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学时的几件事

中学时代有几件事我至今印象深刻。

高中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叫《说木叶》,讲为什么古诗词中的“树叶”都不叫树叶而叫“木叶”。作者林庚先生是古代文学研究的大家。他引经据典夸夸其谈。讲“木叶”一词比“树叶”一词高明在哪里哪里。我当时就意识到作者其实是在扯淡。我承认他确实很有学问,他论证的过程文采斐然。但是就算说破天,“木叶”和“树叶”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这种论证方式我在语文书上见多了,鲁迅为什么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巴金为什么这样说不那样说,无论你讲的多么渊博,但扯淡就是扯淡。扯淡并不会因为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有所改变。

很多年后我注意到,在很多时候,识别谬误根本不是靠强大的推理能力或者深厚的学识,当知识分子们普遍迷信共产主义的时候,安·兰德、徐志摩这样的人却可以识破它的虚妄。难道是因为他们在自由主义哲学方面学识深厚吗?或者因为他们有影视剧里的侦探一样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

中学政治书上会讲到马克思先生的一些观点。比如他的名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我当时马上想到一件事情:我经常去旧书摊买书,也经常把自己不用的书卖个旧书摊。旧书摊收购旧书的价格是一斤三块钱,卖书的价格是一本几块钱。那么每一本旧书的利润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三百,难道旧书摊的老板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可以去冒被绞死的危险吗?

当我想明白这件事,我的内非常震撼。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思考的刺激与快乐。

有一天我在蹲厕所。忽然听到旁边的同学聊天,隔壁班的一个男生说:“我觉得我们学到的‘按需分配’有问题,到了……实现那一天,我需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吗?那怎么可能呢?”

说实话,中学课堂上老师讲的那些重点,我已经几乎都忘记了,但我至今记得这位同学的话。那也是非常震撼的一刻。好像脑子里突然有一道光照进来,说,你可以这样去思考知识,思考各种权威的观点。

中学时我们都非常喜欢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本小说我们全班几乎都看了。郭敬明那时候是我们学校里最受欢迎的作家。但是有一天关于他抄袭的新闻突然就传开了。据说《幻城》是抄袭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也是抄袭的。

那是我们当时最喜欢的两本小说。

我在报刊栏看到新闻时非常伤心。有一种“偶像的破灭”的感觉。但是几天后我不再伤心了,我清醒过来,去去图书馆找了那本据说被郭敬明用来抄袭的小说。然后很认真的把两本小说对照着看了一下。

那是我第一次去“小心求证”一件事。那件事对我影响非常之大,人世间许多事需要专业的技能,也有许多事根本不需要。比如判断一本小说有没有抄袭,就是大多数普通读者都可以花费时间做到的事,但是我后来很惊奇的发现,哪怕一些我敬仰的学者,他们就喜欢直接转发别人抄袭的新闻来骂人,他们甚至不愿意花几个小时去核对一下。

中学时其实有很多难忘的事,这几件事都与“怀疑与思考”有关。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摘抄的人,我抄的歌词和名言、书摘加起来有好多个本子。现在想来我的中学时代是一个开始怀疑和思考的年纪。当时我误以为那是“叛逆”,那个年代流行“叛逆”这样的词汇。现在想来和叛逆没有什么关系。据说少年时你梦到一脚踩空意味着在长高,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对不对。但是多年后我想起当时的那些怀疑与思考,我知道那是一个男孩在成长。

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州窑黑釉木叶碗
关于落叶的唯美句子,描写秋天落叶的诗句
关潘长江什么事,有种和郭敬明比啊
有人把于正郭敬明的破事编进了相声里,简直笑哭了
这事解决了|定襄智源中学锅炉冒出滚滚浓烟
木叶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