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避免踩地雷

——赣州,城墙脚下。赣州城墙沿着贡江和章江修建,经两江汇合处,赣江口。这是贡江边一段,左手边就是晨雾迷蒙的贡江。

一位读者倾诉他心中苦闷:重仓买了一个股票暴出财务危机;觉得它会像乐视网、保千里一样下场;感到这个市场地雷太多,制度太不规范;我们小散没办法,只能愿赌服输,但输得不明了。

一个投资者,遇到这种事,对他的财务、心情打击之大可以想见。但也让我想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投资和交易规则。

投资本质上是一种试错。这个试错可建立在三个基础上。

一是分析预测。通过分析,获得对公司、对后市的预期,然后按预期进行投资、交易。

二是观察判断。通过观察,对公司及当前股价状况有个基本描述,根据这个描述,判断“可交易”和“不可交易”,以及交易胜算有多大。

三是愿望。虽然前2个也会转为愿望,成为支撑我们下单买进的动力,但和纯粹的愿望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分析预测与观察判断都有一定规则可循,而愿望则有可能是纯主观的,比如“它已跌得够多,应该有反弹”,“它是某某板块的,这个板块如何如何”等。

这三种交易的基础,毫无疑问是前两种好于后一种,因为规则可提高胜率,增加赔率,只是不同流派依靠的规则不同:波浪理论依靠波浪形态、比率;价值投资依靠价值评估体系;进取型的短线交易者依靠股价强势标准的确定,等等。

规则有合适不合适之分,也有优劣之分。大体上,我们可根据涵盖面的大小,把规则分为三种类型。

点状的。只考虑单个点上状况。点状规则的效用取决核心点的选择。有一位朋友从做期货开始,进入股票投资界,在朋友圈里也相当有名。虽然进入了股票投资领域,但期货仍是他关心的交易品种。他做期货的主要根据就是背驰,动量顶背驰和底背驰就进场,择机下单。我曾问他:别的你都不看?他回答:别的太复杂,很多时候也看不出啥名堂,也不一定对,还是顶背驰、底背驰简单,好使。

凡是根据某一个点、某一项条件、某一个区块的状况建立起来的投资和交易规则,都属点状的。点状规则简单易行,也是一切交易规则的基础和交易的抓手,无法缺少。

线型的。顺着上面的案例延续下去:如果不仅考虑动量背驰,也考虑这是在走了几波几段、到了哪个位置才出现的背驰,把波浪形态、价位是否有利,甚至周线情况也包含进去,这就构成了线型规则。不管技术型的投资者还是价值型的投资者,线型规则总是占据着更大多数。

和点状规则比,线型规则可提高胜率,但也会减少交易机会。想提高胜率,又不想减少机会,兼顾的办法就是放低一个等级,比如看日线的,改作看60分钟线。但这种办法只适合交易,不适合中长线的投资决策。

格栅化。把不同流派、不同角度、层面的评判规则、交易规则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套格栅化投资规则——用查理·芒格话说,列一份投资清单、内部记分卡(Yes or no)。

几乎所有人在选择股票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格栅化特征。比如常有人说“这股票业绩不错,行业也蛮好的,走势也不错”。但只有极少数人会有意识地将各个层面——市场与走势层面的、公司基本面的、行业前景或市场潮流、主题概念等结合起来,并制定出各自规则,然后按格栅化投资的要求来决定买与卖。

有人也许会说,巴菲特的投资规则也有包含了股价走势层面的内容吗?我说没有,那是我骗你;我说有,你会说我骗你。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从80年代买可口可乐以来所有你知道的他买过的股票一个个去复查一遍,看看他买进的时点选择是否具有相同的形态模式——我查过,基本上是2种,偶尔也会有第3种。

这位读者买的股票我查过,在出现那段涨幅5%不到的小反弹前,它的SKDJ到达极度超卖的6.8。我曾讲过“动量指标的意义不在判断超买、超卖,而是强与弱的判断”。极度的“超卖”,轻者代表股价的极弱势,重者隐藏着公司基本面的重大危机,属“醒目资金”(你称它为内幕资金也可以)在不计价位地抛售。因此,除非是强势上升趋势中的首波回调,且均线有利,否则,不买极度超卖(随机K值到达10以下)的股票,这是我给我制定的一个“舍弃的规则”。

