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年人不会得严重的骨质疏松?一文读懂 8 大防治误区!
很多中年人认为觉得骨质疏松是个老年病,与自己无关。实则全世界每 3 秒发生一例骨质疏松骨折,其中不乏中年人。

生活中一些中年人因为骨质疏松导致各种症状、骨折的例子却屡见不鲜,就如同以下 2 个案例:



▷ 案例 1
一位 44 岁的女性,单位查体(双能 X 线吸收法 DXA),前臂骨质疏松(T 值 -2.61),患者很困惑,但没有症状就没有特别关注。不料一次意外受到轻度撞击,上臂出现骨折,自己直呼大意。

门诊就诊时,追问病史,患者自述 42 岁停经。




▷ 案例 2
一位 55 岁的男性,去年查体足跟超声波报告示骨量减少,没有重视(拒绝进一步筛查,自认为不会骨质疏松)。第 2 年上楼膝关节疼痛,活动乏力,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DXA 检查报告示:髋部骨质疏松(T 值 -2.84)。

患者百思不得其解,还没到 60 岁,只不过很少喝牛奶,就容易骨质疏松吗?


那么中年骨质疏松怎么造成的?怎样筛查、预防和尽早治疗呢?下面就结合 2018 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以及《中国男性骨质疏松指南 2020 版》进行分析解读。

1.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WHO 定义及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 年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WHO 推荐的诊断标准,DXA 测定 T 值 ≥ -1.0 属正常;-2.5 < T 值 < -1.0 为骨量低下或骨量减少;T 值 ≤ -2.5 为骨质疏松症。测量部位包括中轴骨腰椎(L1 ~ L4)、股骨近端、外周骨骼(前臂)。选择腰椎正位、全髋和股骨颈中最低的 T 值诊断(儿童、绝经前妇女、50 岁以下男性参考 Z 值)。

 我国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

2018 年中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递増,40 岁以上男性为 5.0%,女性为 20.6%;中国骨量减低患病率在 40 ~ 49 岁男性中为 29%、女性为 33.2%;50 ~ 59 岁男性为 37.7%、女性为 50.6%。

40 ~ 49 岁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 0.9%,50 岁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 7.0%。50 岁以上人群中,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为 3.7%。

中国人 40 岁以上人群中骨量减低比例已相当高,骨量流失(尤其松质骨)已较严重,知晓率在中年 40 ~ 49 岁人群,低至不足 1%!在发生骨折 6 个月后,仅 6.5% 国人接受抗骨质疏疏松治疗。

2. 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自测


从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FO)一分钟自测题可以看到:

除了不可控因素以外,即便没有任何疾病,年龄超过 40 岁的中年人,身体偏瘦,不爱运动,晒太阳较少、45 岁或以前停经的女性已经是高风险人群;男性习惯吸烟、经常大量饮酒,性腺功能减退、每天运动量少于 30 分钟,以及不食用乳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的男性已经是高风险人群。

相关阅读: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FO)一分钟自测题

3. 骨质疏松症筛查、防治误区


误区一:使用超声仪筛查

在一些医院和查体机构,超声骨密度检查较常见,是通过超声对骨骼的骨量进行检测(一般检测足跟),根据检测的骨密度值来判断是否有骨质疏松,从而能够预测骨折的风险。

超声骨密度检查孕妇也可以做,但超声骨密度检查只能检测粗略的骨密度值。

超声仪无法测量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而这两个部位的骨折危害更大,并且无法多次测量来追踪骨密度的变化。因此,高危人群不建议使用此项筛查。

误区二:筛查的部位单一

有研究表明,如果仅做髋部,约 1/3 骨质疏松患者漏诊,而仅做腰椎,约 1/5 骨质疏松患者漏诊。

腰椎:是首选测量部位之一,是骨质疏松发生的较早部位和对疗效观察最敏感部位,主要反映腰椎松质骨和皮质骨骨密度。

股骨近端:也是首选测量部位之一,2020 版《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建议该部位作为 DXA 诊断的检测首选部位。当受检者腰椎有明显骨质增生、骨折、侧弯、畸形或手术史等,该部位的测量结果对诊断尤为重要;

前臂:首选非优势侧前臂桡骨远端 1/3,主要反映皮质骨变化,用于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评估。

误区三: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不需要查

一些人认为骨质疏松、缺钙就需要查血钙、血磷、骨密度等,如果改善不明显就认为治疗的效果差等等,而忽略了维生素 D、甲状旁腺素、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等的筛查。

因为在抗骨质疏松治疗中,骨代谢调控激素和骨转换标志物非常有意义,骨密度的明显变化至少需要半年以上,而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明显早于骨密度,是疗效监测的重要手段。

而维生素 D 的变化,是需要药物治疗以及多晒太阳等生活方式的改变,甲状旁腺素有利于筛查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误区四:骨质疏松只是女性健康问题

骨的代谢与卵巢性激素水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妇女绝经后,卵巢衰竭、萎缩,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水平明显低落,影响钙质吸收,骨质丢失。

根据《中国男性骨质疏松指南 2020 版》我国 50 岁以上人群的骨质疏松症总体患病率为 19.2%, 男性患病率为 6.0%;40 ~ 49 岁和 50 岁以上男性骨量减少患病率分别达 34.4% 和 46.9%,而相应年龄段女性患病率则为 31.4% 和 45.9%。

与女性相比,男性骨质疏松症就诊率更低;骨量方面,相比女性在绝经期后加速丢失,男性骨丢失速率是持续丢失;性激素在维持骨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女性骨代谢的性激素是雌激素,而影响男性骨代谢的性激素包括睾酮、双氢睾酮和雌二醇等。

