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放下自己的正确,才能看见他人

01

前些天,收到了谢作诗老师送我的签名新书:《麻辣烫经济学:经济学通识二十一讲》。

这让我想起一段往事。

2016年,我第一篇拿到稿费的经济类文章,发表在谢老师主编的《经济学家告诉你》公号上。那对我是莫大鼓励,我后来又陆续写了很多文章投稿给谢老师,自己的公号也渐渐以写经济学为主了。

《经济学家告诉你》那个公号是企业家陈先生投资的,陈先生建了群,我们很多作者都被拉进了同一个群里。群里有很多经济学家、经济学教授、翻译家,也有我这样的年轻作者。

我和张是之等很多师友,就是在那个群里认识的。

群里经常有人吵架。禅心云起老师翻译的那些(美国学者写的)批评美国经济的文章,在群里总是引起争议,总是有人骂他为五髦。

我完全不能理解,对一个每天吭哧吭哧搞翻译的前辈,何必用这种词去侮辱他。大家都喜欢经济学,观点有分歧就好好讨论,又何必这样说话。

于是就退群了。

02

关于产权的问题,我和谢老师曾在另一个群里争论过。

他坚持的是科斯的产权观,我坚持的是米塞斯的产权观。

彼此之间,不能说服。但也没有影响后来的交流。

我有一天惊讶地发现,有位前辈写了文章和谢老师争论经济问题,文章中不乏辱骂之词,甚至用“猪”来形容谢老师。

我从那以后就渐渐觉得,观点正确与否,其实是一件不太重要的事情。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基本的礼貌和教养。

03

时间差不多过了两年,更让我惊奇的事情出现了。

有个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翻译家,著作等身,我经常读她翻译的书,翻译地都很好,我很期待有一天她能够把《人的行为》重新翻译一遍。

有一天她突然在朋友圈讨伐某老师,说他是学阀,故意在出版社那里使坏,让她的新书无法通过审查。还说某老师写的那些公号文章,在严谨的学术论文面前,都是垃圾。

她批评的某老师,我很熟悉。老师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思考现实问题、写公号文章,日复一日。这点乐趣,不知为何,竟要被如此藐视。

至于某老师在出版社那里给她使坏,她只是听别人的转述,后来发现是一场误会。

04

很多读书人,当然也包括众多不读书的文盲,对真理和正义会有某种狂热。

总以为自己在追求真理,得罪家人、拉黑朋友、割袍断义都在所不惜。

古往今来,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很多。比如宋神宗变法时,两派之间,很多原来的朋友,势同水火。都觉得自己在捍卫真理和正义,抛弃友谊与体面也在所不惜。

昨天还在一起喝酒谈诗,今天就恨不得弄死对方。

读史阅世,这样的场景见得越多,就越让人怀疑。人们到底是在捍卫真理和正义,还是在捍卫自己的正确与虚荣?

我们在争论中强调正确或正义,是否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可以心安理得的说伤人的话?

05

年岁越长,我就越不认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真理不需要你去爱,“1+1=2”,“需求定律”,“光合作用”,“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些真理,有什么可爱的?

不如去爱眼前人。

我更喜欢的是:

我爱真理,我更爱我师。

我爱自己永远正确的那种幻觉,但我更爱家人和朋友。

我爱在争论中赢,我更爱大家在平和的讨论中共赢。

我爱咄咄逼人、上纲上线、用言辞伤人的淋漓快感,我更爱礼貌的倾听与讨论,我更爱那些不同意我的人。

……

这并不是说要去迎合别人。而是很多分歧,明明可以有更礼貌、更得体的讨论方式。

讨论分歧可以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

真理不可以成为信仰,因为真理有可能是错误的;正确更不可以成为信仰,因为偏执于自己的正确,只是一种虚荣。

放下自己的“正确”,才能看见他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觉醒者(一百五十七)——真正的大智慧
分歧(一)正义与非正义
证实主义与证伪主义
非主流经济学家挑动争论只不过是生存策略
内格尔:理性与客观性
辩论与争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