——赣州城墙建于北宋,1000年来几经修缮,但从没损毁过,至今,我们仍可在城上无意间发现宋淳佑年、明万历年、清乾隆年,还有只有天干地支或制造者、督造者,但不知是哪一朝哪一代的古城砖,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座城墙,与此相比,其他的古城墙都不值得游。

关于舍弃规则,欧奈尔的《笑傲股市》讲得比较多,其他投资类书籍则很少涉及。而股票投资不仅是一门选取的艺术,也是一门舍弃的艺术。很多专业投资机构都有风控部门,进入股票池是要经过他们批准的。虽然大多数专业机构的风控部门都很LOW(基金经理们谈起风控部门,无不头痛),但其出发点毋庸置疑——把一些看起来风险较大的股票区隔开来。

区隔操作,是我早年学到的概念之一,是投资者不可缺少的护身符。它的核心是从基本面角度,把一些行业、一些个股剔除出去,任何情况下都不予考虑。其本质和兵法中的“疑阵不入”相同,避开有疑问的股票。

有些股民会说,我们小散怎么知道哪些股票可能会有问题?这是确实的。但也不是毫无办法,有一些简单的法则就可解决问题——

“问题股常有问题”。有问题的、经常会出些状况的股票,不买。

刚经历过一轮激进扩张的,十有八九会出财务问题。公司的危机有三类:公关危机,一般都能安然度过;经营危机,大多数假以时日也能度过;财务危机,这是最危险的,因为公司破产最终都是由财务危机引起的。这家公司去年刚完成一次激进的“小吃大”重组,就属于这类股票。

业绩或股价表现与同行业比,显得很不正常地弱。“举座皆欢,一人向隅为哪般”?这是我当年评述一个高景气行业中一家业绩与股价表现都极弱的公司时,问的一个问题,因为不断有研究员、股评家推荐这股票。事实证明,弱有弱的道理,当年公司就爆出了巨亏,主业全线崩溃。虽然经过N多次改组,迄今依是一个垃圾股。

有某些反常事情发生的,不买。

20年前有个上市公司中川国际,业务主要在非洲,盈利一直很好。1996年,公司突然发布一个公告:因董事长陈克浩先生前往非洲工地考察,原定股东大会改期。我的第一反应是公司出大事了,恰逢周末,去上海社科院讲课,便建议有这个股票的赶紧卖掉。一周后就传出非洲业务遭受重大损失、所有投资都血本无归的消息,股价应声跳水,打对折。所以当我再去社科院讲课时,学员们以一片热烈掌声来欢迎我走上讲台。其后,该公司戴帽。最后,摘牌。现正在新三板里挣扎呢。

这个判断逻辑很简单:这家公司的业务在非洲,它的主要优势是和几个所在国政要、掌权者私人关系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外交部搞不定的,叫公司董事长陈克浩出面就能搞定。甚至,有非洲某国总统“应陈克浩先生邀请,访问中国四川”。但这种优势也潜伏着一个重大危机:如果窜出一匹黑马,取代了原先掌权者,且这匹黑马是你没有预料到、注意到、打点到的,那就很危险了。在一个缺乏法度的人治社会里,随便找个茬就能把你搞死。股东大会是公司一年一度的大事,日程都是事先排定的,没有不得已的事,董事长不会在临召开前几天,急匆匆赶往非洲。急匆匆地赶去非洲,一定有重大事件发生,而这事件只能是危机!

投资踩地雷,和市场规范与否确实有一定关系。但再规范也只能降低一些踩地雷的概率。就像《国际歌》唱的,“要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要避免踩地雷,最有效办法就是“建立规则,善于舍弃;疑阵不入,区隔操作”。还有:当你重仓买入一个股票前,要考虑一下它的风险可能会来自哪里?当你持有的公司出现了某些反常现象时,要考虑其内在逻辑,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这样,你就永远不会踩中地雷。

传道论术,小密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年特辑】要洗粉
新人投资股票应该学习什么内容?
日线布林缩口再挤压是变盘信号?往哪变?
缠论第四讲 股票投资 判断趋势背驰的技巧
缠论的一买之后一定有二买三买吗?
股票交易系统操作的交易规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