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节气养生|秋分

9月23日  星期六

秋分

农历八月(小)初四

04:01:44

收敛闭藏

使志安宁

秋分,顾名思义

就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秋分过后,冷意渐浓

加上早晚温差大气候多变

容易致使各种疾病的产生

这个阶段也是孩子的呼吸道疾病

和胃肠道易发季节

做好节气的保健尤为关键

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要多注意养护孩子的“肺”,秋季,也可能是个“多事之秋”,脾胃功能面临很大挑战。脾肺常不足是小儿的生理特点,在此秋季则更需注意养护。

    养生原则     

顺应秋气“收”敛机能

秋分,自然界的阳气进一步趋向收敛,孩子身心都要相应调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分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如果秋天的“收没养好”,不仅影响冬季的封藏,来年春季的生、夏季的长都将会受到很大损失,秋季养生做不好,不仅孩子秋天易生病,到了冬季更会体质下降,多发疾病。

从中医“五运六气”的角度看,秋分节气,交五之气,主阳明燥金,客气厥阴风木,金收寒湿火热于内,厥阴风木又欲发之,风木之温得在泉之少阴君火,温气起于秋分之后立冬之前,秋行春令,草木反荣,金木相持,气略平正。

如果,饮食上肉类荤腥、麻辣煎炸食物吃多了,则很可能患上温热类的病症。所以家长们要多辛苦些给孩子做好肺的养护,同时孩子的脾胃也不能忽视,尤其要给孩子管住嘴、饮食清淡为主。

饮食调养

养肺防燥  护脾强身     

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

从秋分开始,人们的秋燥症状一般属于凉燥。秋分之前暑热的余威尚在,天气多呈现温燥的状态,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不仅使气温变化剧烈,而且气温下降明显,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

当然,秋天的节气变化导致我们身体出现温燥还是凉燥的表现,与每个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

秋分节气里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温润为主的食物,温性食物即可帮助孩子抵御阵阵秋凉,滋润又能缓解燥气。

食物的选择上,可以适当吃一些,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也可以适当给孩子吃,像白萝卜、胡萝卜、藕、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都是应季饮食的好选择。

如果孩子的脾胃虚寒,经常腹泻、腹痛,像梨、甘蔗等凉性的水果吃多了,不仅不能防秋燥,反而会伤了孩子脾胃阳气。

吃粥是最好的滋补润燥,尤其是脾胃虚的孩子来说,吃粥有助健脾胃、润肺生津。

 推荐粥方

大米100克、山药30克、莲子10克、百合10克、核桃4颗、红枣7个,煮粥。

1岁以上儿童可食用。

发热、咽喉肿痛、严重便秘的孩子不宜食用或遵医嘱。

          起居调护            

收敛神气  使志安宁

秋分节气自然界的阳气趋向收敛,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

秋分之后,睡眠时间应逐渐调整至早睡早起的状态,即晚上9点钟之前入睡,早上6、7点钟起床。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展。

秋燥的表现如果明显的话,也说明孩子的体质较弱,对自然节气变化的调节能力不足。所以,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适应气候变化。

不过运动锻炼不能离开“收”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以防出汗过多,耗气伤津,违背了秋天“收”的原则,不仅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反而有损健康。

秋分时节,草枯叶降,花木凋零,容易引起悲伤感。秋悲可损伤肺气,有些敏感的孩子在立秋的节气就会变现出情绪的低落、不高兴,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帮助孩子调整。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要多呼吸新鲜空气,家长可以多带孩子爬山、散步、跑步、放风筝,不仅进行了“空气浴”,还接受了耐寒训练,增强抗病能力,而且也能通过这些运动舒展情志。

          小儿推拿          

增强体质  预防健康

秋季节气保健的意义重大,小儿推拿专家赵鉴秋教授建议每年春天和秋天都要拿出一个月每天做一遍儿推保健,其余时间一周两次,她表示大量案例证明,这会是孩子一生健康的保证。

分阴阳50 平肝50 补脾50—100,

清补肺50(补气)或 补脾50 补肾阴50 清补清肺50 (补阴)

顺运内八卦50 搓四横纹50 

清天河50 取天河30 补肾阳50 补肾阴30 分阴阳30(气阴双补)

捻手背 揉足三里 揉中脘 正捏脊

揉肺俞 肝俞 大肠俞 拿肩井

Tips

保健穴方需要在孩子身体阴阳相对平衡状态下操作,不平衡可先用调理穴方,可根据体质、年龄差异做加减,保健穴方建议节气前后三天每天做,手法看似简易,实则要求严格,仅供妙手莲华小儿推拿学员所用。

撰写:妙手莲华专家团

编辑排版: @莲华妈妈&@maggi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霜降保胃肠,推拿备冬藏
☆ [养生]湿热体质白露节气的“活法儿”(2013)
二十四节气灸,艾灸养生干货,转发收藏备用!
脾虚--秋分,适当给小儿推拿,健脾又养胃
小儿推拿几次能好?
【儿推案例分析】高热惊厥,只不过是小儿阴虚体质的一面照妖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