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疫情没完没了,娃居家学习不自律,怎么办?

这一波全国疫情,苏州无缝对接,又一波停课、全员核酸。疫情期间,不谈学习母慈子孝,大家还是好朋友;一抓学习鸡飞狗跳,大家的亲子关系还好吗?

昨天孩子学校的家长群发出一个视频,说是一个孩子疫情在家上网课,被妈妈说跳楼了,那个场景和哭喊声,真的让我一上午都胸闷气短,感到很难过。不过后面辟谣说和这波疫情无关,但是跳楼的事情却是真的。所以,我决定在今天推送这篇文章,关于疫情期间在家学习,和疫情期间的亲子关系。

第一部分,关于学习。我总结了上周和赵星(一直特立独行的猫)在“牛妈彭小蹦”视频号直播的内容。(另外,视频号每周三、周五有直播,本周五晚7点半,会和大家聊女性职业成长路,记得预约。)

▲本周五晚7点半直播,一键预约

第二部分,关于亲子关系。我不想再多说其重要性了,可是很多父母仅仅将这个事情的重要程度停留在知道的层面,情绪一来,情绪就跑过了大脑,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情都做了,自惹麻烦。这部分我总结了之前的推送,记得收藏。

第一部分:关于学习

疫情期间,很多孩子会在家上网课,真实课堂效率都堪忧,网课对低幼孩子考验太大了,尤其对一些体觉型的孩子,坐在屏幕前听课,真的就是很难的事情,不要有过高的要求,要接纳客观现实,别和自己过不去。你和自己过不去,就会和孩子过不去。

作为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试图消灭问题。而是注意力放在:孩子通过这个过程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成长。

如果孩子的自律能力提升了,比背了几首诗更有意义。如果通过父母打骂吼孩子背了一首诗,但是内心却非常挣扎,觉得反感、厌烦甚至想和父母对着干,那从长期来看,父母更累,孩子也会更累。是的,总归要想法让自己坚强快乐地活下去,保命要紧,想开点……

结合上次我和星姐的3个半小时的直播,我将干货总结如下(经验教训,都在里头了):

一、关注孩子的底层思维,而不是埋头刷题。

1、鼓励低幼的孩子主动思考,不要过多地说“不”!

学习新知识,没有那么容易,没点动力根本没那个心思。我们总以为,解决问题靠的是大脑,其实大脑很懒,我们大部分时间靠的是经验,对没有经验的东西,大脑并不会保持时刻思考和学习。所以,动脑子,这是个需要激发、需要鼓励、需要动力的事情。

对低幼的孩子,他们总是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要予以保护和鼓励,当孩子独立的想法总是被鼓励,那种主动思考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动脑子如果有快乐的记忆,自然会常常动脑子。但是如果想法总是错的,那大脑就会发出保护自己的信号,少动脑子保命要紧啊!很多父母犯得很多的错,就是不断纠错。

2、不要过多追求数量。

底层思维的构建,不要过度追求量,而是要有质。如果孩子只是疲于刷题,完成任务,却没有真正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那么,这种发展是难以持续,会出现低年级段成绩好,但是到了学习后半段跟不上进度的现象。

与其刷那么多题,却没有真正构建思维逻辑,背那么多古诗却不知其中的含义,不如让孩子参与其中,深入其心。

比如,低幼的孩子,多玩玩桌游,在游戏中练思维,而不是急着做算术;

比如小学阶段的孩子,每天做一道应用题,让孩子能用自己的想法、思维和逻辑将解题思路表述出来;

比如让孩子用数理思维,解决生活的实际困难,让孩子从中感受到成就感、掌控感,在进步中获得更多乐趣和兴趣;

比如古诗词,可以根据一首古诗词,拓展其含义,地理和历史等知识。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可以拓展的知识就非常多。

不要争一时之快,过度追求量。很多事情,包括学习,有时候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3、给孩子创造好的输出环境。

语言,包括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其实都不仅仅只是说话这么简单,而是思维、思考的一种呈现。

写作之所以这么难,在语文考试中比例越来越大,正是因为写作不仅仅只是把话说通顺了这么简单,而是包含了知识面的丰富程度、文字表达的逻辑性、思维能力等等。

知道,并不一定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有逻辑地表达出来,不仅仅只是将知道的说出来,而是进一步地整理和思考,能让头脑中的知识得到升华。

所以,在家里可以给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机会,比如,小型读书会、辩论会等。星姐谈到了她和几个朋友组织了这样的小圈子,大家可以参考。

二、低成本学习,让学习更纯粹。

1、不要深入其中,也不要什么都不知道。

孩子的作业要不要陪?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指向独立,所以,最好的教育肯定是润物细无声,不留痕迹的。如果陪孩子写作业,最后成为了孩子的依赖,作业必须父母陪着,那结果会很惨,比如,上医院给心脏搭桥。

但是千万不要啥都不知道,虽然这太像我们小时候的学习,父母真的啥都不管,终究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心愿而已……算了,还是面对现实吧,时代的确不同了。既不要过度参与,也不能不管,父母到底可以提供什么支持呢?

