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吵架、冷战、彼此伤害……有什么方法能让婚姻更和谐?

曾经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是啊,人与人最初相见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好,可这份美好往往却不能一直延续下去。多少爱情、婚姻都是从一见倾心变成一地鸡毛。

正如《亲密关系》这本书的序言中所写:“只要是人,几乎就不可能没有亲密关系的烦恼,亲密关系不仅限于男女的情爱关系,无论是室友、同学、同事、朋友、家人……,只要关系亲近到一定程度,互相敞开到一定程度,都可以算做亲密关系。当然,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是能量最大、张力最强的,因此冲突也最大,也最让人心碎。

为什么我们相爱的时候那么好,现在却变得不一样了呢?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的亲密关系变得更好呢?

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张柔软的垫子,躺在上面,起初感觉很好,但时间稍微一长,你发现被什么东西硌得疼。你把垫子拿起来,发现垫子下面是大大小小的石子。当把这些石子清理掉,重新铺上垫子,你就又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哪儿也不会觉得疼了。

可见,问题不是出在垫子本身,而在垫子下面。

亲密关系的矛盾也是,问题不在表面上的不愉快的事情上,而在于我们内心积累的大大小小的伤口,需要被我们看见、疗愈。

我们大多数人都想要好的亲密关系,当亲密关系怎么样时,你觉得是好的呢?请你记下这个问题,把你的答案写在纸上。也许会是:

他爱我、理解我、宽容我;

他优雅、儒雅、睿智、健康幽默活泼;

我也爱他,我们有共同爱好、互相理解;

我给他做饭,他也给我做饭;

我们一起旅游、看书、讨论、喝茶;

我们有共同的朋友,经常一起去看演出;

我们爱孩子,他是孩子优秀的爸爸。

也许还加上长生不老。

这些期待都是美好的。但现实的生活就如天气一样,有着阴晴雨雪、冷热交替,我们往往很难控制生活里会发生什么。

当你们遇到分歧怎么办?有异性追求他,而又刚好是他也喜欢的类型怎么办?有比他还优秀的人,恰好在他出差或你们闹矛盾的时候,来追求你怎么办?当在孩子教育上出现分歧时,怎么办?他工作忙经常不在家,怎么办?你不满意他对你父母的态度,怎么办?你付出了很多但是他没有看见,怎么办?

如果我们对好的亲密关系的期待,如童话一般美好,比如双方都必须完美,生活也必须完美,我们就一定会落空。

一旦出现矛盾,我们就觉得天也塌了,觉得他不爱我了,觉得自己选错了人,变得满是抱怨。这是因为我们给予了婚姻不切实际的期望。

这个期待本身就注定了一定会失望,为什么呢?因为这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没有一个人从一出生到长大,从来没有受过任何身心创伤,我们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习惯、童年少年经历的各种心理创伤、各种限制性信念,来到我们自己的亲密关系当中。所有未被疗愈的伤口,都是一个潜伏的坑,一旦被类似事情触碰到,就会引起一连串情绪的爆发。

当婚姻关系出现问题后,对自己最没好处的做法之一就是,把自己活成一个油腻男或祥林嫂、黄脸婆。好像一切都是对方的错,都是对方的责任。

当没有有意识地觉察的时候,我们往往就会无知无觉地陷在痛苦中,还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继续复制这个痛苦。

而原生家庭的父母婚姻关系不好,自己却能勇敢地活出幸福的人,我可以称之为勇士。

举个真实案例吧。

有一个年轻男人,不到三十岁,他没有办法交女朋友,因为他只要一有空,就特别想回父母家去看看。

在他的记忆当中,从小到大,父母都在争吵,甚至动手打架,他特别担心如果他不在家的时候,父母争吵起来,他的妈妈会不会受伤?因为爱妈妈,他也由此而害怕他的爸爸,所以他没法接近他的爸爸,这也间接的造成了他的个性,缺乏阳刚。