游离睾酮可以作用于雄激素受体,促进成骨功能、抑制破骨活性,直接影响骨代谢,男性雄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其雌激素水平降低,骨吸收加快。如果男性在中年以后性腺功能减退,男性骨质疏松影响和危害可能加重。  

因此筛查男性骨质疏松,必要时需要增加性激素检查主要包括雄激素(睾酮/游离睾酮)、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 等。

误区五:生活方式没有那么重要

骨质疏松症的基础防治非常重要,建议加强营养、均衡膳食,牛奶一天喝至少喝  300 ~ 500 毫升,或者选无乳糖牛奶、酸奶,可以补充 300 ~ 500 毫克钙(奶类钙易于吸收,是膳食钙的最佳来源);豆制品中 100 克豆腐丝含有钙 220 mg、豆腐含有 106 mg ;绿色蔬菜西兰花,菠菜、油菜、芥菜 250 克/天,可补充钙 250 ~ 450 mg。

维 D 在菌类、鸡蛋,鱼类和 VD 强化奶中丰富;由于高盐、高糖、高蛋白的饮食钙容易流失(6  克盐造成 40 ~ 60 mg 钙流失,甜食和蛋白质过多,钙的吸收会降低);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戒烟限酒,避免增加骨质流失;每天晒太阳是最有效、最方便、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来源,日光照射合成维生素 D 是最主要来源(80 ~ 90%),建议每天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 15 ~ 30 min。

误区六:骨质疏松就不敢锻炼了

有些患者存在腰椎骨质疏松,担心出现骨折就不敢做运动。目前已证实,运动在预防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太极拳或有助于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的骨质流失。

中等强度运动可通过增加身体负重部位的骨密度,来预防骨质疏松。高强度运动,尤其是高强度渐进性抗阻运动,有助于改善绝经后骨质流失女性的椎体高度、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

建议运动前,经过专业评估,适当每周进行 3 次锻炼,每次 30 分钟。

误区七:预防骨质疏松就多吃钙片

一些人发现骨质疏松,就每天 1 ~ 2 片碳酸钙 D3 咀嚼片(每片含元素钙 600 mg/d + 维生素 D3  125 U),以及自行购买各种补钙的补品。其实,补钙的方法包括膳食补钙和补充钙剂两大类,首先推荐上述膳食方法补钙,当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才给予钙剂补充。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每天推荐量:成人 800 mg,≥ 50 岁 1000 ~ 1200 mg,≥ 65 岁 1000 ~ 1200 mg。维生素 D 成人推荐量 400 单位/天,≥ 50 岁大于 600 单位/天。

碳酸钙含钙量最高(40%),吸收率高,是应用最广的补钙剂。由于人体在夜间,血钙最低(夜间也最容易因缺钙发生肌肉抽搐),钙剂吸收利用率最好,因此建议晚餐后服用钙剂。

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前,都要先保证通过饮食或者钙片补充,保证血清钙和 25-羟维生素 D 水平正常(30 ng/mL 以上为正常)。由于活性 VD 进入体内后能明显促进肠道钙的吸收,安全剂量较窄,如摄入过多钙剂,可能出现高血钙和高尿钙。

因此,推荐普通 VD。在医嘱下,经过综合评估,可使用活性 VD 纠正 VD 缺乏。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 VD 缺乏者,肝脏 25-羟化酶肾脏 1α 羟化酶缺乏,普通 VD 合成 25-羟维生素 D 不足,建议补充活性 VD,但须定时监测血钙水平。

误区八:吃了「钙片」就是抗骨质疏松治疗

如果用了钙片和上面介绍的方法后,骨密度 T 值无法在两年左右保持在 -1 ~ 1.5 左右,需要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而不是单纯补钙。因为盖房子仅有砖头(钙)是不够的,还需要搬运工(维生素 D)、以及水泥沙子钢筋(抗骨质疏松药物)。

如果 T 值在 -1.0 ~ -2.5,同时有其它危险因素或者股骨/椎骨骨折史,推荐药物治疗;如果 T 值 < -2.5,也推荐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药物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促进骨矿化的药物,如维生素 D 及钙制剂等;二是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双膦酸盐、降钙素和雌激素类等;三是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如特立帕肽。

4. 预防骨质疏松关口前移


1. 早期筛查

推荐 40 岁人群首先进行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自测,阳性人群需要进行双能 X 线吸收法(DXA)测定,以尽早发现骨量的下降、骨松的出现。如果有前面所涉及的误区,需要及时纠正。

2. 积极干预

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确实诊断骨质疏松症者,或存在较多危险因素开始药物干预。

3. 初级预防

是未发生过骨折但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或已有骨量减少(-2.5 < T ≤ -1)者,应防止发展为骨质疏松症目的,避免发生骨折。

4. 二级预防和治疗

已有骨质疏松症(T ≤ -2.5)或已发生过骨折,避免初次骨折和再次骨折。

5. 急性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极高,尽快给予预防性治疗可以避免更多的新骨折的发生。

为了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及时筛查、及时就医。平时好好喝牛奶、好好晒太阳、好好运动!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策划 | 戴冬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质疏松与糖尿病有关,你知道吗?
骨松六问 - 骨质疏松症科普问答
骨科精读 | 骨质疏松的九个误区,本文逐一击破!
防治骨质疏松,莫陷入认知误区
骨质疏松这些认识误区,你有没有
钙片吃多了会得结石?骨科教授揭秘补钙6大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