立,原道路码头委员会所负责的道路建设、管理事宜都由工部局承办。1914年,工部局和公董局同中国地方政府会商,决定填没洋泾浜,修筑一条上海最宽敞的马路,并用英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名字命名此路,即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图一为工人正在用压路机修筑马路;图二为维修江岸工程。

23:1861年,外商亚历克斯·肯尼迪·史密斯等人发起组织上海大英自来火房,计划投资2.15万英镑,为租界内道路及住宅照明供应煤气。1865年为招揽顾客,大英自来火房经工部局同意,免费在南京路上安装了10盏煤气路灯。


24:开埠后,洋泾浜两岸的租界开始施行欧洲近代路政管理制度,即开旧中国路政之先河。例如:人车分流,车靠左行等。图为旧上海街头路旁电线杆上的“勿揿喇叭”、“不准停车”标志。

25:租界当局不遗余力在市民中推广西方近代生活方式,使上海尽快成为世界大都市。而国人素有不讲究卫生之陋习,工部局为此就经常在大街上开展卫生宣传活动(见图一)。图二为1930年工部局清洁队铲扫马路积雪。


26:1931年6月6日,上海举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反霍乱大游行。参加者多是医务工作者、大学生和受过霍乱之苦的市民。法公董局抬出病患及那些因病身亡者的棺木,以警示市民(见图一)。徐静波在”幕末与明治时期日本人的上海认识“一文中说道:“上海旧城,街巷狭隘污秽,大概原本就有,但如此难以忍受的状态,应该与太平军的进攻破坏以及苏浙一带的难民大量涌入有关。而这一乱象,恰被“千岁丸”一行的日本人所目击,见诸笔端,不免有些骇人。图二为美国教会医院的救护车。




27:工部局火政处成立于1866年,当时公共租界、法租界合办消防,由工部局火政处负责公共租界、法租界消防队伍的管理及两租界内消防事务。在此之前,租界内救火人员和消防器材大都属于各洋行和火险公司。1866年6月,工部局第一支消防队钩梯队成立,由曾经在美国纽约消防队任职的阿什利任队长。7月,上海第一救火车队成立。图为:1.清末学习租界,建立混合型救火队;2.晚期上海市中心救火会(江湾);3.租界救火会(虹口);4.租界早期用马车牵引的消防队(吴淞路);5.一组上海救火会救火车。

28:这幢建筑原名不叫“亚细亚大楼”。1842年上海开埠后,此地原是英兆丰洋行的地产,后转让美旗昌洋行(图为这一时期的大楼,后被拆)。1891年旗昌洋行停业,大楼一度转让轮船招商局,后又几易其主。1913年,由麦克倍思公司投资,拆除旧楼重建,称“麦克倍恩”大楼,1916年竣工。1917年该楼被亚细亚火油公司购得,改称“亚细亚大楼”。亚细亚火油公司是英国壳牌运输贸易公司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总公司在伦敦。1907年亚细亚公司在上海九江路7号成立办事处,10年后购置了亚细亚大楼。图为洋泾浜口(中山东一路1号)的美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大楼(早期)。


29:这两幢建筑的照片以前没见过,图片下注明:洋泾浜口的美商壳件公司(图一);洋泾浜口海事通讯大楼(1939)。当年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两侧洋行云集,据统计,截止1918年有股票商3户;洋行20余户,经营进出口业务,著名的有壳件、美大、千代洋行等。图一所示的美商壳件洋行大楼的建造年份不详,估计在填浜筑路后1915至1918年间。在1939年出版的《行号路图录》(即今《百业指南》)中未查到壳件洋行大楼。又查,图二为法邮大楼(原图注明出错),今中山东二路9号,1937年始建,1939年落成。大楼坐西朝东,面向黄浦江,为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9270平方米,称为“法国邮船公司大楼”。建筑造型采用哥德劳曼耐司克样式,外形呈长方形,简洁流畅,精致的内部构造,是法租界外滩第一座现代化商业建筑。法邮大楼的设计师R.Minutti此前曾为震旦大学作过精美的设计。大楼建成后,曾分层出租给中法工商银行、百利洋行等金融贸易机构使用,荷兰驻沪总领署、瑞典公使馆也曾设于此。解放后改名为“浦江大楼”。2003年3月18日再次开工改建,次年改建成上海市档案馆新馆。法邮大楼右侧为法领事馆,今为光明大厦。

30:买办亦称“康白度”(comprador)。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在中国,指外国商行、公司、银行等雇用的中国经理。图:左为上海著名买办徐润,右为中西官员互相致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窝在屋里厢整理高清晰外滩历史照片 从太古洋行到沙逊大厦的几处小细节
#乔茗星ART#魔都细节与租界简史
老上海----那逝去的海上旧梦(旧上海全景)
上海外滩——历史建筑(1)
上海散步(组图)七十 一
历史中的上海(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