为了解决这个困扰,我帮他做了排列个案,看看他内在潜意识的画面是什么。个案当中的呈现是,他的内心还停留在十岁左右小时候的状态,小时候看到父母吵架的记忆太深刻了,所以就把这个记忆放大了,他虽然已经快30岁,但是一触碰到关于婚姻的事,一想到他的父母,他的心智就好像就回到了十几岁,因此他无法拥有好的伴侣关系和成功的事业。

而在这个个案的排列中,我们看到,实际上他爸爸妈妈的关系非常甜蜜,并非他所想象的那么可怕。于是我引导他从父母的相处关系当中退出来,引导他从小孩子的心智模式成长到现在的实际年龄。

后来这个年轻人在之后的一两年给我发了好几次短信,感谢我,他在那个个案当中得到了支持,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帮助。而当他和爸爸的关系和解了,也必然会使他更具有男人的力量。

有一个女士,她的议题是觉得她的丈夫不关心她,看不到她的付出,为此她很不快乐,她感觉不到他爱她,她想知道这个问题出在哪里,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于是我为她做了一个排列个案,我们请不认识她的人代表了她和她的丈夫,排列代表所接收到的是人的潜意识。在排列中,她丈夫的代表就在她的代表身边,真诚地看着她的代表,而她的代表却转过身,看向另一个方向。

这个时候我又请了一个人,代表这位女士的妈妈,但我没有告诉这个代表,他代表的是谁?我只是请这个代表放空自己,同意做我授权的那个人。结果这个代表上场后,场面就出现了变化,这个女士的代表就走向了她妈妈的代表。

原来她的妈妈在她出生之后就过世了,这位女士从小到大内心最大的渴望,就是她的妈妈,但是这个渴望没有被自己承认,没有机会被疗愈,所以在婚姻当中,她的人虽然在家庭里,但心在妈妈那里,没有看到丈夫。

由于希望得到妈妈给予的无条件的爱,就总觉得丈夫给的爱不够,不爱自己。

后来我帮助这位女士把内心对母爱的渴望释放出来,重新与妈妈连接,感受到妈妈的爱和温暖一直都在。当她内心的空缺被疗愈了,她也能看到了她的丈夫,能区分丈夫不是妈妈,她才意识到,丈夫一直都很爱她。

可见,亲密关系中出现的大部分问题,都不在于亲密关系本身,其实在我做的个案里,出现了婚姻矛盾但并不需要离婚的占95%。

所以我想,对于我们前面说到好的亲密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里,能不能增加一条,那就是,当我们遇到困难和分歧时,我能有智慧和耐心去面对问题,有慈悲去理解自己和对方,有爱去温暖彼此。把自己活成一个乐观、身心健康的人。

《亲密关系》的作者克里斯多福说,如果你把亲密关系当作学习无条件的爱的途径,那么你的决心就能让你渡过关系中的难关,体验更美好的快乐和亲密。·

其实和孩子的关系,与工作伙伴的关系,都是同样的道理,一通百通。

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和学习,总结出了有逻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了内心里没有被看见的需求是如何成为限制性信念,给生活制造出问题,以及我应该如何去疗愈。

虽然这个书里有一些道理、一些概念,但这本书不是一个知识性的书,只要读过就可以,而是需要我们去实际体验,去活出来的。

所以这是一本需要慢慢去读的书,一边读,一边品,当有任何对自己的触动,就停下来感受。把自己代入实际感受,去问自己。这样,无论你看了几页书,都能得到启示和疗愈。

从下周起,我将和大家一起来解读这本《亲密关系》,一起学习如何看到内心真实的需求,洞穿亲密关系的运作发展,以及打开我们内在原本具足的智慧和慈悲,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0. 个案集 | 让父亲达到某种要求,是一个小女孩的幻想
爸爸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如何通过站桩快速改善家庭关系?
堕胎的效应
家庭系统排列的原理及案例(from黄火坚老师)
案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