①、一张计划表。

这个很重要,具体的操作,请看往期推送:孩子的计划表、日程表怎么做?

、工具支持。

我们小时候可能就是一本字典,现在可以是ipad、学习机、点读笔、翻译笔、视频、网课……眼花缭乱?不必样样都有,适合自己的就好。工具只能是工具,最终还是要看如何用,谁来用。

在直播中星姐提到,她会用视频作为知识拓展。我们的孩子身处在这个时代,资讯爆炸,如何甄选信息,如何查询资料,就是必备的技能之一。这一点我在陪伴两个孩子们的过程中,感到很受益,不要把电子产品当洪水猛兽。当然,这个要慢慢放权。

、回归课本。

不要盲目追求难题,这可能让孩子自信心受影响。基础没打牢,先把课本吃透!敲黑板,星姐谈到了一个她上学时候的学霸,人家就是学课本,并没有过多追求高难度。但是人家又不仅仅限于课本,而是从课本进行了整理和拓展。知识点脉络清晰,掌握牢固,又进行了适当拓展。

那么,作为低幼孩子的父母,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就是帮助其掌握这个学霸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在我们的引导之下,在好的方法里受益,而进入到良性的循环。

比如,让孩子整理课堂知识,让孩子讲解解题思路,让孩子分享读后感。在预习时,学会提问。

这个方法,大家可以借鉴《绘本课堂》,虽然一些家长吐槽说都空置了,但是回头看看这套书,不就是在提供回归课本的学习方法嘛,而且连拓展知识都给梳理好了。如果在这基础之上都没空,自己总结方法不是更难?

我在疫情期间,不但利用这套书帮助mini拓展,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之上再次拓展。比如,最近这两天的课文谈到了长江,我在B站找了很多关于长江的科普视频,让mini明白了长江的起源等地理知识。当她在饭桌上,和哥哥谈到这些知识的时候,那就是自信心呀!

 第二部分:关于亲子关系

没有好的亲子关系,上面这些可以说效果对折,甚至清零。

就说学习方法吧,我们的读者群体里,学霸可多了,各种博士一大把。说起来有点凡尔赛,但有个赤裸裸的现实——你的成功只属于你自己,而教育是面向另一个生命!

有多无奈,就代表学习处理亲子关系有多必要!

不过,没关系,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难的关系,需要学习,不丢高知分子的颜面哈哈。

很多父母都是从做计划阶段,就将亲子关系搞得彻底崩溃。其实,不论是思维、学习习惯的培养,都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事情,一定是小步前进的。如果说,前面的各种陪,都是为了不陪,那么亲子关系就更为突出,亲子关系指向的就是分离,陪伴孩子长大,是为让孩子能更好地离开我们。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既要陪在其左右,又不能过度参与;既要少插手,又要提供脚手架。怎么做,可以参考下面的文章:

本想给孩子“梯子”,奈何总是“飞刀子”
老师发消息:“你家孩子我管不了了……”
那个曾经吵着要写作业的娃,现在怎么样了?

当孩子做不好的时候,我们需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很多父母还是不知道究竟什么是鼓励,什么是支持。

为什么要少说“你真棒”?表扬和鼓励的区别是什么?

“我表扬他错了吗?”为啥越表扬,孩子越反感?

“啥鼓励的话都说了,为啥孩子就是使不上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兴趣的老师呢?

可是,父母总是做不到,没关系,你先看看这个系列:

如果在家里被孩子气到……看看这篇治愈你的漫画
养育孩子充满“挫败感”,这20张漫画能治愈你!
能治愈孩子的20个瞬间,焦虑时和孩子一起看!


没有一个孩子,不是在犯错中长大的,每个孩子都要成为一个可以犯错的小孩,才能长大成人:

很多大人不幸福,是童年缺乏“正确做小孩”


牛妈心语
我家娃已经在家呆了两个月了,真的特别想一拍子把娃送学校去啊!结果学校一拍子给挥了回来:门儿都没有!来我们的幸福社区解解闷吧,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爸爸妈妈,一群好玩、有趣、爱学习、爱生活的人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不要当众批评孩子
请接纳孩子的攻击性
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年轻父母 管住自己的嘴,别变“唐僧”
我家这样学中文 --- 一定不能错过的经验分享!
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