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捷克军队的传家宝?服役至今已有半世纪,酷似AK却与AK截然不同


战后突击步枪的研制便成为了各国陆军轻武器研究所的日常工作,但是这又与二战前的步枪研究不太相同。战前各国基本上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武器口径体系,在轻武器口径上更是大同小异。战后除了个别针对性的口径论证以外,基本都用上了欧美系/苏系标准,因此形成了两大主流派系。

虽然捷克斯洛伐克是个老牌的工业国家,战前坐拥世界第七的工业实力。在轻武器的研制生产方面也颇有建树:战前就有著名的"捷克造"、ZH29半自动步枪,战后也研制了VZ52/57半自动步枪。甚至还自己搞出了7.62×45mm中间威力步枪弹,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苏系口径。

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有意向苏联靠拢,因此加入了华约。在1956年,苏联要求华约各成员国都统一采用苏系口径的武器。有趣的是,在1953年捷克斯洛伐克的设计团队直接以AK为基础,经过测绘后推出了测试型步枪。从史料来看,军方高层们明显是因为这些而曾爆发过激烈的争吵。最终在1956年,设计师列日·塞马克推出了首支VZ58原型枪,并进入了测试环节。

虽然早期型VZ58在外表上有着跟AK几乎一样的钢木结构,但它真的不是AK家族的产物。可以说,除了同样采用7.62×39 M43步枪弹,4条旋膛线的枪管以外,二者基本没有共同点。相反,VZ58的内部结构甚至与SKS半自动步枪相似。

是不是很"反常规"?VZ58采用的是短行程活塞导气式原理,而AK"流传至今"的是长行程活塞导气式原理。通俗地说,短行程活塞导气式原理枪机运动量、运动强度较小,因此VZ58的可感后坐力要比AK的略小。而VZ58采用的平移式击锤运动幅度要比AK的回转式击锤要小,进一步减小了枪口跳动,提高了射击精度。

相对紧凑的结构,让它的重量较低(空枪重2.91公斤)。后期捷克斯洛伐克将木质枪托、护木和握把换成复合材料,进一步减轻了枪支重量。伞兵型采用的是可以折叠的简易枪托,折叠后更容易携带。

而SKS同样采用的是短行程活塞式导气原理,只不过采用的是回转式击锤。但VZ58有着跟SKS一样的特点:可以实现空仓挂机,并使用10发桥夹从机匣上方将子弹装入弹匣。虽然30发铝合金弹匣的外表跟AK的30发钢弹匣相似,但VZ58采用的铝合金弹匣重量只有AK47 1951年生产型的一半。

就射击精度和结构而言,它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好枪。但就可靠性而言,它并没有太出色。为了能够使用10发桥夹从上方供弹,VZ58选择的是大型抛壳窗,并随枪机移动。在射击时,泥沙尘土很容易从这个大型抛壳窗中进入,而平移式枪机虽然结构简单,但面对泥沙时更为脆弱。因此VZ58的可靠性略有不足。

VZ58的现代化改进版本曾在电影《湄公河行动》中出镜

不过可以使用桥夹供弹这却是VZ58在民用领域的一大卖点:欧美民用枪支市场上经常能见到VZ58的身影。它的射击手感与AK比较接近,发射的枪弹又是存世量巨大的M43步枪弹,使用成本较低也因此深受欢迎。

迄今为止,VZ58仍在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军队中服役,并衍生出9个囊括了从轻机枪型(采用590mm长枪管)到狙击步枪、冲锋枪的改型。如果算上那些测试型,VZ58已经可以称之为"枪族"了。因为种种原因,它只是经过了小幅度的现代化改进却至今仍在军队中服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兵器系列之-半自动步枪(捷克斯洛伐克zh-29)
既然抢不了AK的饭碗,那就抢M16和FAL的——夹缝中生存的VZ58各种改型
盘点世界31种半自动步枪,其中多数都是少见的冷门枪型
捷克 Skorpion冲锋枪
SKS西蒙诺夫半自动卡宾枪
捷克的SA Vz.58突击步枪[7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