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作品名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作品出处】战国策   
【作品年代】战国时代   
【文学体裁】古代散文
孟子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
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於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义也。
 
作品译文
  有一个奉行神农氏学说,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到滕国进见滕文公说:“我这个从远方来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希望得到一所住 处,成为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处。
     许地的门徒有几十个人,都穿着粗麻衣服,靠打草鞋织席子谋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也进见滕文公说:听说您施行圣人的政治,那么,您也是圣人了, 我们都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抛弃了自己以前所学的而改学许行的学说。
   陈相有一天去拜访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的确是个贤明的君主,不过,他还没有掌握真正的治国之道。贤人治国应该和老百姓一道耕种而食,一道亲自做饭。现在滕国却有储藏粮食的仓库,存放财物的仓库,这是损害老百姓来奉养自己,怎么能够叫做贤明呢?”
  孟子说:“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才吃饭吗?”
   陈相回答说:“对。”
   “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吗?”
   回答说:“不,许先生只穿粗麻衣服。”
   “许先生戴帽于吗?”
   回答说:“戴。”
   孟子问:“戴什么帽子呢?”
   回答说:“戴白帽子。”
   孟子问:“他自己织的吗?”
   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问:“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回答说:“因为怕误了农活。”
   孟子问:“许先生用锅和甄子做饭,用铁器耕种吗?”
   回答说:“是的。”
   “他自己做的吗?”
   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的。”
   孟子于是说:“农夫用粮食换取锅、瓶和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那么,瓦匠和铁匠用锅、瓶和农具换取粮食,难道就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吗?而且,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 做成锅、甑和各种农具,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随时取用呢?为什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烦呢?”
   陈相回答说:“各种工匠的事情当然不是可以一边耕种一边同时干得了的。”
   “那么治理国家就偏偏可以一边耕种一边治理了吗?官吏有官吏的事,百姓有百姓的事。况且,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 要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脑力劳动, 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理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陈赤博士说孟子丨25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百家争鸣:劳心与劳力
《孟子》第52讲【滕文公章句上】(4)
孟子启示录061:孟子的精彩的12个连环追问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三:驳许行“君民并耕”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