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了解主流机构的真实想法

哪些板块正在跨年行情中蓄力?速去东方财富APP紧抓布局机会>>

20世纪70年代,在经历了一系列“看不懂”后,有效市场理论“横空出世”,很快就受到华尔街的追捧。

最开始的看不懂来自1958年。美股的平均股利率降到长期国债收益率以下。按过去经验,每当平均股利率只比长期国债收益率高1、2个百分点时,调整阀门就会开启,但这一次只在高位摇摇晃晃几个月就重新上涨,直到1966年道指达到1000点。这让很多已习惯做“绝对价值”的机构、专业人士大为郁闷。

在这之后是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炒作,成长型、概念型,眼花缭乱的暴起暴落。由于这代专业投资人大多是20世纪3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而30年代前的经过大崩盘,剩下是保守型的价值投资者——有一位投资大师曾在他的著作中以“陈旧、老套、沉闷、呆板”描述他当时供职的一家投行。他们对股市风格的巨变缺乏必要思想准备,在越来越难以捉摸的市场面前变得很被动。这其中包括了价值投资的理论鼻祖格雷厄姆,大约是1973年(其临终前1年),在记者采访中,他感叹自己的理论已过时,不再适合当今的市场。也差不多是同一时间,他最伟大的弟子巴菲特解散了自己的合伙基金,在给投资人的信中,称自己看不懂,也无法理解这个市场。华尔街需要新的理论,做出新的解释。

有效市场给了他们最好的解释——市场是有效的,价格已充分反映了所有能影响价格的信息,没人能打败市场,最好的办法就是被动投资、消极投资。这让心理有点灰暗、神情沮丧的华尔街大为振奋,原来这并不是我的错,而是这个市场本身就是不可战胜的。有效市场理论开始红起来。

其实,早在有效市场理论研究中,分形理论创始人曼德布罗特就向课题召集人尤金·法玛提出了一个重要反证——它无法解释价格波动的“尖峰时刻”,也就是那些重大的、持续时间相当长的异常价格运动。但尤金·法玛置之不理,将曼德布罗特的反证束之高阁,而只保留所有能证明这一假说的数据。由此,曼德布罗特退出了这项研究。除了尤金·法玛,有效市场理论还有一个大力鼓吹者——著名的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他从1965年,和尤金·法玛同一时间发表了有关“有效市场理论”的论文后,就一直大力鼓吹、兜售这个思想,并把它放进了经典著作——萨缪尔森的《经济学》。1976年,在他极力鼓动怂恿下,先锋基金的约翰·伯格成立了有史来第一家挂牌的指数基金,萨缪尔森评价其是“和轮子、字母、印刷机、葡萄酒和乳酪相同”的发明。

但故事到此为止就没意思了。它顶多是一个经济学家——尤金·法玛,凭借巨大的理论勇气和自信,排除一切反面证据干扰,发明了一个全新理论,功成名就。这样的研究,在科技领域就是学术欺骗,但在经济学不会,因为没人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顶多就是一种解释,以满足人们对解释的需要。或者像萨缪尔森的自圆说法:经济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它研究的仅仅是平均数而已。所以,后来尤金·法玛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萨缪尔森则早在他之前就获得该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有趣的翻盘故事在后面。萨缪尔森鼓动伯格建立指数基金,“以消极投资方式应对不可战胜的市场”,但他本人似乎并不相信“市场是不可战胜的”,他没把自己的钱投给“和轮子、字母、印刷机、葡萄酒和乳酪相同”的发明,而是投给了伯克希尔·哈撒韦,以致很多年后,查理·芒格忍不住说:“有一位全球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教科书里告诉人们,股票市场是非常有效的,没有人可以击败市场,可是他把自己的资金交给伯克希尔·哈撒韦,让我们帮他赚钱”。在现实世界里,这种理论和行为不一致的事多得是。对做学术的人来说,理论是说给别人听的,挣的是学术地位,行为才是内心真实想法。

尤金·法玛虽然在有效市场证明中排除了曼德布罗特关于“重大异常价格波动”的反证,以确保这一理论的真理性,但他并没完全忘掉“重大异常价格波动”。大约在20年后,他开始承认这种重大异常现象是存在的,而且是长期的;促使这种现象产生的“动量”非常强大、可长期持续,也无法用普遍已知的“风险因子”解释。事实终于战胜了理论,市场战胜了象牙之塔。

这个过程其实可给我们很多启发。比如,大多数人都只是通过言论来了解主流机构对市场、对个股的看法,其实就是忽略了言行反差性。言论,是萨缪尔森在写学术论文;行为,才是他内心真实想法。因此,要了解主流机构的真实想法,只有从两个途径入手。

动态的,从股价表现上去了解。比如:新高还是新低,相对强度如何,当出现巨量时,分辨它是建仓量,还是抛盘量。一般来说,一个有上升动量的股票,启动之前或之初,都会有1到2个“建仓日”。而在见顶之前,也都会有1到3个“抛盘日”。如果你只关注投行意见,忽略这些信息,就只能准备买单了。

静态的,要查机构持股状况:有多少家机构,增加还是减少,有没有“卓越的”机构在内?按我理解,排除超大型股票,一个好的、有持续上升动量的股票,至少应有几家专业机构在内,且机构家数和持股数量在增加,并且至少有一家以上的卓越机构。

还有一点是不要迷信书本理论,尤其是走红的书本理论。本周,我在朋友圈就某本正当红、据说已脱销的书发表了一段评论:

出了一本书,因是牛人的,很多人就如苍蝇逐臭围着它做文章,抬高自己。以我经验,这种牛书根本不值得读,道理很简单:

第一,如果你几十岁了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原则,还能指望靠一本书来建立并学会应用这些原则?

第二,书中大大小小的原则超过500个,你能全部记住全部消化?

第三,“成功是一种偶然”,功夫常在诗外,成功后的经验总结陷阱很多,常常为总结而绞尽脑汁去提炼、去铺排、去成龙配套,提炼出并不是他当年成功的真正原因,这就是“因果隐秘性”。

哪些板块正在跨年行情中蓄力?速去东方财富APP紧抓布局机会>>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作者:金学伟
原标题:如何了解主流机构的真实想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股市中,怎样才能成为赢家
有效市场假说 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1970年有效市场假说的提出者尤金·法玛。目前的有效...
如何用诺贝尔奖理论炒A股
管理学告诉你,为什么巴菲特投资这么厉害
经济学大师顶级智慧:法玛VS席勒,当有效市场假说遭遇行为金融学
市场是万能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