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

相对于语文、科学等科目来说,数学对小学生而言更加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更丰富有趣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引导和兴趣的激发,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来学习和体验数学,使教学情境丰富起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例如,在讲授《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了牙膏盒、肥皂盒、牛奶盒、铅笔、乒乓球、篮球、笔筒、弹珠等物品,让学生进行分辨和学习。通过播放不同物体的图片,学生认识到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并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特征。这样,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地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一次积极的尝试。

●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重难点的教学

在教学知识出现重点和难点的时候,特别是在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无法让小学生进行有效联想的时候,教师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让学生在多媒体展示、Flash动画等手段的帮助下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另外,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巩固自信心。

例如,在讲授《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会在屏幕上画下几个大小不一的角,且角的射线长短也不一样,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射线比较长的角大,而有的学生说弧度比较大的角大,一时间辩论难解难分。然后,教师利用画图软件,将每一个角用不同的颜色展示并将它们重叠在一起,接着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角的大小跟角的射线长短是没有关系的,只和两条边的分叉程度有关,这样学生就清楚地了解了角的特征及其大小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办法,能让学生快速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参考论文

●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信息技术不能以单纯的技术形式出现在课堂中,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整合数学的学习任务,让它成为学生锻炼的一个辅助工具,这样能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训练,从实践的角度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授《简单的统计》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围绕“我最喜爱的水果”这个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范围内去收集数据,看大家喜爱什么样的水果。然后用Excel设计制作一个表格,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数据。接着教师对比数据,看看学生的准确率如何。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习,让其体验到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更加巩固自己所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感受数学知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456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让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融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案例
浅谈课堂讨论的契机
巧用多媒体技术,引领学生“深度学习”|视频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